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jiǒng迫po

【釋義】

非常窮困。也指十分為難。

【辨析】

《詩經·小雅·正月》中有「終其永懷﹐又窘陰雨」的詩句,《毛詩故訓傳》解釋說「窘﹐困也」。《說文解字》對「窘」的釋義是「迫也」。「窘」的讀音是jiǒng,注意不要讀成前鼻音。

【起源與演變】

「迫」《說文解字》說解為「近也」,引申為「逼迫」「緊迫」的意思。西漢劉向《九歎·遠逝》「日杳杳以西頹兮,路長遠而窘迫」,東漢王逸做的註釋是:「言日已西頹,年歲卒盡,道路長遠,不得復還,憂心迫窘,無所舒志也。」原文中的「窘迫」用來形容處境困急。明代馮夢龍在《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寫道:「多感過愛﹐實不相瞞﹐只為身邊窘迫﹐不敢從命。」其中「窘迫」特指經濟拮据。

【例句】

至於得到的木刻﹐我日日在想翻印﹐現在要躊躇一下的﹐只是經濟問題﹐但即使此後窘迫﹐則少印幾張就是。

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

【字裡字外】

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朝著名小說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

蒲松齡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全部落榜。直到七十多歲才考取貢生。他一生窮困潦倒,生活窘迫,為了謀生,只能外出去做私塾先生。在教書的同時,他開始寫《聊齋誌異》。

他的好朋友張篤慶發現蒲松齡因為寫《聊齋誌異》影響到考舉人,就寫了一首詩勸他:「聊齋且莫競談空」,意思是說,你還是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麼奇聞逸事,他都要瞭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裡頭。

關於《聊齋誌異》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說蒲松齡在他的家鄉擺茶攤,請過路人講奇異的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如此這般終於寫成了《聊齋誌異》。魯迅先生經過分析後認為這個說法不對,蒲松齡窮得常年在外做私塾先生,家裡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麼有空擺茶攤聽人講故事呢?但蒲松齡善於取材,常常從前人作品和他人言語中汲取靈感創作故事,才有了《聊齋誌異》裡那些構思奇特的精彩故事。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