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張後久歷風浪,很快就猜及此點。當年明宣宗驟逝,太子朱祁鎮年幼,她的確曾有改立親生少子朱瞻墡為帝的想法,許多宮人都知道這件事,大概朱祁鎮也聽說了,所以任憑王振胡作非為,甚至不惜對她親自指定的重臣廷杖立威,以報復當年之事。
  唉,她確實老了,既援救張輔不及,也不願意因此再與孫子結怨,於是便饒恕了王振,但又厲聲警告道:「皇帝還年幼,不懂得宦官禍國殃民的道理。今姑聽皇帝及諸大臣,暫將他頭顱寄下,但從此以後,切不可令他干預國政!」
  經此一事後,王振氣焰大為收斂,但由於票擬制度使然,宦官干預國事還是免不了的。此後,張後時常派人到內閣詢問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獨斷而未交內閣商議的,便立即派人責問。王振無法真正擅政,遂不敢再公然為非作歹,但背地裡沒少花心思。
  太皇太后張氏所指定的五輔臣中,張輔自遭廷杖後,變得沉默寡言,再不敢與王振作對,甚至在一些重大決策上站在了王振一邊,如支持王振對麓川思任發[51]用兵等。禮部尚書胡濴是四朝老臣,更是個好好先生,從不多事。如此,執政大臣便只剩了楊榮、楊溥、楊士奇三位內閣大學士。
  楊榮原名楊子榮,字勉仁,建安[52]人。建文帝二年(1400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性情警敏通達,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史稱其「揮斤游刃,遇事立斷」,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以武略見重的楊榮受其賞識,得以入閣,累遷至文淵閣大學士、翰林侍讀,任首輔,多次隨侍朱棣出征。朱棣稱其為「楊學士」而不直呼其名,軍務均委託給楊榮。
  明成祖朱棣病逝於塞外後,眾人惶然不知所措。楊榮為防止軍心渙散生變,也為了避免一直窺測大寶之位的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趁機作亂,堅持秘不發喪,嚴密封鎖消息,並搜取軍中所有錫器,銷熔後打造成一口棺材,將朱棣遺體裝入內中密封,避免屍臭外溢。又將承造的工匠殺了滅口。每日還是照例進餐、請安,只是皇帝的車簾再也沒有掀開,皇帝也再沒有說話,軍中一切如常,是以旁人均不知皇帝已經駕崩。楊榮和宦官海濤則輕騎趕回京師,稟報太子朱高熾。朱高熾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由於楊榮的精心安排,總算沒有爆發什麼叛亂,朱高熾順利登基為明仁宗,政權得以平穩過渡。楊榮因功拜太子少傅、資善大夫、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並食三祿。
  楊溥字弘濟,號澹庵,湖廣石首[53]人,與楊榮同為建文帝二年(1400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侍皇太子朱高熾為洗馬,禍福均因此而起。
  永樂十二年(1414年)閏九月,明成祖朱棣北征回師,漢王朱高煦隨征,乘機進譖。朱棣本就不喜歡文弱的太子,說得多了,不免心動。回到京師後,朱棣便以朱高熾迎駕遲緩為由,對太子大加訓斥,還下令將東宮官屬全部逮捕。只有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是朱棣「靖難」舊人而未被禍及。金忠不顧個人安危,拚死力保太子,才使得朱高熾未遭廢黜,但楊溥等東宮官員卻被關入了暗無天日的錦衣衛詔獄。
