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萬人敵的故事

學萬人敵

博浪沙的大鐵椎並沒把秦始皇嚇唬住,他還是經常到各地去視察。國內還算平靜,可是北方的匈奴很強,老是侵犯中原。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拜蒙恬[tian]為大將,發兵三十萬去打匈奴。匈奴是北方的遊牧部族,經濟、文化都比中原地區差。他們老到河套一帶進行掠奪,還把那些地區的青年男女抓去當奴隸。這會兒中原大兵一到,他們紛紛逃去。蒙恬就這麼收復了河套地區,建立了四十四個縣,把內地的囚犯大批地送到那邊,讓他們住下來開荒耕種。

為了秦朝邊防的長遠打算,秦始皇下了決心,除了三十萬大軍以外,又送去幾十萬民夫,把過去秦、趙、燕三國原來的長城連接起來,西邊從臨洮[在甘肅省;洮tao]起,翻山越嶺一直到東邊的遼東,造一道萬里長城。因為大兒子扶蘇反對他焚書坑儒,秦始皇就派他到北方去監督蒙恬的軍隊。

中原的大批士兵和民夫正在北方造長城的時候,南方嶺南一帶的部族又向中原打過來了。嶺南在那時候又叫南越[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地區]。那些地區的部族,生產很落後,文化還不發達,老向中原地區掠奪財物和青年男女。秦始皇把中原的囚犯全都免了罪,作為防守南方的軍人,又叫民間的奴僕和一些小販商人一起去服役。將軍、士兵、囚犯、奴僕、小販商人等合在一起,一共有二十來萬人,終於把南方的部族打敗了。他就在那邊建立郡縣,把那二十來萬人留在那兒防守,又從中原遷移了五十萬貧民到那邊去居住,開荒。為了運輸糧草,秦始皇叫水工開了一條水道叫靈渠,溝通湘江和桂江之間的交通,使長江流域的糧草物資等可以由水道運到南方去。這許多中原的軍民長住在那兒,修建水利,改進農具,發展生產,嶺南一帶就初步安定下來了。

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又到東南去視察。這回跟著他出去的,除了丞相李斯、宦官[宦官,相當於後世的太監;宦huan]趙高以外,還有他的小兒子胡亥。那時候,胡亥也有二十歲了,他要求跟他父親一塊兒去,好開開眼界。秦始皇挺喜歡他,答應了。他們到了江南,越過浙江,到了會稽郡的吳中[會稽郡包括江蘇省東部和浙江省西部;吳中,就是江蘇省吳縣;會稽gui-ji]城裡。街道兩旁擠滿了人。車隊過來了。秦朝的旗子多用黑色,馬車一輛接著一輛地連著,正像一條大烏龍在陸地上游。拿著長戟的衛士和帶著各種刀槍的武士在馬前車後一批一批地過來,真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老百姓一聽說皇上來了,大夥兒踮著[踮dian]腳尖要瞧一瞧這位滅六國、統一中原的大皇帝。秦始皇乾脆打開車上的帷子[帷Wei],讓老百姓瞧個夠。

正在這時候,人群裡忽然擠出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他身材魁梧,濃眉大眼,後面跟著一個年過半百的大漢。兩個人分開人群,要把秦始皇看個明白。一會兒,車隊到了跟前,只見秦始皇端端正正地坐在車裡,果然十分威嚴。街道兩旁的老百姓都靜靜地站著。這個小伙子可一點兒不害怕,兩個眼珠子閃閃發光,看著看著,嘴裡還嘀咕起來。他說:「這有什麼了不起!誰都可以代他!」背後的大漢聽見了,連忙摀住他的嘴,咬著耳朵說:「你不要命啦!」說著趕緊拉著小伙子從人群裡溜了。

這個小伙子是中國歷史上很出名的一個人物,叫項羽。他背後的大漢是他的叔父項梁。項羽是下相縣人〔下相,在江蘇省〕,從小死了父親,全仗他叔父項梁把他養大成人。他祖父就是楚國的大將項燕。項家祖祖輩輩都做楚國的大將,曾經封在項城〔在河南省〕,就姓了項。公元前223 年,秦始皇派王剪攻打楚國,項燕打了敗仗,自殺了。楚國給秦國滅了以後,項梁老想恢復楚國,替父親報仇,可是秦國這麼強,自己又沒有力量,只好忍氣吞聲地等候機會。

