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機緣(05)壽州智通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僧人智通,淮南道壽州安豐縣人,最初看《楞伽經》約一千多遍,卻不懂三身(法身、報身、化身)與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特意來向慧能大師禮拜求教,希望大師能解答疑問。慧能說:「所謂三身,清淨法身就是你的自性;圓滿報身就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億化身就是你按照自性所發智慧所作的行為。。如果離開自性,就沒有般若智慧,也就沒有正行,三身就說不通。如果明白了這個三身沒有自己的獨立性,都是自性所產生,那麼這就是四智菩提。請聽我的偈詩:」

「本有自性具三身,三身發明成四智,四智不離見聞緣,超脫諸緣登福地。我今為你說真諦,虔信心行永不迷。莫學盲目馳求者,終日嘴上說菩提。」

三身,並非人真的有三身佛,而是佛性的三個特點,就如同我們說這個人火爆脾氣,那個人是冷血動物,並非說這個人身上象哪吒一樣常備風火輪,也並非說那個人的血是冷的,都是象徵比喻而已。有關三身佛的概念在第六章中詳細講述,這兒的回復與以前相同。

四智和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是《楞伽經》裡的重要概念,大家不要以為眼識就是眼睛、耳識就是耳朵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是五根,是接受五塵(色、聲、香、味、觸)的器官,不是「識」。眼睛能分辨不同的物體、耳朵能分辨不同的聲音,鼻子能識別不同的香味、舌頭能品嚐不同的味道、身體能感受不同的接觸等,這才是前五識。

五根將五塵接受之後直接交給第八識阿賴耶識存儲起來,所以,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大鏡子一樣,將這些信息保存起來。我們的電腦也會保存信息,但電腦保存有容量的限制,阿賴耶識是沒有容量的限制,有多少保存多少,這就是大圓鏡智。信息保存在哪兒?保存在如來藏裡,這個如來藏只是一個概念,是不是日常所說的大腦還有待於探索。

五根攝取五塵信息是連續不斷的,即使是睡眠期間,雖然眼睛不工作了,耳朵、鼻子、身體還在工作,這些信息肯定在向第八識傳遞,至於是否保存仍有待於研究,但肯定是有作用的,否則睡著了就不會被驚醒。我們這兒只討論清醒狀態。當五根不斷地將信息傳遞進來時,第七識末那識就開始與過去以往的信息相比較,這種比較是不帶任何喜好等感情色彩,一律平等對待,這就是平等性智。末那識將結果告訴第六識意識,由意識來決定,下一步如何行動,這就是妙觀察智。意識所作的決定傳遞給前五識,這們便完成最後的行動,這就是成所作智。

下面,慧能接著解釋什麼是四智與三身、八識的關係,如果沒有系統地學過唯識學的人可能很難明白這部分內容,這兒不可能細講,否則會牽扯出太多的知識出來,不過,這是一門科學的研究。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智通聽明白了三身的描述,但對四智似乎還不明白,所以再次請教:「有關四智的意思,大師還能再為我講講嗎?」

慧能說:「既然明白了三身,四智也就不難了,為什麼還要問呢?如果離開三身的概念,而另外談論四智,這就是有智而無身。就算這個是智,最終還是要變成無智。」於是慧能又說了一首偈詩:

「大圓鏡智是法性清靜,平等性智是真心無病,妙觀察智是離相不居功,成所作智是度化眾生回歸圓鏡。前五識和第八識為果識,第六識和第七識為因識,因識果識轉化為四智,只轉名稱而不轉實性。如果轉處不留世間情,不斷興起的雜念煩惱才能永安定。」

這首詩很難理解,需要有唯識學的基礎才行。老子說「清淨為天下正」,法身、自性處於清淨狀態,才是它的常態,也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發揮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如果有打坐功底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入定狀態時,可以聽到平常根本聽不到的聲音。反之,在一個熱鬧的場合下,即使有人大聲講話,你也未必注意到,並不是你的耳朵出了問題,而是心被雜念所干擾。

有了清淨作基礎,才可能傾聽各種聲音,並且平等對待。這時,如果你有感情上的喜好,這個平等性就失去平衡。沒有了平等性,也就失去了妙觀察性,因為有了喜好和厭惡,就會有所選擇,既然有所選擇,必然有所失去,因此就不可能達到妙觀察一切。沒有了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也就不可能有成所作智,而是盲目根據自己的喜好處理事情,這就有了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了。只有清淨性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實現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才能保證成所作智,這樣等於又回到了清淨狀態,所以,成所作智的完成是整體清淨的保證,這才是成佛的狀態。

tanjing5.jpg

為什麼詩中說五八為果,六七為因呢?人可以保持清淨狀態,但環境不能保持這個狀態,當環境發生變化時,眼、耳、鼻、舌、身就將色、聲、香、味、觸這些信息傳入進來,第八識是被動地全盤接受,所以第八識一定是果識,而不可能是因識。當信息進來之後,第七識就開始與歷史記錄相比較,這時會產生歷史中存在或不存在的判斷,或者有類似的信息還是沒有的判斷。第六識根據第七識的結果進一步判斷,你所見到的現象是需要進一步追蹤還是不需要。因此,這二步將產生妄念的因。

舉例來說,當你對面走過一個女子,這一現象一定被無條件記錄下來,這是第八識的功能。第七識馬上去比較記憶中有沒有這個女子的圖像,有或沒有都告訴第六識,由第六識判斷這是美女或醜陋之人,需要再看一下,這時你的成所作智才會命令你的頭回轉,眼睛再看一下這個女子,達到確認的目的。

所以,前五識是第七識和第六識的果,第八識是五根之果,而不是前五識之果,更不是第七識、第六識之果。如果在第七識和第六識處不產生妄念或煩惱,那麼,這就是修行的高功夫。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而不轉其體也。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慧能接著解釋說:「如上面的偈詩所說,轉八識為四智。傳下來的規則是:前五識轉化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化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化為平等性智,第八識轉化為大圓鏡智。雖然六識七識在因中轉,前五識和八識在果上轉,但都是名稱的變化,真如實性並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佛性清淨這一點不變。」智通聽到這兒時,立即明白了,遂寫了一首偈呈上來:

「三身原是我本體,四智就是本心明。身智通融無障礙,應物自如任隨形。起念修行皆妄動,守心住境非真精,妙旨真諦因師曉,永遠不會染污名。」

從這兒可以看出,智通能說出「守住非真精」來,確實是已經明白了慧能的意思。因為慧能一改以往的佛教方法,認為守心住境是根本不需要的特意為之,明心見性之後自然守心住境。如果有意為之,則反而是妄念了。

《壇經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