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是我國東漢時期的一位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無神論者。他在批判當時的神學迷信中,捍衛和發展了先秦以來唯物主義的思想傳統,建立了元氣自然論的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他的思想成就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他也被稱為是中國最早的「通明博見」的無神論者。
王充自幼就很聰明,6歲開始讀書識字,8歲到書館讀書,品學兼優。因此,後來被保送京師太學深造,跟大學者班彪(《漢書》作者班固的父親)學習。他卻不拘守一家之言和章句之末節,而是博覽強記,通覽百家之言。正是因為這種學習精神,加上自己的學術見解與班彪合不到一起,不久王充就離開了班彪,自己獨立進行研究。他遊學洛陽,時間長達十六七年之久。洛陽當時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各種學說和思想爭論和鬥爭的中心。他生活很貧困,無錢買書,只能到市上書肆去博覽群書,其中包括自然科學的書籍。洛陽遊學對王充思想的形成,無疑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遊學的過程中,王充不盲從當時的「世書俗說」,常「考論虛實」,獨自研討,終於成為一個學識超群、「博通眾流百家之言」的大學問家。
有一天,王充路過街頭,見圍滿了人,便擠了進去。只見一個道人盤腿而坐,面前放著一尊金佛,黃綾上寫著「如來算命」四個字。那道人口裡唸唸有詞:「各人吉凶禍福,佛祖瞭如指掌。要說出事由,佛祖明示祥歹。詳者佛祖點頭,歹者佛祖不動。」
王充逢場作戲,問:「我想做生意,不知能否賺錢?」只見那老道對佛像深深一揖,微睜二目,自動兩唇,然後拿起金戒尺,在佛像前後繞了幾繞,佛像當即頻頻點頭,老道雙手合十,說:「恭喜,恭喜,後定發財!」並要了王充三兩紋銀。
第二天,王充帶了個泥塑金像又來到街上,對那老道佯笑曰:「請試試這個如來菩薩靈不靈。」老道一楞,急得半句話也說不出,慌忙拿起那尊小金佛溜了。就這樣,王充在眾人面前破了那道人的騙人機關。原來,佛像是鐵製的,佛像的頭可以動。那金戒尺則一頭是鐵,一頭是磁石。那道人如要佛像點頭,便握鐵質的一端,使磁石的一端在佛像頭部繞動,哪有不點頭之理,反之則一搖不搖。
王充生活的年代,正是東漢政治穩定、生產發展時期。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大肆宣傳「君權神授」的「讖緯之說」,宣揚天人感應,用神學化的儒學進行思想統治。王充繼承前輩唯物主義思想家的優良傳統,吸收漢代自然科學成就,寫成《論衡》一書,以元氣自然論批判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
他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最原始的物資基礎,天是物質的、自然的天,沒有情感,沒有意義,從而動搖了天人感應的基礎。他還論述水旱、雷電、日食、月石等都是自然現象,絕不是上天的譴責,明確得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的正確結論。在形與神的關係上,王充認為精神不能離開形體而單獨存在。為了批判「人死為鬼,有知,能害人」的錯誤觀點,王充在《論死》篇中除正面說明無鬼外,還運用形式邏輯的方法,認為自開天闢地以來,死人以億萬計,大大超過活著的人數,如果人死為鬼,那就會「一步一鬼」,到處都是,為什麼主張有鬼的人卻說只見到一兩個鬼呢?這種批判雖不深刻,卻閃耀著機智的光芒。王充堅持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反對生而知之的唯物主義先驗論。他寫下《實知》、《知實》兩篇文章,專講認識論,批駁聖人能「前知歲月,後知萬世」的錯誤觀點。他認為人的認識來源於感覺器官和外界的接觸,「如無聞見,則無所狀」,即使是聖人,同樣「須任耳目以定情實」。
王充壯年時代曾做過地方小辟,但他性格耿直剛烈,不賣弄聰明去追求俸祿,不為個人利害去巴結長官。經常說別人的長處,從不炫耀自己。結交朋友著重品德和才能,非志同道合的,他終日不言。由於不肯同流合污,他曾遭到誣陷。因經常與長官意見不合,他自動辭去了官職。面對仕途的坎坷,人情的冷暖,統治者的昏庸無能和偽書俗文的虛妄,他居貧苦而志不倦,幽居獨處,閉門潛思,斷絕一切禮節性的往來,專心致志地著述。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封建時代下層知識分子不幸遭際的一個縮影,但是他不屈的戰鬥精神、求實的態度和發展哲學理論上的毅力,卻是永遠不能磨滅的。
王充的晚年是非常淒苦的,孤獨無靠,貧無供養,但他並未因此而消沉。公元90年至91年間,六十四五歲的王充,仍精力充沛地寫了《養性》一書。因感到自己的生命不久,於是又著手將自己歷年寫下的一百多篇作品整理成一部「新書」。王充說,這部書所討論的問題有上百個,上自傳說中的黃帝、唐堯,下至秦朝、漢代,「幼老生死古今」全都涉及到了。王充認為,這部書用聖人的道理作為評論是非的準則,從博通古今的人那裡找依據來剖析事理,就像用秤稱物品那樣公平,又如拿鏡子照東西那樣清楚。這大概就是他將自己的著作命名為「論衡」的原因。這部書的序言,就是王充臨死前寫的《自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