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在無線端進步的同時,微信也正開始從社交向支付切入,它用一個巧妙的春節紅包,給了支付寶一個下馬威。
如果說微信的崛起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阿里巴巴集團產生了巨大的危機感,並出現了後來的ALL IN無線,那麼微信馬年春節紅包著實讓支付寶有了如鯁在喉的感覺,它第一次在自己最核心的支付領域上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對手。
歷史上不乏微小創新改變大格局的事例。2014年馬年春節,微信正是憑借春節紅包產品,通過熟人社交關係鏈,一舉完成了大規模的用戶綁卡。更有人評論,「微信支付在一夜之間做了支付寶八年來所做的事情」。
在微信紅包推出後不久,阿里巴巴和支付寶高層就迅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時,馬雲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回國,在隨後給高管開會時,他說這是一次「偷襲珍珠港」事件。為了想出應對的辦法,公司接下來開了無數次的電話會議。那年春節,支付寶的很多員工都沒有過好。
「微信出紅包了,我們要趕快做,這不是我們的產品嗎?」類似的責問不絕於耳。在紅包這個產品上栽跟頭,公司上下確實心有不甘。其實,支付寶是最早做紅包產品的公司,那時的紅包被當作淘寶網上的一種營銷工具。在商家促銷時,用戶可以在結算時,出示紅包來抵扣相應的額度。在2014年馬年春節之前,支付寶也正準備推出春節紅包,當時支付寶紅包團隊的開發人員對自身的轉賬產品做了一些場景化的改進,希望借此開發出春節紅包產品,但是因為開發資源等問題,沒有來得及在春節前推出。現在看來,即使這個團隊在春節前開發出紅包產品,在那時也絕不是微信的對手,因為微信的紅包有濃厚的社交屬性,是一個跨界的創新產品,可以在微信群和好友之間發送,用戶體驗很好,而當時的支付寶紅包沒有社交的基因,春節紅包的用戶體驗並不好。
雖然微信紅包給了支付寶一記「悶棍」,但是在互聯網支付領域坐慣了頭把交椅的支付寶,此時還是輕視了對手。一些員工認為微信支付的用戶頂多發一兩毛錢、充充Q幣等,不會對支付寶構成實質性的威脅。他們用財付通的例子安慰自己,財付通是騰訊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曾和支付寶競爭多年,但是市場佔有率一直遠低於支付寶,當時很多支付寶的員工想當然地認為,微信支付頂多又是一個財付通。
但事實並不如人所願。此役之後,微信支付迅速發展,憑借六億日活用戶所帶來的巨大流量,這款被稱為「國民應用」的軟件「指哪兒打哪兒」,社交所構建的場景和掃碼支付所帶來的便捷,激活了大量的移動支付業務,不管從交易筆數還是交易規模來看,微信支付的競爭力都在迅速提升。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迎來了兩強爭霸的時代。
對於支付寶而言,這種跨界的創新並不陌生。十年前,其正是基於淘寶的場景,從電商這個邊緣領域一步步跨入了金融的大門,電商場景促進了支付寶的業務擴張。2007~2008年,中國電商產業的業務量增加得非常迅猛[5],互聯網的普及和老百姓消費能力的提高,一時間引爆了線上電商市場,給電商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淘寶交易量的提升,又讓支付寶迅速發展。因此,微信支付這種由社交需求而來的跨界競爭,更讓支付寶如芒在背。
支付寶希望在2015年羊年春節上,跟微信紅包再掰一次手腕兒。2014年7月,羊年春節紅包項目立項,支付寶想了很多玩法,比如趣味紅包、接龍紅包、遊戲紅包。紅包團隊還挖掘了很多用戶可能使用的場景,比如職場紅包,但是從整體效果上來看依然不如微信。反觀微信一方,其在羊年春節選擇與央視春晚合作,在春晚播出過程中,微信紅包和觀眾有很多傳播與互動。從效果上來看,微信再一次戰勝了支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