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康王一語平叛亂

周有“成康之治”,漢有“文景之治”,唐有“貞觀之治”,清有“康乾之治”,這是中國歷代王朝中的幾個鼎盛時期。

康王姓姬名釗,是周成王姬誦的大兒子。釗幼時,喜愛讀書,尤其喜歡讀有關治國謀略方面的書,並愛追根求源;加之他天性聰敏,才思敏捷,所以到十一二歲的時候,便很通治國之道了。成王見了,覺得後繼有人,自然高興,更是悉心培養。

有一天,成王召集王公大臣們議事,突有內史官入宮稟報:衛氏派人前來報告,說邦氏正鼓動人們造反,現在鬧得董地大亂。成王聽後大怒,當即便下令出兵鎮壓,並把目光落在召公身上。召公和周公原為並肩老臣,共同輔佐成王,現在周公已死,輔佐重擔落在他一人身上。成王一向謙虛謹慎,特別是對召公,更是事事尊重,每遇大事都要徵得召公的同意才去實行。對此,召公心中非常感激,所以,對朝中之事,必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召公明白,成王畢竟是近四十歲的人了,治國要略得心應手,四方諸侯心悅誠服,自己也應維護成王的尊嚴。今天,召公聽說衛氏報告邦氏造反,心中懷疑,本想建議成王先調查清楚,爾後再決定對策;但自己尚未發言,成王已經下令,他怎好當著諸位大臣的面反駁成王呢?故當成王徵求他的意見時,只好違心地表示同意。此時,成王世子姬釗年已十四,常隨父臨朝學習理政;不過,成王給他定的規矩是:只聽不語。然而今日,姬釗卻一反常態,待召公也同意出兵鎮壓之後,便當即表示反對。

他說:“對董地動亂之說,我前些日子曾有所聞,那是由於衛氏和邦氏之間的矛盾所造成的,並不是邦氏鼓動人們造反;今只聽衛氏一方之詞,就出兵鎮壓邦氏,未免有些不妥。況且邦氏也為大族,弄不好會因小亂而生大亂。兒臣之言,望父王三思。”

成王一聽怒道:“這是你說話的地方嗎?真是胡言亂語,還不快快退下!”

召公聽了,心中大喜,急忙向前對成王說:“世子之言,甚有道理,剛才的確是我考慮欠妥。由此可見,他小小年紀,無論膽識和謀略都已超過老朽了,這實為大周江山社稷之福啊!”

成王見召公也同意姬釗的意見,便消了幾分氣,低頭不語。

召公繼續說:“常言說‘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臣願親赴董地,弄清詳情,然後再稟報大王,決定對策。”

成王表示同意,姬釗也對成王說:“兒臣願和召公一同前往。”

成王又目視召公。召公說:“臣下也樂意帶世子一同前去。”

姬釗隨召公剛剛接近董地,便自告奮勇,要以一個普通孩子的面目先去微服私訪。召公當即同意,並派武士暗中保護。姬釗經過幾天的調查研究,終於弄清:自從武王滅殷之後,董地便賜給邦氏管理。邦氏為了購買祭祀用的禮器,將一部分土地賣給了附近的衛氏。衛氏對買來的董地屬民凶殘狠毒,使他們忍無可忍,便起來反抗。衛氏認為這些人的反抗是受邦氏暗中指使的,所以,就到天子那裡去告了邦氏一狀。

召公聽了姬釗的回報,當即命武士將邦氏和衛氏一齊召來,經過詢問,情況完全如姬釗所言。當研究處理辦法的時候,召公有意再次聽取姬釗的意見,並完全按姬釗的意見當場宣判說:“這裡的田地、庶民都是天子所賜,你們竟敢私自買賣,肆意虐待,實為王法所不容。我今奉天子之命,根據你們所犯罪行,判決如下:一、將你們貶為庶人,二、財產一律沒收歸於王室。”

一場所謂的“董地之亂”,就這樣被姬釗的一條建議平息了。

召公和姬釗回朝,成王聽了稟報,心中實在為兒子小小年紀競有如此才智而高興。

成王去世後,遵照成王的遺囑,由召公攝政。但召公並沒有攝政,而是立即迎姬釗繼天子位,行天子事;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召公感到姬釗的確不比尋常,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讓他處理政事。這就是歷史上的周康王。

康王親政後,沒有辜負成王的重托和召公的信任,充分發揚民主,嚴格管理四方諸侯,處處關懷天下百姓。所以,他制定的各項政策深受各諸侯國和天下民眾的擁護。康王在位二十六年,民眾富庶,道德盛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連刑法都被擱置起來了。據史載,從成王到康王的四十年中,天下安寧,沒有刀兵,是整個周朝的“黃金時代”,後人將這個時代稱為“成康之治”。

《神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