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夏後啟以智得位

夏後啟,出身於夏後氏族,是禹王的兒子。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即由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就是從夏朝開始的。這個夏朝,就是由當時約十四五歲的夏後啟建立起來的。

夏後啟約出生於公元前21世紀中葉。據說在他五六歲的時候,和小朋友們一塊做遊戲時,就自封首領,指揮“千軍萬馬”。到七八歲的時候,便“知禮儀,懂兵法”,常和他的父親禹王議論政事。這時,禹王已經年老力衰,做事力不從心,很想將盟長的位子讓給他的兒子夏後啟。但又想到,在他之前,盟長的位子都是推舉賢能之士而禪讓的,自己一下子讓位給兒子,名不正言不順;其次,兒子年齡尚小,就是將位子硬傳給他,也擔心他支撐不起來。於是,他仍然倣傚堯和舜的做法,通過召開部落首領會議進行推舉,結果,功勞卓著的伯益被推薦為繼承人。夏後啟雖然沒有被推薦為繼承人,但毫無不滿情緒,相反,對伯益卻更加敬重。

伯益知道夏後啟聰明過人,擔心其懷有他想,便使人私下對夏後啟說:“如今的天下,是禹家的天下,你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為什麼非要讓給別人呢?”

夏後啟笑著說:“推賢薦能是堯舜以來的傳統,誰也不會隨便改變的,況且伯益和我父共創天下,功勞卓著,而我年幼無知,怎敢與他相提並論呢?”

伯益知道後,心中暗喜,也為他小小年紀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感到驚奇。

前面已說過,推薦伯益做繼承人,並不是大禹的本意,所以,伯益被推薦後,只給了他名分,並沒有注重培養;但對自己的兒子夏後啟,大禹卻暗中扶植,將幾個有才能的心腹大臣都放在了夏後啟的身邊。幾年之後,伯益和夏後啟便出現了明顯的差別:伯益統攬全局,才幹平庸,每遇大事,計無所出,且常常推卸責任;而夏後啟卻能析事推理,是非分明,且事事都經伯益點頭後才辦,威望日重。兩相比較,伯益相形見絀,他心裡更為不安。

約在伯益為繼承人後的第七年秋,禹王死於會稽。伯益以繼承人身份,為大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禹埋在了會稽山下。禹王死後,伯益立即繼位,眾人也無話可說。可他為了顯示自己的寬宏大度,也有意再次試探一下夏後啟和眾首領對自己的態度,在事先經過一番策劃後,他非要再召開一次首領大會不可。不料,這一來便出了亂子。

在部落首領大會上,他虛情假意地對眾首領說:“我本無意做繼承人,但當時禹王相信我,眾首領看得起我,使我盛情難卻,且夏後啟當時年幼,也的確難以支撐大業,所以,我違心地接受了繼承人的稱號。在準備做繼承人的幾年中,我協助禹王盡心盡力做了一些應該做的工作,沒有辜負老盟長和眾首領對我的希望。現在,夏後啟年已十五,雖然還尚年幼,不能獨立支撐大業,但他畢竟是老盟長的兒子,而且一向謙虛謹慎,又很聰明,再加上有我們大家的支持,估計不會出大的差錯。所以,我想把繼承人的位置讓給他,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伯益的幾個心腹待其話音一落,便搶先表態說:“您是禹王生前推薦的合法繼承人,這些年來協助禹王力主大業,成績非凡,有目共睹,現在禹王已經去世,盟長的位置非您莫屬,您就莫再謙讓了,我們大家是堅決擁護您的。”

伯益聽了十分得意。

可是就在此時,夏後啟身邊的四位重臣卻順水推舟地說:“禪讓制度本來是不可改變的,但伯益的建議,體現了他以大業為重的風格,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況且夏後啟年紀雖然不大,如今也十五歲了,尤其經過這幾年的考察,他也的確才思敏捷,能力過人,有禹王風采,如果讓他繼承盟長的位置,禹王所開創的大業定能發揚光大。為此,我們同意伯益讓位。”

四位重臣的話音一落,其他首領立即異口同聲地表示:

“我們擁護夏後啟做繼承人。”隨後把目光一齊投向了夏後啟,渴望他表態。

伯益弄巧成拙,十分惱怒,但他為了顧全面子,仍裝出一副沉著自若的神態,對夏後啟說:“既然大家都同意你為繼承人,那你就幹吧!”

這是他的最後一招,以為夏後啟對自己一向謙虛敬重,即使大家推薦,畢竟他才只有十五歲,乳臭未乾,肯定不會貿然接過如此重擔的。

不料,夏後啟見時機已到,豈肯再失?故一反常態,從容不迫地對大家說:“我尚年幼,原本不敢接如此重擔,後一想,禹王當初自告奮勇承擔治水重任時,也只有十四五歲;於是我想,我如果能像禹王那樣勤奮不怠,又有大家的支持,也一定會不負眾望的。現在,伯益和眾首領既然如此信任我,那我就當仁不讓了。”

伯益見此,惱羞成怒,拂袖而去。

夏後啟繼位後,對自己要求嚴格,吃飯只吃一碗普通的蔬菜,睡覺只蓋一床普通的舊被子,除了祭神和祭祖之外,他從不以歌舞為樂。

夏後啟以德取信,聲望大振。後來,伯益糾集東夷部落發動叛亂,被夏後啟一舉平定,伯益死於亂軍之中。接著,夏後啟又親率大軍平定了有扈氏的叛亂,使天下得以穩定。

不久,夏後啟廢除禪讓制度,正式稱王,實行王位世襲制,從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朝。

《神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