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釋義】原指犯上作亂、破壞封建秩序的言行。現用來形容罪大惡極。

【出處】漢·班固《漢書·高帝紀》。

楚漢相爭,相遇於廣武城,楚軍與漢軍擺開陣勢,項羽躍馬陣前喊話:“小兒劉邦,你我二人相爭,天下黎民塗炭,吾心不忍,今天你我單獨較量,作一了斷,誰勝了,天下就是誰的,快來受死!”

劉邦自知不是項羽的對手,就回答說:“你不配向我挑戰,你已經是個十惡不赦理該誅殺的罪人。”

接著他數說了項羽的十條罪惡:“第一,你違背了我們的約定,我先攻下關中,按約應該為關中王,你卻自己稱王;第二,你殺死卿大夫,自己稱霸;第三,你違抗懷王命令,擅自帶兵入關;第四,你燒燬秦宮,掘開秦皇墳墓,搜刮財物;第五,你殺死已投降的秦王子嬰;第六,你活埋20萬秦國百姓;第七,你封王封地,趕走原主,弄得天下不寧;第八,你佔有了彭城,奪取韓國之地,又強佔梁國和楚國的大片土地;第九,你陰謀殺害義帝懷王;第十,你作為臣子卻殺死君主,為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你犯下如此十條大罪,還有何面目來向我挑戰啊!”

項羽一聽,氣得臉色鐵青,拉開勁弓就射,劉邦躲避不及,被一箭射中胸口,跌倒在地。漢軍將士趕緊抬起劉邦退回廣武城中。

劉邦以詐死來誘敵,假裝被項羽射死,晚間楚軍來偷襲漢軍,被殺得大敗。

《成語典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