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Ⅱ 吃人的道德值得歌頌嗎

為打勝仗殺妾饗士

我們把剛才講的兩個案子翻過來看,如果是在與世隔絕的蠻荒時代,殺掉一個人來確保大多數人的利益我們可以理解。那麼,如果是在文明社會呢?我們能不能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了某種真理的追求,來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甚至把他殺掉?

這個選擇,實際上在人類的道德歷史上一直是個模糊地帶。當然,你說為了道德、為了我自己的理想追求,我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那無可厚非,到哪朝哪代這樣的人都是好樣的。但問題是,為了我的理想,我殺你,犧牲你的利益,可以不可以呢?今天我們的道德水準好像都告訴我們,這個事兒好像不妥吧?但是在歷史上,尤其是中國歷史上,它具有道德上的正當地位。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找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我們隨手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在三國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將軍叫臧洪*,他守城到最後沒吃的了,怎麼辦?把自己小老婆拎出來一刀殺了,給大家分而食之,結果將士感戴,奮勇守城。留下了這麼一個詞兒叫「殺妾饗士」。此例一開,後來就有很多人學他的樣,在唐朝安史之亂的期間,就有一個著名的將領叫張巡,他在守睢陽城的時候,就又幹了一次這種事兒,把自己小老婆殺掉分給大家吃了,然後讓將士們去守城。

小編補充:臧洪,漢末群雄之一,為人雄氣壯節,曾為關東聯軍設壇盟誓,共伐董卓。袁紹非常看重臧洪,先後讓他治理青州和擔任東郡太守,臧洪在這些地方政績卓越,深得百姓擁護。後臧洪因袁紹不肯出兵救張超,開始與其為敵,袁紹興兵圍之,經過幾番惡戰,臧洪被袁紹所擒,慷慨赴死。

到了唐代的中後期,因為藩鎮割據嘛,皇帝想振作一下,當個好皇帝其實已經不容易了,所以唐代晚期好皇帝為數不多,其中唐宣宗這個人在歷史上評價還是不錯的。

我就在史料當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故事。有一個人給他進獻了一個江南美女。這個唐宣宗覺得,哎呀!真是不錯啊,領到後宮幾天之後就越發的寵愛了。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把這個女孩叫來,指著桌上說:這是一杯毒酒,你喝了吧?旁邊的太監說:把她放出去不就完了嘛,你何必把這姑娘弄死呢?唐宣宗說:唉!我也難啊。一方面,唐玄宗當年不是寵愛楊玉環搞得國破家亡嗎?我怎麼能再犯這樣的錯誤呢?所以我不能要她。可是如果我把她放出去呢,我又會想她,所以怎麼辦呢?還是弄死吧*。

小編補充:越守嘗進女樂,有絕色者。上(宣宗)初悅之,數月,錫賚盈積。一旦晨興,忽不樂曰:「玄宗只一楊妃,天下至今未平,我豈敢忘?」乃召美人曰:「應留汝不得。」左右或奏「可以放還」。上曰:「放還我必思之,可命賜酖一杯。」(《續貞陵遺事》)

我在幾千年之後就想:唐宣宗你自己怎麼不去泰國做一手術,自己給自己來個一了百了,你不就不想了嗎?為什麼為了你那個道理、你那個理想,需要把一個活生生、活色生香的女子弄死呢?這是我們今天的道德觀。

陸秀夫負主殉國

如果唐宣宗這個故事我們還覺得是非曲直一目瞭然。好!那我再給大家看一個例子,你再來斷斷它到底有沒有道理。

在宋代的最後一年,也就是1279年,在廣東南邊的那個崖山海面上,宋代的最後一支軍隊被蒙古人打敗。

那一天宋代的士大夫陸秀夫*穿上朝服,把八歲的皇帝帝昺【bǐng】抱到了船頭,然後跟皇帝說:德佑皇帝(也就是宋恭帝)已經受辱,你不能再受辱,咱倆一塊下去吧!於是背起皇帝二話不說,跳到了海裡。

陸秀夫抱著皇帝跳海的石像

中國人一直把這個情景給它神聖化,甚至說「崖山之後再無中國」,覺得這是一個壯烈的殉國之舉。陸秀夫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士大夫,可他的那個陵墓裡有一個特別奇怪的雕像,我不知道你是什麼道德觀的人,反正我看了心裡特別不是滋味。當一個人奮勇地背著一個孩子跳海,而他根本就沒有給這個孩子選擇權時,我看著那個雕像,老覺得我的道德觀受到了一些挑戰。

