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篇分析性的文章,它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將本章闡述的原則運用到傳統寫作中。這篇文章是對當代電影暴力事件的回應。具體來說,它回答了「對於電影生動描繪暴力場景的傾向,觀眾最合理的反應是什麼」。
電影暴力讓我們感到噁心
在看了半小時的電影之後,我決定不看了。該影片的名字叫作「美國狼人在倫敦」。在開始的鏡頭中,一隻狼襲擊了兩個年輕人,一個被咬死,而另一個身受重傷。隨後,這名倖存者在醫院恢復期間,他夢到自己赤身裸體在穿越森林,當他發現一隻鹿時,便像狼一樣猛撲上去並將其吞到肚裡。
之後是接二連三的噩夢。一個噩夢是倖存者的家人被殘忍地攻擊,並且被面目猙獰的怪物殺死。另一個噩夢是他的護士也受到類似的襲擊。很快,這名倖存者已經死去的朋友來到醫院拜訪他,警告說他將變成一個狼人,鏡頭就定格在這個死人清晰而殘缺的面孔上。
影片中的每一個血腥細節都很直白,讓人毫無自由想像的空間。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對這種視覺的衝擊讚不絕口,向我推薦這部影片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它曾經風靡一時。
於是我查閱了該影片發佈時評論者的評價。有一些評論者的觀點和我朋友一樣,認為這部片子讓人心情激動。如《新聞週刊》的評論家的影評題目是《冷酷的餓鬼》,認為它是優秀電影的榜樣。文章針對電影中主角變成了狼人,「在到達血腥高潮之前嚼爛了半條皮卡迪裡大街」。這種評論反映了大眾對於電影暴力的隨意態度在近幾年內備受推崇。這種態度以四個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為基礎,但深究起來,每個都漏洞百出。
第一個觀點就是只要能逗笑觀眾,效果就達到了。其實這毫無邏輯可言。裝傻來逗人發笑或者通過提高諷刺水平讓人發笑,與因為強姦等暴力事件發笑的性質截然不同。嘲笑那些精神發育遲緩、肢體殘疾和患有絕症的人一點都不好玩。
第二個觀點是電影不會影響我們的態度和價值觀。這個觀點忽略了心理學中的核心理論——觀察學習。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天生沒有傾向性,是通過對他人經驗的模仿,包括觀察電影裡他人的經驗,來形成對人對事的態度和人生價值觀。
芝加哥的電影評論家羅傑·艾伯特在報告中提到,他在兩個不同的場合,都觀察到人們觀看女性被襲擊、強姦或殺害的電影時會大笑不止。其中一個坐在他身邊看上去令人尊敬的男士喃喃自語道:「給她點教訓,讓她嘗嘗厲害。」艾伯特覺得觀眾的這一反應非常可怕。我們也覺得類似的反應很可怕,但這種現象屢見不鮮。正如任何強烈的情感經歷一樣,這種電影對我們進行摧殘,使我們在人性要求我們感到憎惡時卻樂在其中。
第三個普遍性的觀點是電影不會影響人們的行為,這一觀點最令人質疑。沒有一部電影需要為他們過激的行為買單,但充斥暴力和恐怖的電影刺激了人們的想像,並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第四個觀點是人們都認為民主意味著不應該對藝術表達加以限制,電影製造商也不例外。只要有損個人權利,即使對最普遍的準則表示贊成,也會被視為對美國憲法的侵犯。這種觀點過於極端,就像不能剝奪人們呼吸的空氣一樣,個體利益絕不能凌駕於公共權利之上,就算電影製造商也沒有權利污染社會風氣。
這並不是說電影產業應該禁止拍攝現實生活中不快的一面。恰恰相反,電影製造商在題材選擇上沒有界限,因為主題本身並無好壞之分,是人們的處理和對待方式讓影片千差萬別。在真正的藝術家手裡,即便是最極端的暴力也能被處理成非攻擊性的場面。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給觀眾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懸疑與驚懼感受,但是影片中甚至連砍人的畫面都沒有。
在未來幾年中,我們應該在類型和數量上減少並拒絕暴力電影。其中原因不言而喻。在這個國家中,不論是小社區還是大城市,犯罪和暴力每天都在對人們造成威脅。如果要戰勝這種威脅,我們必須有一種防止自己被暴力激怒的能力。但是每當我們在抑制內心反感的同時,這種控制能力也在日益削減,隨之導致的則是電視屏幕上的暴力場面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