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馬虎虎

人們常用「馬虎」這個詞形容辦事粗心大意、草率從事、不認真負責的人。要弄清「馬虎」一詞的來歷,還得從一段有趣的傳說談起。

宋朝時,京城有個畫家很出名。一次,他被人請去畫一隻虎,剛畫一隻虎頭,就有人請他畫馬。於是他就在虎頭後面畫了馬身子。請他畫馬的人驚奇地問:畫的是馬還是虎?畫家答道:「馬馬虎虎。」以後,他大兒子問他畫的是什麼,他答是虎,二兒子問他畫的是什麼,他回答是馬。

後來大兒子去狩獵,遇見一匹馬誤認為是虎,便將馬射死,結果只好給馬主人賠償損失。二兒子在野外碰上虎,認為是馬,便要騎它,結果被虎咬死。畫家痛心地把畫燒掉,並且做了一首詩以自誡:「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大兒依圖射死馬,二兒依圖餵了虎,草堂焚燬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從此,世間便有了「馬虎先生」之稱。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