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而虞、虢這兩個國家山水相連,他們的祖先又都姓姬,所以相處的十分和睦。
“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
晉獻公一聽有點捨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裡罷了。”
晉獻公採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個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
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
虞公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
宮之奇連聲歎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輕而易舉地滅掉了虢國。晉軍得勝歸來,借口整頓兵馬,駐紮在虞國,然後發動突然襲擊,一下子又滅掉了虞國,活捉了虞公。荀息特意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左傳·僖公五年》
【求解驛站】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相關。
【活學活用】朝鮮自古就是我們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可謂一體。
【妙語點撥】輔車相依,唇亡齒寒,比喻兩者利害相關,互相依存。宮之奇用這個恰當的比喻,指出了虢、虞兩個小國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虞公沒有聽信宮之奇的勸諫,只顧得貪圖眼前利益,缺乏遠見和納諫情懷,結果既損害了虢,也葬送了虞的江山,自己還淪為了俘虜。唇亡齒寒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
【近義】唇齒相依、息息相關
【反義】勢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