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重耳幼小寬宏大度

晉文公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他之所以臨危保住了性命,在外流亡十九年後又能回國即位,成就春秋霸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幼謙恭下士,始終受到賢能之士的忠心相助。

重耳姓姬,名重耳,他的母親是狄國公的女兒,名叫狄姬。狄姬溫柔賢惠,知書達理,對重耳從小要求嚴格,除教他讀書識字外,時常向他灌輸做人的道理。有一次,重耳和一位大臣的兒子一塊玩耍,不慎被那孩子推倒,碰破了鼻子,痛得哭叫不止。那孩子的父母以為,這可是太歲頭上動了土,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便立即將自己的孩子痛打一頓,然後趕緊拉孩子給重耳叩頭賠罪,並一再要重耳打他們的兒子。

重耳一見,破涕為笑,不僅沒有打那孩子,反而責備他的父母說:“我們小孩子玩耍,有你們大人什麼事?你讓我打他,我偏不打,是我願意讓他推倒的!”

那孩子的母親聽重耳這麼一說,深感重耳年雖幼小,但寬宏大度,將來若能得位,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事後,當那位大臣將此事稟報給當時為太子的晉獻公時,獻公也為兒子的寬容大度而高興,當即將重耳叫到跟前問道:“他把你推倒了,你為什麼還要為他開脫?”

重耳說:“這是母親說的,能體諒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體諒。我是和他玩耍時摔倒的,他又不是故意推我;我若為此讓他再挨打,那今後誰還敢和我玩呢?”

獻公聽後,高興地說:“好孩子,說得對,晉國有你這樣的後代,沒有不強盛的。”

由於重耳從小就知道寬容待人,所以,當時宮中的一些小孩都願意和他一塊玩耍。他十一二歲時,便愛結賢納士,如後來的狐偃、趙衰、賈佗、顛吉、先軫、介子推等賢能之士,都是重耳這期間結交的知心朋友。他年約十七歲的時候,更加理解禮賢下士的重要性,便能像對待父親那樣敬重狐偃,像對待老師那樣對待趙衰,像對待兄長那樣對待狐射姑,晉國朝野的知名賢士,沒有他不結交的。

公元前677年,晉武公去世,獻公即位。獻公即位後,雖然很有治國才能,但沉溺酒色,聽信驪姬讒言,逼死了夫人齊姜生的太子申生,又派人去殺害次子重耳和三子夷吾。重耳的好友狐偃知道後,急忙拉了重耳,從後院越牆逃走。重耳剛爬到牆上,奉命前來殺害重耳的勃鞮趕到,舉劍朝重耳便砍。緊急關頭,狐偃手疾眼快,一把將重耳推至牆下,但還是被劍削斷了重耳的一隻衣袖。有史書說,勃鞮也是和重耳有生死之交的賢士,不忍殺害重耳,有意將他放走,只斷一袖回去覆命。

在重耳流亡國外的十九年中,他所結交的那批賢士都陸續離開晉國,輾轉來到重耳身邊,並且心甘情願地和重耳一塊過流亡生活。後來,重耳回國即位後,也是靠這些賢能之士竭力相助,才使他登上了春秋後期的霸主地位。

《神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