  在這之前,已有大學士解縉受太子牽連而遭殺身之禍的前車之鑒。解縉字大紳,號春雨,吉水[54]人。自幼穎敏絕倫,有「神童」之稱。五歲時,父教之書,應口成誦。七歲能述文,賦詩有老成語。十歲日數誦千言,終生不忘。十二歲盡讀《四書》《五經》,貫穿其義理。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縉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成為名動一方的解元,時年十八歲。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與兄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授庶吉士,讀中秘書。同年,官至翰林學士。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隨身邊。
  然解縉成名既早,才氣又高,難免恃才傲物,直言不諱,為人所忌,屢遭讒言。朱元璋認為解縉年輕氣盛,缺乏涵養,必須閉門思過,修身養性,否則會成為眾臣圍攻的對象,於是命解父將解縉領回,又告道:「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解縉灰溜溜地回到家鄉,閉門讀書八年。朱元璋去世後,解縉入京弔喪,又遭大臣攻擊,被新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貶為河州[55]衛吏。直到建文帝四年(1402年),因禮部侍郎董倫求情,解縉才被召回京師,復職任翰林待詔。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一眼相中瞭解縉[56],隨即建立內閣,命解縉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等入閣參預機務,明朝內閣制度由此開始。不久,解縉升為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為內閣首輔,又總裁《太祖實錄》《列女傳》,主編《永樂大典》,可謂備受皇帝信任。但由於他捲入立儲之爭,且站在朱棣不喜歡的朱高熾一方,終不幸引來殺身之禍。
  當時北平已改稱北京,設順天府,不過京師仍然是南京。明成祖朱棣登基後,遲遲不立太子,且命世子朱高熾居守北京,而次子朱高煦則隨侍在京師南京,一疏一親,已是顯而易見。朱棣有意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但立儲事關重大,自古便以「嫡長制」為「萬世上法」,朱棣若廢長立幼,便是公開違背祖制,難以向天下臣民交代,因而他始終猶豫不決,便問心腹大臣解縉的意見。
  解縉明知道皇帝心中已決定立朱高煦為太子,徵詢自己意見只是因為需要內閣的支持,仍然直言道:「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性成,天下歸心,請陛下勿疑。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鑒。」
  朱棣不答。解縉又頓首道:「皇長子且不必論,陛下寧不顧及好聖孫嗎?」
  好聖孫便是朱瞻基,為朱高熾長子,朱棣長孫。在朱瞻基出生的當晚,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個夢,夢見太祖皇帝將一塊大圭賜給了他,上面刻有「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八個大字。大圭即是大玉璧,象徵著權力。朱棣認為夢是瑞征,父皇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表明有意將江山送給他,且那塊大圭與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很像。剛好孫子朱瞻基就在這個時候降生,朱棣認為夢中的情景印證在孫子的身上,非常高興。朱瞻基漸漸長大,英氣滿面,嗜書好誦,智識傑出,朱棣深為鍾愛。解縉深知朱棣心思,故意提到長孫朱瞻基,希望能因此感動朱棣。
  隔了數日,朱棣畫了一副《虎彪圖》,命各廷臣應制陳詩。彪即為老虎的幼崽,圖中畫有一虎數彪,親暱地在一起玩耍。解縉應聲題了一首五絕,其詩道: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這首詩非常巧妙,寓意深刻。朱棣終於被感動了,與解縉相視而笑,同意立朱高熾為太子,次子朱高煦為漢王,並令解縉撰寫立儲詔書,以告天下。可以說,解縉在立儲一事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此,朱高煦深恨解縉。
