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斬後奏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對於“先斬後奏”,南北朝時期的劉勰在《劉子》中曰:“申屠悔不先斬而後奏,故發憤而致死。”此外,關於這個成語,還有下面這個故事。

善良的貧家女子竇娥三歲喪母,她的父親竇天章是個窮書生,為了還債和換取上京趕考的路費,向寡婦蔡婆借貸盤纏。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兒端雲,乘機提出索要瑞雲做童養媳。端雲3歲喪母,7歲便到蔡婆家,改名竇娥。17歲時竇娥與蔡婆兒子成婚,一年後丈夫病故。她和婆婆兩人相依為命地過著守寡的日子。

一天,蔡婆去向賽盧醫索討銀錢,賽盧醫賺她到僻靜處,想勒死她,幸虧張驢兒父子把她救下。因這救命之恩,張驢兒父子想霸佔婆媳二人。竇娥執意不從。張驢兒在羊肚湯裡放了毒藥,想害死蔡婆,強佔竇娥。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湯,嗚呼身亡。

張驢兒轉而誣陷竇娥,並威脅竇娥嫁給他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發。竇娥問心無愧,與張驢兒去見官評理。太守桃杌是一個昏官,嚴刑逼供,竇娥堅不屈從。桃杌轉對蔡婆用刑,竇娥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臨刑時竇娥滿腔悲憤地說:“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寶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作天!”然後,斷案不明的官府就下令斬殺了竇娥。

竇娥死前發出三樁誓願:若是屈死,死後血飛白練,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然一一靈驗。

竇天章後來當了大官,深受皇帝信任,官拜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奉旨訪察民情,懲處貪官污吏,回到闊別十六年的家鄉。竇娥鬼魂托夢父親,訴說冤情。竇天章重新審理此案,殺了張驢兒,終於替女兒昭雪了冤案。竇天章在《竇娥冤》中有這樣一段獨白:

“只因老夫我為官廉潔清正,為人剛直不阿,節操堅強、剛直,皇上憐愛我,叫我擔任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的職務,四處審訊囚犯,查閱案卷,賜給我像征權力的寶劍和金牌,讓我監察貪官污吏,並准許我先斬後奏。”

——《竇娥冤》

【求解驛站】封建時代臣子把人殺了再報告皇帝。現多比喻自行把事情處理了,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報告上級或當權者。

【活學活用】小明看中了一本漫畫書,由於這本書太誘人了,他~,把它買了回來。

【妙語點撥】竇娥的性格是孝順與抗爭的對立統一。她對早年守寡、晚年喪子的婆婆孝順有加,也深信一女不嫁二夫的教條。當遭遇張驢兒的無恥行徑後,她以為官吏會主持公道,會維護她的清白與名聲。然而竇娥所寄與希望的官府,竟是一團漆黑,他們濫用酷刑,屈打成招,使得竇娥含冤而死。唯有國家出現更多如竇天章般的明鏡高懸者,才能讓那些酷吏無處藏身,並給那些恃強凌弱、欺壓百姓者以應有的懲罰。

《成語典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