第二講、行品(08)送別南歸

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慧能啟曰:「向甚處去?
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三更,領得衣缽,五祖送至九江驛,祖令上船,慧能隨即把櫓。祖云:「合是吾渡汝。
慧能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能生在邊才,語音不正,蒙師付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矣。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這個金襴袈裟是釋迦牟尼般涅槃時傳給大迦葉,作為正法眼藏之信物。這禪宗法門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恐後人無以為憑,實在是表相,非實質。禪宗之實質是心法,所以有人說禪宗是比密宗還要密的密宗,只有掌握了心法,才能真正傳承。神秀沒有掌握心法,所以,就算惦記成功當上祖師,也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弘忍告訴慧能,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缽我傳給你之後,以後就不要再傳了,否則將引起很大的爭端。為什麼弘忍如此說呢?以前傳承了32代也沒有發生爭端,現在為什麼會起爭端呢?

這還是因為弘忍這次將寺院傳給神秀,而衣缽正法傳給慧能所必然引起的。這一點弘忍沒有明確告訴慧能,但同時又告訴慧能說,如果傳此衣缽必將命如懸絲,有人相害,因此,你必須離開這兒。這也印證了達摩祖師當初的偈言: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慧能緊接著問離開這兒之後去哪兒?弘忍說:「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懷」指廣州懷集縣,「會」指廣州四會縣。《壇經》中有多處神通與讖語,我們沒有必要去考證這是不是後人附會。慧能三更時分接受了衣缽便立即搖小舟出發,弘忍一直送至九江。

路途之中,慧能搶過櫓來搖,弘忍笑著說:「是我度你,應該我來搖櫓」。慧能說:「迷時師父度我,開悟後自己度,您這麼大年紀了,還是讓我來吧。」慧能又說:「度的名稱是一個,但用起來有所不同。我早年生活在偏遠地方,口音也不准,承蒙老師您傳授佛法,現在已經開悟,以後就用自性來不斷度化自己。」

《金剛經》中,佛告訴須菩提說如來並沒有度化任何一人。為什麼這樣說呢?慧能已經給出了圓滿答案,因為如來說法都是指點,真正度化自己的是開悟之後用自己的自性來自度。

弘忍聽到慧能有如此見解,高興地連連點頭說:「是這樣,是這樣,以後佛法的傳播就靠你來發揚光大了。你這一去之後三年我才去世,你好好幹,努力向南面發展。不要馬上就說法,你目前還需要繼續修行,等時機成熟之後再出來弘法。」弘忍沒有明說的是,你新學的佛經內容還需要消化吸收,另外,如果你馬上弘法,等於是與神秀唱對台戲,所以,你最近幾年還是不要發聲為好。

《壇經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