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雕刻印章的意思。因為印章多用篆文,所以叫篆刻。
【辨析】
人們容易依照雕刻印章的過程將「篆刻」曲解為拿工具鑽和刻,並誤寫為「鑽刻」。
其實,「篆」是一種漢字字體,有大篆和小篆兩種,也是雕刻印章時常用的一種字體。在紙張發明之前,古人寫字主要用的是竹簡,所以「篆」有竹字頭,書寫時需要注意。
【起源與演變】
「篆」有兩重含義。《說文解字》將「篆」解釋為「引書也。謂引筆而箸之於竹帛」。意思是在竹簡和白絹上運筆書寫。「篆」也是一種漢字字體,包括大篆、小篆。
「刻」在《說文解字》中為「從刀,亥聲。鏤也」。「鏤」為雕刻之義。「刻」本義為在木頭上雕刻,後來引申為在任何材質上雕刻。
【例句】
欣賞篆刻需要有古文字學、書法、藝術等方面的修養。
【字裡字外】
篆刻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篆刻的載體——印章,起源於商周時期。最初,印章分為官、私兩類,都可稱作「璽」。但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璽」成為皇帝印章的專稱,因專用玉製,故稱作玉璽。而官員與普通百姓的印章統稱為「印」。
我們經常在一些古字畫上看到多枚,甚至數十枚印章,這麼多的印章都是創作者所印嗎?當然不是,其實這些印主要包括三類:書面款印、書畫收藏印與書畫題跋印。這些印章不僅僅是創作、鑒賞或收藏之後的簡單落款,而且也有諸多學問與諸多講究。比如書面款印就有「印不過三」的說法,而且要講究奇偶。這些本身就極具欣賞價值的印章,在落印時還要講究位置,以及對於作品的呼應和構圖的穩定,要達到對書畫作品「錦上添花」的作用。
小小的一方印章,其實承載著古人的詩意與情調,以及對於美的不懈追求。文人們自篆自刻,在有限的印面裡,展示著自己對於藝術的理解。正可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印石的溫潤、篆刻刀法的精妙、書法的雅致匯聚成一個個精妙絕倫的藝術品,點綴在中國藝術長廊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