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先恐後

爭先恐後

公元24 年二月,劉玄遷都到長安。樊崇率領了二十萬大軍,往西攻入了函谷關〔在河南省靈寶縣南〕。劉秀一得到消息,就知道劉玄敵不過樊崇,長安一定保不住,就打算派鄧禹往西邊去打樊崇。可是劉玄的大將朱鮪還在洛陽,他是劉秀的對頭,要是知道河內空虛,隨時可以打過來。劉秀自己又想去平定燕、趙,那麼叫誰把守河內吶?他就問鄧禹。鄧禹說:「從前高帝信任蕭何,囑咐他守住關中,供應軍糧,高祖才能夠一心一意地去收服山東,終於成了大事。河內地勢險要,北通上黨,南近洛陽,要挑個文武全才的人守在這兒,再沒有比寇恂〔xun〕更合適的了。」劉秀聽了鄧禹的話,拜寇恂為河內太守,又拜大樹將軍馮異為孟津將軍,防備著洛陽那邊。佈置完了,他就分給鄧禹三萬兵馬,叫他進關去攻打赤眉軍,自己帶著大軍去平定燕、趙。

寇恂留在河內,吩咐各縣練兵,尤其是練習射箭。他做了一百多萬支箭,養了兩千匹馬,徵集了四百萬斛〔hu,一種量器〕軍糧,源源不絕地運到前方去。鎮守洛陽的朱鮪打聽到劉秀帶著大軍往北去了,果然趁著機會來進攻河內,正好碰上孟津將軍馮異,吃了個大敗仗。馮異和寇恂兩路兵馬合在一起,渡過河去,一直追到洛陽。朱鮪把城門關得緊緊的,不敢出來對敵。馮異和寇恂帶著大軍繞洛陽城耀武揚威地走了一圈。打這兒起,洛陽大起恐慌,白天也關著城門。

寇恂、馮異派人向劉秀去報告,劉秀挺滿意,將士們也都進來向他賀喜,要他趁此機會當皇帝。劉秀聽了直搖腦袋。有個將軍理直氣壯地說:「大王虛心退讓,好是好,可是大王就不顧宗廟社稷了嗎?確定了名分,才好商議征伐大事。要不然,誰是主、誰是賊,誰應當征伐誰吶?」劉秀一看,原來是前鋒將軍馬武。馬武本來是綠林的一個首領,也是南陽人。劉秀不但信任他,而且跟他很親熱。可是劉秀覺得還沒到時候,不肯答應。他說:「將軍怎麼說出這種話來?論罪名可以砍頭的吶。」馬武說:「將士們都這麼說。」劉秀說:「那你就去告訴將士們,快別再這麼說。」

劉秀沒當皇帝,別的地方有好幾個人已經自稱皇帝了。勢力最大的一個,是成都的公孫述。

劉縯、劉秀在南陽起義的時候,公孫述就在成都招募了幾萬兵馬佔據了一大塊地盤。後來劉玄派兵去攻打,被公孫述打得大敗。打這兒起,公孫述的名聲更大了。他就自立為蜀王,當地的老百姓和鄰近的部族全都歸附了他。他的部下勸他當皇帝,他說:「做帝王要有天命的,我怎麼敢承當吶?」他的部下李熊說:「天命沒有一定。現在民心歸向大王,大王又有能力,還有什麼可遲疑的吶?」公孫述也就不再推讓,自己當了皇帝,拜李熊為大司徒,自己的兄弟公孫光為大司馬,公孫恢為大司空。關中起兵的豪強都來歸附公孫述。這麼一來,公孫述就有了幾十萬士兵。

公孫述做了皇帝,消息一傳開,可叫跟著劉秀的那一班人著急起來。他們又去請求劉秀即位。劉秀把馮異找來,問他的主意。馮異說:「劉玄的幾個重要的大臣都跑了,他一定失敗。天下沒有主兒,人心惶惶。大漢的宗廟社稷還要不要,就在於大王了。大王應當接受大家的意見。」公元25 年六月,劉秀當了皇帝,就是後來的漢光武。那時候他三十一歲。漢光武打發使者拿著節杖和詔書到鄧禹那裡,拜他為大司徒。

這時候,赤眉軍早已進了武關,長安已經是「火燒眉毛」,十分危急了。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