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名劉徹。是西漢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均有建樹,功不可沒,因其展示了他勇於開拓、奮發進取的雄才大略,受到了歷代史學家的充分認可和讚歎。班固在《漢書》中稱讚他:「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清代的史學家趙翼也認為:「武帝駕遠馭……史稱雄才大略,固不虛也」。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感情上卻是純粹的花花公子,他甚至為了一個女人,付出了十萬漢朝將士的生命。
李延年是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中山人(今河北定縣一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他年輕時因犯法而被處腐刑,以「太監」名義在宮內管犬,其「性知音,善歌舞」,頗受武帝器重,被任為「樂府」的最高負責人。
史書上明確記載李延年:「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據說,有一回,李延年為漢武帝唱了一首歌,那首歌的確寫得好:「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漢武帝聽了這首歌,感慨地說:「好呀,只是這世上到哪裡去找這樣的佳人呢?」一旁的平陽公主就向漢武帝推薦說,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的佳人呀。
李夫人生得雲鬢花顏,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長歌舞,漢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後,愛若至寶,一年以後生下一子,被封為昌邑王。李夫人身體羸弱,更因為產後失調,因而病重,萎頓病榻,日漸憔悴。色衰就意味著失寵,然而李夫人卻頗有心計,自始至終要留給漢武帝一個美好的印象,因此拒絕漢武帝的探視,李夫人用錦被蒙住頭臉,在錦被中說道:「身為婦人,容貌不修,妝飾不整,不足以見君父,如今蓬頭垢面,實在不敢與陛下見面。」漢武帝堅持想看一看,李夫人卻始終不肯露出臉來,即使漢武帝以賞賜黃金及封贈李夫人的兄弟官爵作為交換條件,她仍執意不肯,說:「能否給兄弟加官,權力在陛下,並非在是否一見。」並翻身背對武帝,哭了起來。武帝無可奈何地離開。
漢武帝離開後,李夫人的姐妹們都埋怨她,不該這樣做。李夫人卻說:「凡是以容貌取悅於人,色衰則愛弛;倘以憔悴的容貌與皇上見面,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會一掃而光,還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顧我的兒子和兄弟嗎?」
她死後,漢武帝傷心欲絕,為李夫人作了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奈何姍姍其來遲!!並以皇后之禮營葬,親自督飭畫工繪製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懸掛在甘泉宮裡,旦夕徘徊瞻顧,低徊嗟歎;對昌邑王鍾愛有加,將李延年推引為協律都尉,對其弟李廣利更是縱容關愛兼而有之,封其為將軍。根據漢朝的祖制,皇親無功不得封侯。為了兌現自己對李夫人的誓言,漢武帝一直尋找著能讓李廣利立戰功的機會。
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秋,有個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為了得到這種寶馬的種馬,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到了「天馬」的原產地大宛國的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但是,大宛國王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劉徹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領6千羽林軍,發各郡國囚徒惡少年共2萬人開始了遠征大宛的戰爭,由於出發前正值秋收,關東發生罕見的大蝗災。集結到敦煌的大軍沒有充足的給養就踏上了征程。李廣利率兵到達大宛邊界的時候,已經是初冬時節。
由於水土不服,糧食缺乏,一路跋涉大漠荒灘,餓死、病死、被沙漠吞沒的不計其數,2萬大軍損失了一大半,馬匹也傷亡殆盡。第一次征討大宛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在大宛軍隊的反擊下,漢軍往東方潰敗,大宛騎兵一路追殺,漢軍屍橫遍野。最後只餘李廣利等幾百人逃回了敦煌。
漢武帝聞報後,大怒,他再令桑弘羊負責軍需,調集20萬軍隊出征西域,同時,調用10萬匹軍馬,10萬頭牛和駱駝運輸物資,還有50萬隻羊作為隨軍的肉食運往敦煌。這次戰爭,漢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損失慘重,從敦煌出軍時,李廣利大軍一共6萬人(不包括私自隨軍出征的)、戰馬3萬匹,返回玉門關時,僅剩萬餘人,戰馬僅千匹。
但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漢武帝征和三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殺邊民。漢武帝大概嫌李廣利上次的功勞還不夠大,便命並沒有什麼軍事才能的他出擊匈奴。李廣利率領7萬大軍從五原出發,向匈奴挺進。正在這時,京城長安發生了巫蠱之禍,李廣利的家人也被牽扯了進去,李廣利的妻兒們都被逮捕囚禁。剛開始他並沒有想到投降匈奴,而是想立功贖罪,但是遭到軍事挫敗後,李廣利鬥志完全喪失,投降匈奴。7萬漢家兒郎就這樣全部葬送在李廣利手中,加上前兩次遠征大宛,李廣利一人前後共葬送了不下10萬士兵的性命。
李廣利投降後,不久被殺。李延年及弟弟李季,也因此被漢武帝全都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