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視的貞觀重臣薛萬徹 唐太宗眼中名將

評書演義中出現了許多的武將世家,如隋唐系列中的秦(瓊)門世家、羅(成)門世家、程(咬金)門世家、薛(仁貴)門世家等;兩宋系列中的楊(繼業)門世家、呼延(贊)世家、高(懷德)門世家、曹(彬)門世家、岳(飛)門世家等。這些所謂的世家,除了個別人物,其他嫡系子孫都是評書演義臆猜生造出來的。普通老百姓較少接觸正史,對評書演義喜聞樂見,經久薰聞後遂在腦中根深蒂固,誤將傳奇當歷史,常於瓜棚豆架下說些戲文書詞,懵懵然以史自居。例如說起羅家將,眾人都謂羅成鎖五龍,其子羅通掃北,其孫羅章征過西,其曾孫羅英反過武則天,乃至南宋岳飛抗金時尚有羅門之後羅延慶歸於岳家軍之說。殊不知歷史上實無羅成其人,更遑論其子孫後代了。說到歷史上真正的武將世家,隋末名將薛世雄家應當仁不讓,其五子(薛萬述、薛萬淑、薛萬均、薛萬徹、薛萬備)皆是將佐之才,一門武魁高照,於史上卻也罕見。

在評書演義中薛世雄之子薛萬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東床駙馬。《說唐後傳》中形容他手使一對大銀錘,殺法甚是驍勇。在太宗御駕親征遼東被困鳳凰山,二十六家御總兵盡皆喪身於東遼大帥蓋蘇文的飛刀之下,李世民命薛萬徹殺出番營搬請救兵。薛萬徹闖過連營,身中七箭,他連拔六箭,唯有背後一箭不能拔下,遂帶箭而往汗馬城。這汗馬城中駐紮的是大唐征東先鋒張士貴。老張有個壞毛病,愛打壓能人,喜歡冒領人家的功勞。他手下有一大將薛仁貴,文武雙全,但老張嫉賢妒能,只叫人家當個火頭軍(燒飯的)。但是打起仗來,還得叫薛仁貴出來幫忙,打贏了就說是張士貴的姑爺何宗憲立下的功勞。因為薛仁貴是李世民的應夢賢臣,李世民為此詢問了張士貴N遍,張士貴矢口否認有這麼個人。很不巧的是就在薛萬徹搬兵的路上遇到了薛仁貴,因此薛萬徹很生氣,就窩著一肚子火來到汗馬城。他宣讀完聖旨後,就怒斥張士貴欺瞞君主,要在太宗面前狠狠參他一本。罵完了後,天真的薛駙馬還叫張士貴幫他把背後的箭給拔下來。結果老張情知惡行敗露,遂惡向膽邊生,借拔箭為由,不拔反推,可憐駙馬穿心而亡。看來薛駙馬勇而無謀,正直而無有心機,落得如此下場。

歷史上的薛萬徹系京兆咸陽人,隋朝名將薛世雄第四子。公元617年,時任涿郡太守的薛世雄在河間之戰中,敗於竇建德的河北義軍,因為這仗輸得太窩囊了,薛老將軍羞愧交加,不久鬱鬱而終。薛萬徹便與兄長薛萬均投到了幽州太守羅藝的麾下。羅藝久知此二人武藝高強,謀略出眾,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對他們甚是賞識。

次年竇建德率10萬大軍進攻幽州。羅藝採用薛氏兄弟的計策,突襲竇建德大軍,大敗竇建德。公元620年,竇建德再次攻打幽州。當時竇建德的軍士已經攻上了幽州的城堞,情況十分危急。此時薛萬徹兄弟率領百人敢死隊秘密從地道潛出,迂迴到竇建德軍隊的背後,搞起了突襲。結果竇建德再次大敗,薛氏昆仲共斬首1000餘級。羅藝與薛家雙雄一時名聲大震,三人雄踞幽燕,堅如磐石。

