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封信//教育改變命運

夢馨問我:「姐姐上了好大學,是不是將來就會有好工作、好生活。」我說:「不是的,她以後還要努力一輩子。」夢馨又問:「既然以後可以努力一輩子,為什麼要接受好的教育?不是有很多人退學創業成功了嗎?」這封信是對這些問題的解答。


夢馨:

你問我為什麼我總說「所上大學的好壞,對人的影響遠比想像的要小」,但是又說「人需要努力學習,並且接受好的教育」。這不是矛盾的嗎?另外,為什麼有一些著名的創始人連學業都沒完成,這是否意味著學位其實沒那麼重要。

你的問題很好,問到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的問題。如果我們承認接受教育的必要性,那麼總是要盡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雖然接受好的教育和上好大學是相關的,但是兩者並不能畫等號。上好大學是接受好的教育的方法,甚至是捷徑,但不是目的。一個人上了好大學並不等於他接受了好的教育。教育的範圍很廣,並非僅僅是在學校裡上課。

關於教育的必要性,我們不妨從三個層面來看一看。

第一,「教育改變命運」這種說法是怎樣變成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共識的。

你在學校裡會有這樣一個感受,似乎亞裔家庭比其他族裔的家庭更重視教育。這是當下的一個事實,但是在歷史上,歐美國家的人曾經比亞洲國家的人更重視教育。在亞洲,過去教育是為了通過考試當官,而不是為了培養生存技能和個人素養。但是,在歐洲,大家很早就意識到教育對一個人一生的幫助。在16世紀,愛德華六世開始在英國興辦免費教育,任何交不起學費的貧家子弟都可以到「官辦」的學校讀書。大科學家牛頓就是靠這種免費的公立教育完成了中學學業,進入劍橋大學的。但是這種教育依然不普及,因為很多貧家子弟要先設法工作養活自己,沒有時間接受教育。於是,到了伊麗莎白一世的時候,她開始規範學徒制度,由國家出錢幫助貧家子弟學習謀生技能。後來,一些教育家在英國和美國創辦了很多「星期日學校」,給貧家子弟普及基礎教育。很快人們就發現受沒受過教育,將來一輩子的命運常常相差很遠。今天,很多人說美國的社會分層,下層人想進入上層很困難,這其實是教育不足造成的。事實上,下層人並不比上層人笨,如果給予他們足夠的機會,並且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日後的表現和其他人就不會有多大差別。

到了普魯士崛起時,德國的教育家威廉·馮·洪堡設計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大眾的教育體系,主要強調技能教育。幾十年後,德意志地區就從歐洲落後的地區變成了強大的德國。美國早期的教育家吉爾曼和艾略特,還要到歐洲取經。亞洲家長在20世紀之後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因為在歷史上,亞洲的教育並不普及,大部分人無法從事體面的職業。當亞洲人發現教育程度和水平對於孩子未來發展的影響很大時,重視教育才成為一種風氣。

之前,我們在收音機裡聽到關於KIPP(知識就是力量計劃)的介紹,這是一個幫助底層家庭孩子接受教育的計劃,它讓來自底層家庭、加入這個計劃的孩子一早就到學校讀書,做完作業之後很晚才能回家。這實際上把他們和周圍不好的環境隔離開了,這些孩子將來上大學的比例和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上大學的比例差不多,並且只需要一代人就可以擺脫貧困。

你在學校有一些同學的家長和我們一樣來自中國,但和我們略微不一樣的是,那些家長來自中國的農村,相對貧窮,而他們的父母更為貧窮,也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只是勉強能夠讀寫。但是那些家長的父母非常有見識,知道要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於是你同學的爸爸、媽媽才得以從很小的鄉村來到美國,並且事業有成。這些人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完成了美國很多低收入家庭幾代人都沒有完成的事情,這多虧了教育。你的那些同學學習都很認真,成績也很好,他們的哥哥、姐姐大多考上美國最好的大學,因為家長也把教育的重要性傳遞給了他們。你的那些同學,很多人的家裡已經不缺錢了,但是他們依然有主動學習的動力,這說明認識到教育的益處是動力的來源。

今天你如果想在任何一個領域成為專業人士,都需要足夠多的訓練,僅靠聰明早已經不夠。最基礎的訓練就是學校教育,這些教育,不僅包括學習課程,也包括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人合作。今天要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合作。這方面的訓練,就是從你在學校裡與同學一起做課題開始,比如參加辦校報,或者幫助老師輔導低年級的同學。

順便和你說一句,我的一些朋友到肯尼亞考察,他們說那裡的孩子很窮,如果家裡條件允許,家長依然會送孩子到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讀中學。可見即使在看似靠力氣生存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育也是成為專業人士的必經之路。

第二,如果一個人不愁溫飽,甚至家裡有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那麼教育對他們是否還有必要?不僅有,而且更重要。

