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狀態

性質·狀態

釋義

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辨析

「殄」不能念成zhēn,不能誤寫為「珍」。「珍」從玉,與珍寶有關。而「殄」從歹,《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是「殄,盡也」,就是斷絕、竭盡的意思。

起源與演變

「暴」,殘害,糟蹋;天物,指自然生物。「殄」從歹。「歹」後來演變為「歹」,甲骨文字形像是殘骨。《說文解字》將「歹」說解為「列骨之殘也」,意思是剔肉之後的殘骨。以「歹」為部首的字,意思多與死亡、壞、不吉祥有關。如「歿」「殘」「殃」「殉」等。

「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尚書·武成》就曾用「暴殄天物」來形容商紂王無道。現在該詞泛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例句

我甚至覺得有點「暴殄天物」,我的肚皮,是隨便什麼都可以填滿的,何必要吃這麼貴重的食品呢?

字裡字外

《尚書·武成》曾批判商紂王「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zhēng)民」。「烝民」是大眾、百姓之義。說的是商紂王是一個暴君,沒有德政,昏庸無道,終日殘害百姓。

「暴殄天物」除了用來形容殘害天下蒼生的暴君之外,還用來形容不按照禮制打獵、濫加捕殺的行為。唐杜甫《又觀打魚》中「干戈兵革斗未止,鳳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為縱此樂?暴殄天物聖所哀」,說的便是如果世人無休止地殘殺生靈,那傳說中的鳳凰和麒麟也該被殘殺殆盡,看不到了。如果再這樣以屠殺生靈為樂,就太悲哀了。

現在,「暴殄天物」的使用更加寬泛,平添了糟蹋浪費的意思。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說的便是如果好的詞曲在表演中用的演員不合適,如果一個好的歌童,老師對他教授和引導時方法不對,就是對於好詞曲和好歌童的糟蹋與浪費,就是「暴殄天物」。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