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是歷史上記載的一個英明皇帝,他開創的「文景之治」是整個漢朝的盛世。文帝厲行勤儉,連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捨不得丟掉,但對男寵鄧通的寵愛卻無以復加,在鄧通身上所花的錢難以計數。他們不但出入相隨,夜間更是同榻共眠。鄧通由於有文帝的支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富甲天下,但是最後還是凍餓而死。
鄧通出生低微當上御船水手。鄧通是西漢蜀郡人,其父親鄧賢生逢高祖劉邦開國初年,避開了秦末的戰亂,家道殷實,也讀了幾年書。鄧賢在接連有了三個女兒後,妻子終於為其生下了一個兒子,自然視為掌上明珠。因村北南陽郡到汝南郡的官道才修通十多年,活了半輩子的鄧賢方才見到驛騎飛馳、四方輻輳,就為兒子起名叫「通」。幼年的鄧通讀經習文之餘,除到村北的官道邊看車馬外,更多時間是去水深草豐的南河西水中戲耍、摸魚、捉蝦。到了弱冠之年,讀書沒見大的起色,卻練就了一副弄水撐船的好身手。 因為鄧通擅長搖船划槳,就被選到宮裡當了御船的水手,也就是在皇宮裡御船上當了個划船水手黃頭郎。所謂黃頭郎,就是頭纏黃布的郎官,因為當時很迷信,講究五行相生相剋,土能克水,所以搖船的郎官都頭纏黃布。有一晚,漢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正在登天,但是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雖然已經十分接近南天門,但總是登不上去。就在這時候,有個頭戴黃帽的人在背後推他,終於使他登上了天界。他回過頭來看推他的人,發現那人的衣帶在背後打了個結。文帝正想叫住他,怎知卻被雞鳴聲吵醒了。
鄧通因漢文帝之夢富庶一時。漢文帝做了這樣一個登天夢,醒來後去宮中的漸台遊玩,想起了夢中的情景,於是暗中觀察,看看御船水手中間有沒有像夢中那樣打扮的人。結果看見一個專職從事給宮廷劃遊船的黃頭郎與夢中所推自己上天的黃頭郎極為相似,召來一問,此黃頭郎姓鄧,名通,隨即意會「鄧通」與登天之路通達相一致,於是認定鄧通就是幫助自己登天的貴人而十分喜歡他。漢文帝自感這是自己的幸運之至,再加上鄧通是一個踏實做事的下層人物,生性老實本分,為人低調,不喜歡外交,就連漢文帝放他休息准許外出,他都不出去。於是文帝就封鄧通為上大夫並賜予了巨大的財富。
漢文帝為了發揮鄧通的長處,讓鄧通有一點作為,有一天他找來一個善長相面的人,請他給鄧通看相,以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鄧通是一個「富貴之人。」但面對已經富貴通達今非昔比的鄧通,相面人卻沒有順應漢文帝的想法,而道出了鄧通「當貧餓死」的論斷。漢文帝聽了以後不以為然。為了駁倒看相人的論斷,證明自己的眼力和權力,文帝要讓鄧通富上加富,以出出相面人的醜。於是將西漢中央政府直接統轄的十五郡之一,遠在西南的蜀郡嚴道銅山賜予鄧通,並破例允許鄧通擁有與同姓諸侯王相同的特權——可以自行鑄造錢幣。同時還說「能富通者在我,何說貧?」鄧通這個人也很爭氣地通過自己的老實本分、誠實守信,以所鑄造錢幣份量足、質地優而廣受大眾喜愛,得以鄧氏錢遍佈天下,其富裕程度完全可以與同一時期的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吳王劉濞鑄錢、煮鹽的資金積累不相上下。所以也才有了吳王劉濞與漢文帝的寵臣鄧通都曾以鑄錢「富埒天子」而有「吳、鄧錢布天下」的說法。