  朱高熾雖然被立為太子,危機卻並沒有解除,經常不合朱棣的心意。朱棣嫌棄朱高熾肥胖,特意吩咐御膳房給朱高熾減食,逼迫他減肥。有人看到太子餓得難受,就偷偷給他送飯。朱棣知道後,怒氣難消,將此人殺死。與朱高熾的待遇相比,高大英武的朱高煦格外受到寵愛,禮秩甚至超過了太子標準。
  解縉看在眼中,憂心忡忡,忍不住向皇帝進諫道:「陛下這樣等於鼓勵他們兄弟之間相爭,實不該這樣做。」
  朱棣聞言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在離間父子兄弟的骨肉之情,自此疏遠瞭解縉。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賜給內閣學士黃淮等五人二品紗羅衣,唯獨不給解縉。
  朱高煦對解縉更是恨之入骨,便誣陷他洩露宮內機密,愈發激起朱棣的憤怒。不久,朱棣便以解縉在廷試時閱卷不公為名,將其謫貶廣西。解縉剛上路,又說他胸懷怨望,改貶交阯。
  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恰逢朱棣北征未歸,只謁見了皇太子朱高熾,隨後返回。朱高煦便說解縉為私見太子,故意趁朱棣外出時進京,無人臣禮。朱棣大怒,立即下令逮捕解縉入京下獄,拷掠備至。大理寺寺丞湯宗、宗人府經歷高得挕⒅性世罟帷⒃奚僕躒曖瘛⒑擦衷罕嘈拗燉€、檢討蔣驥、潘畿、蕭引高並及御史李至剛等人均連坐入獄,其中高得挕9躒曖瘛⒗罟帷⒅燉€、蕭引高均死在獄中。還是解縉自認罪狀,話中一個字都不提太子朱高熾,才沒有因此興起大獄。
  永樂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按慣例獻上囚籍,朱棣翻閱時見到解縉姓名,隨口道:「解縉竟然還活著?」
  紀綱心領神會,回官署後讓獄卒故意用酒將解縉灌醉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解縉活活凍死,年僅四十七歲。朱棣還不解氣,又下令抄沒其家產,將其妻子、兒女、宗族都流放到遼東。
  楊溥等東宮官屬受太子牽連被逮捕入獄,是繼解縉被殺後,立儲之爭中的第二場大事變。楊溥等人入獄後備受折磨,飲食經常被有意斷絕,又隨時可能被明成祖處死。其他人難免心灰意冷,楊溥卻更加勤奮讀書,獄中十年,從不間斷,讀遍經史諸子。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第一件事便是下詔釋放楊溥等人。楊溥擢升翰林學士,掌弘文閣事。明宣宗朱瞻基時,又入內閣,與楊士奇等共典機務。
  楊溥樸實正直,廉潔好靜,恭敬謹慎,為人有「相度」,就連上朝時也總是低頭循牆而行。大臣們論事爭辯不下時,難免口不擇言,甚至有人口出穢語,楊溥卻總能平心靜氣地處理,大臣們無不歎服其氣度。
  楊士奇名寓,字士奇,號東裡,以字行,泰和[57]人。一歲喪父,其母改嫁當時任德安同知的羅氏,楊士奇遂改姓羅。某次羅家祭祖,年幼的楊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楊氏祖先,被繼父發現,盛讚其志,恢復其宗姓。後來羅氏因得罪權貴戍邊陝西去世,楊士奇遂遊走於湖廣,一邊教學一邊侍母。嚴酷的生活環境造就成他勤奮好學、堅韌不拔、寬容嚴謹的品格,很快他便聲名在外。
  建文年間,明惠帝朱允炆召文臣修撰《明太祖實錄》,楊士奇以史才被薦入翰林,任編纂官。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改編修,主修《太宗實錄》,累官左春坊大學士,遷少傅,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任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
  明仁宗病重時,召楊士奇書寫遺敕,召太子朱瞻基回京。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楊士奇擔任總裁修撰《明仁宗實錄》,力主罷兵交阯。又善於知人,喜歡推舉寒士,甚至包括一些未曾謀面的人,名臣于謙、周忱、況鍾等人均由其舉薦。
