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lang 中zhōng

【釋義】

古代一種官職。中醫的醫生也被稱為郎中。

【辨析】

人們常把「郎中」的「郎」字寫錯,有說法認為「郎中」的「郎」原本是「廊」的簡寫,但現代漢語中應用「郎」。

「郎」在古代是對年輕男子的稱呼,比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三國周郎赤壁」一句,「周郎」便是用「郎」稱呼周瑜。可以聯繫「少年郎」等詞加以記憶。

【起源與演變】

郎中原本是官名,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春秋的齊、晉與戰國的齊、楚、韓、趙、秦等國都有這一官名。之後的朝代基本也都有這一官名,只是職責有所不同。春秋戰國時期,郎中主要承擔侍從君王、參政議政、保衛、出使等職責。漢代郎中掌管車、騎、門戶,同時是皇帝侍衛,也外出打仗。從唐代開始到明清,尚書省各部都有郎中一職,掌管各司事務。

【例句】

蓋滿爹從樓梯上掉下地來,肩胛骨錯出了榫頭,請個草藥子郎中足足治了兩個月才好。

周立波《蓋滿爹》

【字裡字外】

宋代以後,一般北方稱醫生為「大夫」,而南方則稱醫生為「郎中」,「大夫」和「郎中」在古代本來都是官名,可見古人對醫生是十分尊敬的。我國古代有許多名醫,他們常常既有高超的醫術,又有崇高的醫德。如春秋戰國時期,奠定中醫切脈診斷法的扁鵲;為曹操刮骨療傷的華佗;寫出《傷寒雜病論》,確立中醫六經辨證基本原則的「醫聖」張仲景;嘗遍百草,寫成《本草綱目》的李時珍等。

而關於什麼樣的醫生才是最好的醫生,名醫扁鵲有過精闢的闡述。

據說,魏文王曾求教於名醫扁鵲:「我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那麼誰的醫術最高明呢?」扁鵲回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魏王不解,因為三人中扁鵲名氣最大。

扁鵲接著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所以他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裡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所以大家都認為二哥只會治小病,所以他只在鄉鄰中有名氣。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做各種手術,認為我醫術高明,所以名氣才傳遍全國。」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