縞gǎo衣yī綦qi巾jīn

釋義

縞衣:白色的絹製衣服。綦巾:淺綠色的圍裙。「縞衣綦巾」是古代女子所穿的衣服,也可用來指代意中人。

名家解讀

在古代衣服的顏色跟人的級別、身份有很大關係。一般人穿著用葛織成布做成的葛衣葛巾,不上色。所以凡是衣服有顏色的,其實說明都是有身份的人。絲織物要染色的話,雖然古代都是用天然的染料,但是相對來說還是要貴一些的。再有,顏色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象徵著階級地位,不能亂用。(康震)

辨析

「巾」是用來擦抹或包裹、纏束、覆蓋東西的小塊紡織品。「縞衣」和「綦巾」指的都是絲織的衣物,不能把「巾」寫成「襟」。「襟」指的是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你知道嗎?

「縞衣綦巾」出自《詩經·鄭風·出其東門》,抒發了男子對意中人忠貞不渝的感情,詩中用服飾「縞衣綦巾」來指代人,用色彩來凸顯形象,鮮明而生動,表達了心中深刻的情感。

字裡字外

中國古代的等級制度非常森嚴。受這種等級制度的影響,古代服飾文化也有著鮮明的等級特徵,在衣著等級和服裝顏色上都有嚴格的限制。

《禮記》中對衣著等級有這樣的規定:「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裳。」在服飾色彩方面,古代服飾始終以正色為尊,正色主要有青、黃、赤、白、黑五種,而歷代所推崇的顏色各有差異。據《禮記·王藻》中記載,「衣正色,裳間色,非列采不入公門」。其中的「列采」就是正色服飾,也就是說沒有穿著正色衣服,就不能進入公門。歷史上有諸如「白衣」「皂隸」「黃袍」「烏紗帽」「紅頂子」等說法,其實都是在一定時期內,用特定的服飾及其顏色代表某種地位和身份的表現。

幾乎每個朝代都會有明文規定對服飾顏色進行限制。例如,據《中國歷代服飾》記載,秦漢巾幘「庶民為黑,車伕為紅,喪服為白,轎夫為黃,廚人為綠,官奴、農人為青」。又如,唐貞觀年間規定百官朝服顏色,三品以上朝服為紫,四品、五品朝服為緋,六品朝服深綠,七品朝服淺綠,八品朝服深青,九品朝服淺青。

例句

縞衣綦巾,是古時候家境貧寒的女子日常的穿著。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