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起義

赤眉起義

東方的琅邪郡海曲縣〔在山東省日照縣〕有個公差,叫呂育。他沒依著縣官的命令去打那些交不出捐稅的窮哥兒們。縣長硬說他勾結刁民,反抗官府,把他辦成死罪,殺了。這就激起了公憤。呂育的媽媽挺有魄力,約會了一百多個窮苦農民替她兒子報仇,殺了那個狗官。窮哥兒們跟著呂媽媽來到黃海一個小島上,瞅著機會就上岸攻打官府,打開監獄,打開糧倉。等到大隊的官兵調到那兒,他們早就下了海了。呂媽媽的名聲越來越大,沒多少日子,跟著呂媽媽的就有一萬多人。

第二年〔公元18 年〕,莒縣〔在山東省,莒〔jǔ〕又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首領名叫樊崇。莒縣官兵多,防守嚴,樊崇他們沒能打進去。他們就以泰山為根據地,在青州和徐州之間來回打擊官府。不到一年工夫,各地投奔樊崇的就有一萬多人。後來,呂媽媽害病死了。她手下的一萬多人都上了泰山,歸附樊崇。這支起義軍的聲勢也大了起來。

公元21 年,王莽派大將景尚帶兵去圍剿,打了個大敗仗,連景尚也叫起義軍給殺了。

王莽得到消息,眼睛往上一翻,差點兒背過氣去。他對太師王匡〔和綠林起義軍的首領王匡是同名同姓的另一個人〕說:「荊州的盜賊還沒消滅,琅邪的盜賊又起來了,不給他們點兒嚴厲的,那還了得!」太師王匡說:「只要集中兵馬,先打一頭,看他們活得了活不了。」王莽很贊成先打一頭的打法,他說:「好,先去剿滅琅邪的盜賊。要多帶兵馬,兩萬不夠,五萬,五萬不夠,十萬。」他就派太師王匡親自出馬,再派更始將軍廉丹當副手,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又去圍剿樊崇軍。

樊崇他們聽到了風聲,準備跟官兵大戰一場。他們怕打起仗來,人馬混雜,自己不認識自己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叫起義的農民都在眉毛上塗上紅顏色作為記號,二來也好顯出起義軍的威嚴。為了這個緣故,這支東方起義軍就得了個外號,叫「赤眉」。

赤眉軍只是反抗官府,不傷害老百姓。他們立了兩條公約:第一條,殺害老百姓的定死罪;第二條,打傷老百姓的受責打。赤眉軍很守紀律,真的到了哪兒,哪兒的老百姓都歡迎。太師王匡和更始將軍廉丹的官兵正好相反,他們別的本領沒有,欺壓老百姓可到了家了。他們沿路姦淫擄掠,無惡不作。老百姓都說:

寧可碰到赤眉,

不要碰到太師;

碰到太師已經糟糕,

碰到更始性命難保。

赤眉兵不怕死,紀律又好,老百姓向著他們。他們的人數比官兵少,力量可比官兵大。開頭的時候,廉丹還佔上風,以後越打越不行。他們跟赤眉軍在須昌〔在山東省東平縣〕大戰一場。太師王匡做夢也沒想到塗著紅眉毛的莊稼人還敢跟他對敵,竟把官兵團團包圍住了。官兵不願意拚命,赤眉軍可拚著命攻上來了。樊崇是個大力士,槍頭「出出出」地對著太師王匡直扎過來,猛極了。太師王匡舉起大刀朝樊崇的肩膀橫劈過去,樊崇用槍只一架,就震得他雙手發麻。他心想:「哎呀,這麼厲害!」拉轉馬頭就往回逃。樊崇的槍頭「出出出」地又直逼過來,太師王匡的大腿上給他紮了一槍。樊崇拔出槍來,準備再扎過去,太師王匡仗著馬快,一眨巴眼兒跑遠了。更始將軍廉丹好容易殺出重圍,又碰上了一支農民軍,末了兒,死在亂軍之中。十萬官兵,逃了太師,死了大將,沒有個發號施令的將官,還賣的什麼命啊,亂哄哄地散了一大半,有一部分投降了赤眉軍。赤眉軍越打越強,人數增加到十多萬了。

兵荒馬亂且不說,還到處都鬧饑荒,關東又有不少人活活地餓死了。逃荒的,逃難的,聽說京城長安有糧食,一批一批地往關中擁過去。守關的沒

法攔阻,慌忙往上報,說進關的難民有幾十萬。王莽只好下令開倉發糧,派官吏去救濟難民。官吏們層層剋扣〔Ke-kou〕 ,糧食哪會到得了難民嘴裡。難民上千上萬地死去,長安街上每天都有路倒的。消息傳到王莽的耳朵裡,他就把管理長安市政的王業叫來,問他:「聽說有幾十萬難民進了關,我馬上下令開倉救濟。怎麼到了今天,據說還有人餓死。這是怎麼回事?你是管理京城的朝廷命官,知道不知道?」王業心裡早有了底兒,他不慌不忙地說:「這些人都是流氓,不是真正的難民。」他拿了些從菜館子裡買來的米飯和肉羹〔gēng〕給王莽看,對王莽說:「這是他們吃的東西,不太壞吧!」王莽不相信,吩咐左右再拿些難民的伙食讓他看個清楚。這管什麼用啊,底下的人早佈置好了,叫他不能不信。他透了一口氣,說:「這些人吃得這麼好,怎麼能是難民吶?」經過了這樣一番「調查」,他放了心,就派使者分頭去催促各路官兵加緊圍剿,一定要消滅綠林和赤眉。

綠林軍在荊州,赤眉軍在東海,打敗了王莽的兩路大軍。別的地方的起義農民聽到消息,更加活躍起來,單黃河兩岸,就有大小起義軍幾十路。聲勢最大的,要數銅馬。可是各地的起義軍彼此沒有聯絡,都自個兒打自個兒的。

那些地主、豪強和倒了霉的漢朝貴族,趁著機會也混進了農民起義軍的隊伍。在南陽的舂陵縣〔舂chōng〕,有一家劉家宗室的子孫,也野心勃勃,發動起來了。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