鄧通吮瘡報恩卻得罪了太子。西漢時期醫療還很落後,今天看來很簡單的毒瘡,在當時無良藥可治,很多時候還會要人命。漢文帝不巧卻得了此病。而當時醫治此病的最佳方法就是將紅腫潰爛處的膿血不斷吸吮出來,一方面可以減輕患處的疼痛,另外也可將毒血吸出便於醫治。所以,鄧通就常常為漢文帝吸吮患處的膿血配合治療。但是,作為權力至高無上的漢文帝,每天看到的都是鄧通在為其吮膿,雖然毒瘡已有好轉,可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於是他就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者乎?」老實本分的鄧通怎敢造次,馬上回答說,誰也比不上太子愛你的程度。漢文帝當然是聽在耳裡、記在心裡了。有一天太子來看望慰問父皇的病情,漢文帝當即就說,如果你能給我吸吮一下膿血,我的病就會好得更快一些。太子左右為難遲疑著給漢文帝吸吮了幾口膿血,面部顯得十分噁心難受。
回去後太子聽說了鄧通經常為父皇吮吸膿血的故事,不覺慚愧起來,慚愧過後就開始怨恨鄧通,心說不是你小子這麼噁心,父皇哪裡想得到讓我替他吮吸呢?這一換算,等於是鄧通得罪了太子。
後來,當太子聽說鄧通經常在為漢文帝吸吮膿血時,太子開始從心裡痛恨鄧通了。到了漢文帝駕崩以後,太子被立為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景帝懷恨鄧通曾經讓自己尷尬難當,無地自容,所以一即位後就免去了鄧通的官職,收回了鄧通鑄錢的特權,讓其在家閒居。鄧通感到在家閒居既無收入又很無聊,所以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久,有人告發鄧通偷偷跑出境外在私自鑄造錢幣。於是漢景帝派出官吏找到了鄧通進行審問查實,果然有此事發生。當即就將鄧通捉拿歸案,沒收了他的全部家產上交國庫,並處鄧通數以萬計的罰金,從而讓鄧通背上了巨大的負債。而長公主經常念叨鄧通對父皇漢文帝的忠誠,並記下了漢文帝對相面人說的話,所以賞賜了一些錢物給鄧通。而當地的一些監督鄧通的便衣官吏隨即就全部將其沒收抵扣負債,就連鄧通身上稍微值錢一點的髮簪也給搜走了。長公主也無可奈何地只有採取「借」的方式,下令接濟一些衣服、食物給鄧通,以維持鄧通一些日常的基本需求。最後鄧通被活活餓死,死後身上一枚銅板都沒有。
太子劉啟為什麼那麼痛恨鄧通。鄧通是漢朝時期的一個傳奇人物,在古代佞幸史上非常有名,也被現在很多雜文家拿來當作不知廉恥的例子,其實非常不公平,因為他不過是皇權下的一個卑微的犧牲品。他為皇帝吮吸癰瘡,在那時的情況下,不但是不得已,說不定還是一種真誠的報恩手段。他出身貧賤,不過是個划船的黃頭郎,哪懂得什麼寧死不辱的氣節?皇帝對他好,他就要對皇帝好,想法很樸素,從情理上來講,沒有什麼可值得深責的。皇帝問他天下誰最愛自己,他回答是太子,也是一種樸素的想法。至於為此得罪了太子,並非是他的本意。如果他老謀深算,也許就不會那樣回答,也就不會遭到那樣的下場了。
總的來說,鄧通雖然可憐可悲,卻並非絲毫不值得譴責。為什麼包括丞相申屠嘉在內的士大夫都討厭鄧通呢?《史記》和《漢書》為什麼不約而同地把他寫入《佞幸傳》呢?因為他破壞了士大夫和皇帝之間的規則。鄧通作為一個二千石的高官,雖然是因為佞幸被提拔的,但卻毫無廉恥到為皇帝吸膿,當然就為正統的士大夫所不容了。這完全是自降尊嚴和身份。這樣的人一多,顯然是個危險的徵兆,整個士大夫階層都有淪落為皇帝真正奴僕的危險。同樣,劉啟作為皇太子,只要好好履行他本人的職責就行了,如果被逼到要為父親吸膿,他怎麼能不恨鄧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