有一天我在微博上就說這個事兒,結果很多網友就不以為然說:那當然得跳下去了,落到元朝人手裡這孩子能活嗎?沒準死得更慘。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帝昺有一個哥哥,也就是剛才陸秀夫在嘴裡念的那個德佑皇帝(宋恭帝),你知道他的下場是什麼嗎?他被他的太后抱著開門投降了元朝,被擄到了大都,元朝人沒有殺他。忽必烈說這個孩子你當和尚去吧。帶他到了藏區。在西藏他甚至學會了藏文,這孩子最後成了一代高僧,這是漢人皇帝走得最遠的一個人,從來沒有一個漢人皇帝在一生中走那麼遠。他還把很多漢傳佛教的典籍翻譯成了藏文。

小編補充:陸秀夫(1236~1279)字君實,一字宴翁,別號東江,漢族,楚州鹽城長建裡(今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著名民族英雄。和文天祥、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宋恭帝趙顯

那他最後是怎麼死的呢?是他53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犯糊塗,寫了一首詩:「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這首詩其實也莫名其妙,一個在藏傳佛教那種廟宇裡面的高僧,為什麼寫了這一首詩?史料也沒載明,但這首詩傳到了元朝的皇帝元英宗*的耳朵裡。元英宗一看,「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是不是要思故國啊?這個元英宗也是個很昏庸的皇帝,說那就賜死吧,這才把宋恭帝最後給弄死了。

很多網友說元朝人很殘忍,要把宋朝皇帝帝昺抓來殺掉,這事實上就不成立啊。還有人說:殺不殺重要嗎?他既然當了皇帝,他就該為社稷而死。好了,我的道德困惑又出來了,這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哦,當他還沒有選擇能力的時候,你用大家都認為正當的道德的理由來替他進行選擇,你覺得這件事兒是正當還是不正當呢?

小編補充:元英宗是元朝的第五代皇帝,蒙古帝國大汗。元仁宗嫡子。英宗自幼學習漢儒典籍,公元1316年立為皇太子,即位時年18歲,次年改元「至治」。公元1323年8月,元英宗自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駐營於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英宗死時只有20歲,在位四年,廟號英宗,謚號睿聖文孝皇帝,蒙古謚號格堅汗。

汪士鐸的計劃生育政策

我們再往後看,還有很多很多例子,隨便說一個吧。

清朝末年有一個人,他也沒當什麼官,就是民間的一個小秀才,叫汪士鐸*。這個人是南京人,我在南京還去找過他原來住的那個胡同。這個人在現代的人口學界被稱作中國的馬爾薩斯。

他寫過一本叫《乙丙日記》的書,這個老頭以教學為生。日記中就談到了人口問題。他思路確實跟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是一樣的,他認為國家窮困就是因為人口太多。後半截這老頭就說:人口多怎麼辦呢?

他就提出了一整套的方案,剛開始還有點兒像話,比如說主張晚婚的,男子25歲之前女子21歲之前不准結婚。但凡有人懷胎,如果被人排查出是女胎,就下藥給她打胎,這個聽著……剩下來的就更不像話了,說看到生下女孩子,乾脆弄死就算了。

因為汪士鐸認為,天下人口多,就是因為女人多嘛,生孩子的機器多嘛,所以生下女孩乾脆把她淹死。甚至孩子剛生下來,就要去判斷這個孩子是不是眉清目秀,是不是四肢健康,如果不是也弄死就算了。

汪士鐸老先生懷著一顆「憂國憂民」的心,在學術上做出了和馬爾薩斯先生同樣判斷的情況下,提出了這樣一個解決方案,我不知道我這樣說完你的道德觀有沒有受到衝擊呢?為一個正確的事情我們真的能夠損害他人的利益嗎?

網友點評

@憑借力:

這期話題很有討論意義,我覺得遵循以下原則就可以了:1.盡量不損害特定人群的利益,不管是少數派還是多數派。比如交通規則針對的是所有人,少數派、多數派都是暫時且可互變的,不存在損害誰的利益,羅胖這個例子不成立;2.特殊情況下必須衡量並損害部分人利益,應當充分溝通、盡量取得同意並給予補償。

羅胖薦書:《公正:該如何做是好》

作者:【美】邁克爾·桑德爾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6

推薦語:在一定程度上,桑德爾教授所說的這些問題我們都曾有所思考,但是,他讓我們直面那些深層次的、難以尋答案的、讓我們難以抉擇的問題。

《羅輯思維2:有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