  明宣宗駕崩後,明英宗朱祁鎮年幼,軍政大事均由太皇太后張氏裁決。張後指定楊士奇、楊榮、楊溥為輔政大臣,與張輔等同心輔佐皇帝,下令所有部門議案均先經過內閣三楊的咨議後再進行裁決。時人議論三楊,稱楊士奇有學者風範,楊榮有才幹見識,楊溥有高尚品德,為其他大臣所不及。
  王振也知道三楊是前朝重臣,威望卓著,且深得太皇太后張氏信任,自己一時難以動搖,因此表面上對三楊畢恭畢敬,還經常演一番忠心耿耿、憂國憂民的好戲。
  一次,明英宗朱祁鎮與小太監擊球玩耍,王振看到三楊也在一旁,便裝出痛心疾首的樣子,對朱祁鎮道:「陛下是萬民之主,現在卻耽於逸樂、玩物喪志,這江山社稷怎麼辦?」
  朱祁鎮雖是萬民之主,卻獨對王先生又敬又畏,當即恭恭敬敬地聽從,命人將球扔了。三楊沒有看出王振是在演戲,反而由此對王振大加讚賞。
  後來,王振再來內閣傳旨時,三楊打破慣例,特地把王振請到屋內就坐。群臣見輔政大臣尚且如此,也不得不跟著禮敬王振,王振一時風光無限。
  太皇太后張氏也知道王振有野心,但其人背後是英宗皇帝,一旦衝突起來,勢必與孫子不睦。她已是耄耋老人,又怎能與少年皇帝爭鋒呢?這大明江山到底還是他朱家的。因而只要王振不太過分,她也不再多干涉。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王振又故意問三楊道:「國家大事全靠三位老先生,不過三位老先生年事已高,以後該怎麼辦?」
  三楊中為首的楊士奇答道:「身為老臣,自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振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楊榮最知兵事,謀略也最高,立即答道:「我輩已老,無能為力,應該以人事君。」
  王振聽了大為高興,第二天就推薦四人入閣。如此,內閣增加到七名大臣,三楊立即顯得勢單力孤起來。楊士奇埋怨楊榮向王振讓步。楊榮回答道:「王振討厭我們,我們三人已老,就算不讓他如願以償,他一定不會甘心。萬一他說服皇帝,讓某人入閣,我們也無可奈何。倒不如現在讓他舉薦,諒他還不敢援引小人。這四個到底是我輩中人,何礙?」
  楊士奇這才明白楊榮的深意,深以為然。按楊榮的意圖,是想預先把一些正直有才幹的人引入內閣,培植外臣勢力,一旦三楊退位,這些閣臣可以有能力對付王振的勢力。只是,楊榮想到這一步棋的時候已經晚了。
  到了這個時候,連三楊這樣的元老大臣都不得不開始向王振讓步,朝臣中的風氣不問可知。但只要三楊在,王振仍然不能為所欲為,所以他勢必要剷除三楊才罷休。
  王振首先將矛頭對準了楊榮。楊榮生活作風比較奢侈,好收受賄賂,最容易被王振逮到把柄。靖江王佐敬乘楊榮不在家時,私下送去一些金銀財寶。王振得知後,必欲置楊榮於死地而後快。楊士奇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為楊榮向皇帝求情,這才避免了災難。
  正統五年(1440年),楊榮請假回福建掃墓,歸途中在杭州病歿,享年七十。
  不久後,楊士奇請假回籍,王振趁機大做文章。楊士奇的長子楊稷曾經仗勢殺人,王振慫恿言官翻案彈劾,閣議不加法辦,只以彈章封寄楊士奇。但言官又列舉楊稷橫行不法的罪狀幾十件之多,內閣無法庇護,將楊稷交大理寺拘繫,但看在楊士奇的面子上,案子沒有立即審理。王振又故意讓英宗皇帝下詔安慰楊士奇。這樣一來,楊士奇自覺無顏還朝,不肯回到京師。三楊中只剩下楊溥,愈發勢孤。而其餘閣臣都是後進,無力與王振對抗。
  三大殿落成後,朝廷舉行了慶賀大典,賜文武大臣宴。明朝自建國以來,「中官不預外廷宴」,所以事先沒有邀請王振。王振卻因此大發雷霆道:「我就像周公輔佐成王一樣,為什麼不能在宴會上佔一個席位!」
  明英宗朱祁鎮見不到「王先生」,也內心不安,問道:「王先生為何不來?」於是,開東華門中門召王振。王振從東華門步入宴會場地,百官都得向他行拜見禮。自此,開宦官參加朝廷大宴的先例。
《大明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