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英雄很多,但民族英雄卻並不多,相較於其他人來講,鄭成功算是民族英雄中佼佼者。滿清入關,1645年攻入江南,他父親鄭芝龍降清,而鄭成功則率領父親的舊部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清,成為南明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打回到江寧府。但是終究不敵,只能憑借海戰的優勢固守廈門金門,此時,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的安全。然而,1661年,永歷十五年,全國一統大勢已定,鄭成功只能率軍橫渡台灣海峽。而此時的台灣,已經被荷蘭人殖民統治了37年。說白了,荷蘭人是趁著明軍與清軍大戰,做了個漁翁。
作為中國人,絕對不能忍!1661年,鄭成功率軍從金門出發,凌波越海,準備收復台灣。一來的確是可以解決後勤的給養問題,二來也可以保證更好地發展,於是,驅逐荷蘭人就是鄭成功的首要任務。1661年4月,鄭成功留下兒子鄭經守廈門,自己親率將士二萬五千,幾百艘戰船,向台灣進軍。戰事不多說,鄭成功逢戰必親自出馬,他寫了一封信給台灣總督揆一,要他投降:「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今余即來索,則地當歸我!」不服來打,最後打得荷蘭人跪地求饒,願年年納貢,但是台灣本就我中國所有,憑什麼讓你荷蘭人來管理?中國人收復失地責無旁貸,最終,荷蘭人投降,台灣重回中國人手中。
中華歷史,淵遠流長,英雄們發出的豪言壯語,往往令人熱血沸騰,這成功的這句話,同樣也讓人倍生身為中國人的豪情,這是中國的土地,我來拿,這地就要歸我!和那句著名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一樣,讓人豪情滿懷啊。鄭成功病逝後,康熙題撰輓聯一副,聯云:「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也許是出於帝王心術,但是對聯所言,的確是真。鄭成功是民族英雄,他不但收復了台灣,而且在收復之後實行了一系列舉措,建立府縣制度,大力發展教育,實行平等的民族政策,提高生產技術,最終讓台灣走上了富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