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棣如何做到能在短短三年內打敗建文帝

回顧整個「靖難之役」,朱棣成功的迅速讓人有些難以理解。畢竟建文帝是名正言順的天子,而朱棣是叛逆之師,以八百人起兵,以一隅對抗帝國。然而,短短三年時間,天翻地覆,擁有正義、名分、帝國財力和軍事資源的建文帝敗給了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這真讓人大惑不解。其實,這也是理之必然。

確實,從表面上看,朱棣發動叛亂,大逆不道至極,人人得而誅之。然而,天下大義的道義力量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利益做後盾,任何道德戒律都只能是空洞的口號。朱棣和建文帝之間的爭奪,既不是民族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也不是整個社會範圍內利益格局的大調整,而只是統治集團頂層的內部爭鬥。誰勝誰敗,並不影響社會絕大多數成員的利益。大臣們都明白得很,反正天下是老朱家的,只要主子姓朱就行。至於普通老百姓,連你姓不姓朱他們都不關心,誰有實力他們就做誰的順民,只要有碗飯吃就會稱呼你萬歲。所以,從一開始,沒有多少南軍將領肯為老朱家的內爭拚命。特別是燕王連續打了幾個大勝仗之後,更沒有多少人認真抵抗,更多的人最注意的是觀察風向,隨時準備倒向更有力的一方。燕王進攻彰德,守將趙清起初不肯投降,對燕王說,你進入京師後,只要給我個二指長的小字條,我就會乖乖地趕過去,對你唯命是從,只是現在還不敢降。這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立場。

明眼人很快就看出,燕王的勝算更大一些。

對比一下燕王和建文帝的謀士集團,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燕王不太喜歡士人,而注意招攬一些奇人異士,所以身邊的謀臣多是些和尚術士,看上去不倫不類,實際上這些人集中了來自民間的智慧,比起建文帝那些高居廟堂的書生謀臣來,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小皇帝及其謀臣,雖然都是滿腹經綸,其實多端寡要,多謀寡斷。建文帝把削燕大事交給齊泰、黃子澄去辦,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復古改制中來,成天廢寢忘食地與方孝孺商量,如何按《周官》改定官制,減輕刑罰,以仁義治國,還津津有味地討論如何實行井田。這些書獃子真是愚蠢得可愛。戰爭之初,朱棣還擺出一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架勢。他的想法是由北到南,一步步地征服天下。

然而,在山東他遇到了建文帝手下最有能力的兩員大將鐵鉉和盛庸的頑強抵抗,廝殺數月,損失慘重,不能前進一步。此時,朱棣突然產生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式的想法:為什麼非要在山東一地和南軍周旋?如果繞過山東,直取應天,坐上皇帝的寶座之後,天下不就傳檄而定了嗎?這個想法一現,朱棣立刻從失敗中重新興奮起來。他重整大軍,取道山東與河南的交界處南下,連破東阿、汶上,一路勢如破竹。過徐州,經臨淮,燕軍的策略是絕不打攻堅之戰,能攻則攻,攻不下則繞著走。很快,兵臨應天城下。

摘自張宏傑《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靖難之役簡介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奉天靖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不久爆發的一場政變。

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是為建文帝。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決定先削那些力量較小的藩王,於是首先襲執周王朱橚 ,把他廢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於大同,囚齊王朱榑於京師,湘王朱柏自焚死。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建文帝以為準備停當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沒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無大將可用,只好起用倖存的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以北平(今北京)為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戰爭歷時四年(1399—1402年)。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時期改為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

《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