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 王

原文 十四年,齊威王、魏惠王會田於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盻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從而徙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待十二乘哉!」惠王有慚色。

直解 田,是田獵。郊,南城。高唐、徐音舒。州,都是縣邑名。徑寸之珠,是圍圓中徑過一寸的大珠。周顯王十四年,齊威王、魏惠王相與約會田獵於汶上的郊邑。相見間,惠王問說:「你齊國中有什麼寶貝?」威王說:「沒有什麼寶貝。」於是惠王自誇說:「寡人之國,雖然褊小,尚有徑寸的大珠,其光明可以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共有十枚。以齊國之大,何獨無寶?」夫惠王所寶,在於珠玉玩好,此等物,何足為國之輕重而寶之,見亦陋矣。威王對說:「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不同。蓋王以珠玉為寶,吾則以賢才為寶。吾齊國之臣,有檀子者,使他守南城地方,則楚人近我南邊的,不敢來侵伐為寇,那泗水上十二個小國諸侯,都來朝於齊。吾之所寶檀子其一也。又有盻子者,使他守高唐地方,則趙人近我西邊的,不敢東來取魚於河,恐驚動我境上。吾之所寶盻子其一也。又有黔夫者,使他守徐州地方。則燕人近我北邊的,畏我兵出北門,趙人畏我兵出西門,都去祭告祈禱於神,求免齊之侵伐,兩國界上的百姓,從而徙居於徐州者,凡七千餘家。吾之所寶黔夫其一也。又有種首者,使他備國中的盜賊,他的令行禁止,盜賊都變為良民,就是道路上偶有遺失的物件,人也不敢拾取,況有攘竊劫奪者乎?吾之所寶,種首其一也。王所寶的珠,前後止照得十二乘,若論我這四個臣,保國安民,折衝禦侮,其威名所及,將遠照千里之外,何止十二乘哉!這個比王之所寶何如?」於是惠王自知失言,默然有慚色。夫齊威王不以徑寸之珠為寶,而以賢臣為寶,此與《大學》所引《楚書》「惟善以為寶」意思正同,亦可謂知所重者矣,此所以為戰國之賢君也。

原文 韓昭侯有敝褲,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賜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聞明主愛一顰一笑,今褲豈特顰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直解 褲,是下體之衣。顰,是微笑。韓昭侯有一件穿舊了的褲衣,分付左右的人收藏之。左右侍臣說:「仁德之君,必樂於好施。今觀吾君,一舊褲衣,也捨不得賞賜左右之人,還要收藏,這等樣吝嗇,豈是仁德之君乎?」昭侯說:「我聞明主行賞,必加於有功。不但賞賜人衣物,便是一顰一笑,啟口之間,也不肯輕易發出。其顰也必有所為而顰,其笑也必有所為而笑。今褲雖敝,是我服御之物,豈特一顰一笑而已哉!我所為藏之者,將以等待有功的人,然後賞賜之耳。」蓋賞罰乃人君威福之柄,賞當其功,而後人知所勸。若不論有功無功,冒濫行賞,則得之者不以為重,而他人亦不知所勸。昭侯之藏褲,豈吝此一物之微哉!其後宋太祖常解自己所著貂裘,以賜征西將士,正昭侯所謂以待有功也。

原文 三十三年,鄒人孟軻見魏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義而已矣。」初孟子師子思,嘗問教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義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詐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直解 鄒,是魯邑名,在今山東境內。叟,是年高有德之稱。周顯王三十三年,鄒邑中有個賢人,叫做孟軻,他傳受孔子之道,所學以仁義為主,論治以堯舜為法,而戰國諸侯皆不能用,故孟軻隱居不見。及魏惠王卑禮厚幣,招聘賢者,乃自鄒至魏,見魏惠王。惠王見了孟軻,尊而稱之說:「自鄒至魏,路程千里,叟,今不以千里為遠,來到吾國,豈是徒然,或者也要施展平生的抱負,使我財富兵強,於國有利乎?」孟子對說:「君何必說利,治國之道,只是仁義盡之矣。」然孟子之言仁義,不是從今說起。初時孟子從孔子之孫子思受業,嘗問子思說:「牧養百姓之道,何者為先?」子思說:「先要利民。」孟子又問說:「君子所以教民,只是仁義便了,何必曰利。」子思答說:「我所謂利,正從仁義中來。且如上不仁,則必殘害其民,而下民不得其所;上不義,則必以智術御民,而下民倣傚,樂為詐偽。上下如此,必至危亡,其為不利莫大矣。所以《易經》上說:『利者,義之和也。』言物惟有利,則各得其所,不相侵害,乃為義之和洽。又說:『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言施用利而身安,乃所以為崇德之資。這兩句都是說仁義之利,乃利之大者,而非如富國強兵之小利也。」即子思孟子之所授受,見孟子之言仁義,乃其平生學問,原是如此。人君欲用賢者之道,其無使捨所學而從我哉!

《資治通鑒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