中國有一個詞,叫作「土豪」,是指那些發了財,但是舉止不是很體面的人。舉止不體面的主要原因是接受的教育不夠多,讀的書不夠多。這類人我接觸了很多,其實他們在獲得財富之後很快會分成兩類。一類人花時間接受教育,當然是成人教育,於是他們的事業不斷發展。另一類人依然停留在很低的教育水平上,有了錢後除了糟蹋,想不出能做什麼更有意義的事。當然,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在糟蹋,否則也不會幹那些事。中國的一位著名作家吳曉波調查了早期在股市上發了大財的幾十個人,發現除了一兩個之外,其他人的結局無一例外都很慘,有的破產了,有的進了監獄,有的被仇人殺了,或者正在被追殺。這些人都有兩個共同點:第一,敢於冒險,並且在大家還不敢冒險時通過冒險賺到了錢;第二,受教育水平都不高,絕大部分人僅僅中學畢業,個別的甚至中學都沒畢業。因此,他們在有了錢之後,沒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人不接受教育,就很難有見識,而沒有見識,做事情就會事倍功半。兩年前,中國一個在股市上賺了很多錢的人向我求教,讓我解惑。據他說,他在2000年左右時,自己手裡的錢不知道比當時的馬雲多幾百倍。2005年,阿里巴巴獲得雅虎10億美元融資的時候,他依然比馬雲富有,但是今天他可能連馬雲資產的1%都不到。他自己很努力,但是財富似乎並不會隨著努力增加,他一點兒辦法也沒有。後來,通過和他交談,我發現他主要的問題是接受的教育太少,對於今天發展得很快的科技一點兒也看不懂,因此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周圍人趕超自己。中國在過去的20多年中,互聯網大約以每年20%的速度複合增長,比經濟增長快得多。你學過幾何級數,知道1.2自己相乘20多次有多大。這個人如果懂得這一點,參與到互聯網大潮中,哪怕只獲得平均水平的收益,今天不僅積累的財富可觀,而且對社會的影響力也比現在不知道大多少。今天,他只能頂住股市的那點兒波動,今天賺了,明天賠了,20多年下來,是在原地踏步,頂多是線性增長。

中國那些財富劇增的家庭,有些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有些則只知道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20年後,他們的孩子的水平高下立判。前者的下一代大多是有教養並且努力上進的人,他們的視野甚至超過他們的父輩。後者的下一代則大多是輕狂之輩,除了玩跑車,濫交朋友,做不了什麼事情,在社會上被大家當笑話。可以說,教育水平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在美國,情況也是如此,很多富二代不堪大任,好一點兒的僅僅能維持家族的財富,糟糕的會很快把家裡的錢揮霍光。范德比爾特曾經是美國首富,他的後代今天有上百人,沒有一個是百萬富翁。在美國,百萬富翁佔到人口的3%左右,並不稀少,可見他的後代混得多差。相比之下,大學教授的後代超越前輩的則很多,因為他們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並且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在歷史上,有7個家庭的父母和子女都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個比例非常高。如果再把範圍放大一下,看看那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父母,他們很多也是學者,即使他們的子女不能獲得諾貝爾獎,很多也是著名學者。相比之下,父母是著名企業家,子女也能成為著名企業家的,並不多見。中國的名臣曾國藩對後代說,依靠財富和官位是很難保證家族興盛的,唯有教育可以,因此他希望後代不求做大官,而要多讀書。

第三,講講退學創業。

今天大家拿來作為退學創業成功例子的人主要有5個——蓋茨、喬布斯、佩奇、布林,以及扎克伯格。

佩奇和布林在讀完本科後進入斯坦福讀博士,是在通過了博士入學考試後退學的,因此他們距獲得博士學位只有一步之遙,並不是非常典型的退學創業例子。類似地,他們高年級的同學楊致遠和菲洛也是如此。雖然這幾個人沒有獲得博士學位,但是接受的教育並不差。

蓋茨和扎克伯格情況類似,他們確實有過人之處,沒有大學畢業就成為著名的企業家。不過,大家對他們的理解存在兩個錯誤。首先,他們至少都上了哈佛,這一點絕大部分年輕人都做不到,而且他們都有過人的技術專長。其次,他們都是在找到了賺錢方法之後,才退學的,而不是在退學以後開始創業的。蓋茨一直想拿下學位,並且在幾年時間裡一直試圖兼顧學習和創業,只是後來因為微軟的工作太忙,他不得不放棄讀書。扎克伯格的情況也類似,他原本打算在暑假全職工作,開學後還是要回到學校,只是被他的教父肖恩·帕克(臉譜網首任總裁)「勸」到了硅谷,再也無法兼顧學業。因此,蓋茨和扎克伯格是在創業成功之後,才退學,而不是像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把因果關係搞反了。

至於喬布斯,他僅僅是因為不忍花父母的錢才沒有讀大學。如果他來自一個相對富有的家庭,他或許會讀完大學。

為什麼要盡可能地上好大學呢?這倒不是因為好大學的課程就一定比二流大學的好,而是因為它們有相對較好的學習環境。年輕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因此很容易受周圍同學影響,這種影響有時比我們或者老師對你們的影響更大。從另一個角度看,不能進入一流大學也沒有關係,只要自己用心找到一些好同學為伴即可。人受教育的時間很長,機會很多,自己所在的學校並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充分理解教育的意義,這對你永遠有好處。但是,不要僅僅為了成績而讀書,更不要為了進入一個好學校而讀書,而要為了讓自己能夠真正立足於社會,並且能夠成為有用之人而讀書。

你的父親2017年6月


《態度:吳軍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