公元621年,竇建德敗亡,其部將劉黑闥反唐,唐王命李神通征伐劉黑闥。此時李藝(羅藝歸唐被賜姓李)也率幽燕之兵與李神通會師,與劉黑闥會戰於饒陽之南。以多勝少,且順風作戰,本來唐軍勝算較大。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風向逆轉,唐軍變成大敗,兵馬損失三分之二。劉黑闥進而窮追猛打,不但唐軍慘敗,糟糕的是薛氏兄弟竟然被俘。更為出糗的是,劉黑闥將他們二人割去頭髮,羞辱一番,驅逐出境。二人雖然撿回性命,卻引以為奇恥大辱。

後來薛氏兄弟被調進京都長安,薛萬均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的府中,薛萬徹被分配到太子李建成的東宮。李建成久聞薛萬徹勇猛,將他視為心腹。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誅殺,薛萬徹為救太子率軍猛攻玄武門。當看到尉遲恭拎著太子的首級後,東宮人馬頓時大亂,作鳥獸散。薛萬徹只得帶著數十騎逃往終南山中去了。直到李世民明確只殺太子,並不株連太子餘黨,且多次派人安撫後,薛萬徹才出來謝罪,被封為右領軍將軍。

此後,薛萬徹在太宗朝,終於能一展才能,馳騁沙場,成為大唐名將。公元628年,他與柴紹、薛萬均出征反王梁師都,師都敗亡。薛萬徹因功被封為靈州大都督。公元629年,他與李靖、李勣、李道宗等討伐東突厥,最終滅掉東突厥汗國。薛萬徹因功授統軍之職,後進爵郡公。公元635年,李靖出擊吐谷渾,特請薛萬徹、薛萬均同往。大敗吐谷渾,把伏允可汗逼得走投無路自縊身亡,從此吐谷渾成為大唐屬國。勝利歸來,薛萬均官至屯衛大將軍,封潞國公,不幸英年早逝。薛萬徹因母親去世,辭官回家為母守靈,不久又被起用為右衛將軍,出任蒲州刺史。

公元641年,西北的薛延陀酋長夷男聽說唐太宗將到泰山去封禪,他以為大唐的邊疆肯定空虛,就聯合西域各部落,興兵二十萬入侵西突厥。西突厥的俟利苾可汗無法抵禦,趕忙向大唐求救。唐太宗命李勣、薛萬徹率軍救援。在兩位超級勇將的出擊下,薛延陀慘敗而遁。因為這次的功勞,朝廷封薛萬徹的一個兒子為縣侯。公元644年,唐太宗將妹妹丹陽公主下嫁給薛萬徹為妻,加封薛萬徹為駙馬都尉。看來他如演義中所言是貨真價實的駙馬。

公元645年,薛延陀再次作亂,進犯夏州,太宗命薛萬徹領軍出戰,這次是薛萬徹第一次單獨成為統軍主將。結果薛萬徹一發狠,乾脆滅掉了薛延陀,除掉了西北隱患。公元648年,薛萬徹參與了唐太宗發動的第三次東征高麗。班師回來後,因薛萬徹在軍中恃才傲物,盛氣凌人,有人上書狀告薛萬徹。李世民為了表示對他的信任,竟然燒掉了別人彈劾他的上疏。但是後來李世民發現就連李勣等人也對薛萬徹十分不滿,遂將薛萬徹免官,流放象州,後遇赦歸還。公元651年,薛萬徹被授寧州刺史。

公元652年,薛萬徹入朝,因為他對被免一事耿耿於懷,遂與房遺愛密謀,準備造反,結果因事洩被捕入獄。公元653年,薛萬徹被唐高宗李治下令處斬。

唐太宗曾與人議論當代名將:「當今名將唯李勣、(李)道宗、萬徹三人而已,李勣、道宗不能大勝,亦不能大敗;萬徹非大勝,即大敗。」蘇洵將衛青、霍去病、李靖、李勣稱為賢將,把薛萬徹與韓信、黥布、彭越、侯君集、盛彥師稱為才將。說賢將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可憐這樣一員大將最終落得如此下場。正是:世事如棋須謹慎,錯走一步誤終身。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