項梁瞧見侄兒項羽挺聰明,親自教他唸書。項羽學了幾天,就不願意再學下去了。項梁看項羽學文的不行,就教他練武。他先教他學劍。項羽學了一點兒,又扔下了。這可把項梁氣壞了,直罵他沒出息。項羽可有他的想頭。他說:「唸書有多大的用處吶?學會了,不過記記自己的姓名。劍學好了,也不過跟別人對打對打,有什麼了不起的?要學就學一種真本領,能敵得過上千上萬的人〔文言叫「學萬人敵」〕,那才有意思。」項梁覺得這小子口氣倒不小,心裡也實在喜歡,就說:「你有這種志向也不壞。我教你兵法,好不好?」項羽高興得連連說:「好,好!請叔叔教給我吧。」項梁就把祖傳的兵書拿出來,一篇一篇地講給他聽。項羽才學了幾天,只略略懂得了一個大意,又不肯再深入鑽研了。項梁見他這個樣兒簡直沒法治,只好由他去。

後來項梁被人誣告,關在監獄裡,氣極了。他一出監獄,就去找那個仇人,三拳兩腳把仇人揍死了。這下子可闖了禍了。他就帶著項羽逃到吳中,隱姓埋名躲避他的仇家。可是他又不願意安安靜靜地躲在家裡,沒有多少日子,就跟吳中人士結交起來。吳中人士見他能文能武,才幹比他們都強,大傢伙兒把他當作老大哥看待。每回吳中碰到有大的官差或者喪事喜事,總請他做總管,大家願意聽他的。項梁趁著機會暗暗教他們兵法。一班青年子弟見項梁的侄兒項羽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個兒又高,力氣比誰都大,連千斤重的大鼎〔鼎,一種器具,有三條腿、兩個耳朵,用銅或鐵鑄成〕他也舉得起來,都很佩服他,喜歡跟他來往。這次他在吳中街上信口亂說,急得項梁連忙把他拉到家裡,還怕他再出岔〔Cha〕子,一連多少天不讓他出去。直到他聽說秦始皇巳經離開了會稽,才放了心。

秦始皇離開會稽,在路上身子很不舒服,到了平原津〔在山東省平原縣南〕就病倒了。隨從的醫官給他看病、進藥,全不見效。七月裡,他到了沙丘〔在河北省〕,病勢越來越重。他囑咐李斯和趙高說:「快寫信給扶蘇,叫他立刻動身回咸陽。萬一我好不了,叫他主辦喪事。」李斯和趙高寫好了信,給秦始皇看。他迷迷糊糊地看了看,叫他們蓋上印,打發使者送去。他們正商量著派誰去的時候,秦始皇巳經晏駕了〔皇上死了,從前叫「晏駕」〕。

丞相李斯出了個主意,他說:「這兒離咸陽還有一千六百多里,不是一兩天就能趕到的,要是皇上晏駕的消息傳了出去,裡裡外外可能引起不安。不如暫時保守秘密,趕回京城再作道理。」他們就把秦始皇的屍體安放在車裡,關上車門和車窗,放下帷子,外面的人什麼也看不見。隨從的人除了小兒子胡亥、丞相李斯、宦官趙高和幾個近身的內侍以外,別的人全不知道秦始皇巳經死了。文武百官照常在車外上朝,每天的飲食也像平日一樣由內侍端到車裡去。李斯叫趙高把信送出去,請長公子扶蘇趕回咸陽來。趙高藏著秦始皇給扶蘇的信,偷偷地先跟胡亥商議篡奪[篡cuan]皇位的事。趙高是胡亥的心腹,跟扶蘇和蒙恬都有怨仇。扶蘇要是即位,一定重用蒙恬,他必然吃虧。為這個,他要幫著胡亥奪取扶蘇的地位。不用說,胡亥是求之不得,完全同意。他們逼著李斯參加到他們裡面來。李斯一來怕死,二來怕將來不能再做丞相,也同意了。這麼著,三個人就假造遺囑,立胡亥為太子。另外又寫了一封信給扶蘇,說他在外怨恨父皇,蒙恬和他是同黨,都該自殺,兵權交給副將王離,不得違命。當時就派心服把信送去,還逼著他們二人自殺了事。趙高和李斯催著人馬日夜趕路。可是一千多里路程,一時怎麼趕得到?再說夏末秋初的天氣,屍首擱不住,沒有多少日子,車裡發出臭味來了。趙高派士兵去收購鮑魚,叫大臣們在自己的車上各載上一筐。鮑魚的味兒本來挺沖,現在每一輛車都載上一筐,沿路臭氣難聞,秦始皇車裡的臭味也就不足為奇了。

他們到了咸陽,還不敢把秦始皇的死信傳出去,直到扶蘇和蒙恬都被逼死了,才給秦始皇出喪,立胡亥為二世皇帝。朝廷上別的大臣只知道這是秦始皇生前的命令,誰也不敢反對。丞相以下的大臣一律照舊,只有趙高昇了官職,特別得到二世的信任。實際上,趙高的權比李斯還大。他就跟二世兩個人商量著要按照他們的意思管理天下,首先是殺害老臣,大興土木,加重稅捐,屠殺人民。那還不把國家弄成一團糟才怪吶!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