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為什麼會反對唐高宗立武昭儀為後?

經常看到有人說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之所以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是因為武昭儀曾為先帝才人,於唐高宗而言是母輩,以自己的庶母為妻於禮不合,那麼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我們可以來先看看史書上是如何記載長孫無忌等人究竟是為什麼反對唐高宗立武氏為後的。

《舊唐書·褚遂良列傳》:六年,高宗將廢皇后王氏,立昭儀武氏為皇后,召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尚書左僕射於志寧及遂良以籌其事。將入,遂良謂無忌等曰:「上意欲廢中宮,必議其事,遂良今欲陳諫,眾意如何?」無忌曰:「明公必須極言,無忌請繼焉。」及入,高宗難於發言,再三顧謂無忌曰:「莫大之罪,絕嗣為甚。皇后無胤息,昭儀有子,今欲立為皇后,公等以為何如?」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無愆婦德。先帝不豫,執陛下手以語臣曰:『我好兒好婦,今將付卿。』陛下親承德音,言猶在耳。皇后自此未聞有愆,恐不可廢。臣今不敢曲從,上違先帝之命,特願再三思審。愚臣上忤聖顏,罪合萬死,但願不負先朝厚恩,何顧性命?」遂良致笏於殿陛,曰:「還陛下此笏。」仍解巾叩頭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長孫無忌曰:「遂良受先朝顧命,有罪不加刑。」

《新唐書·褚遂良列傳》:帝將立武昭儀,召長孫無忌、李勣、於志寧及遂良人。或謂無忌當先諫,遂良曰:「太尉,國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棄親之譏。」又謂勣上所重,當進,曰:「不可。司空,國元勳,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曰:「吾奉遺詔,若不盡愚,無以下見先帝。」既入,帝曰:「罪莫大於絕嗣,皇后無子,今欲立昭儀,謂何?」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執陛下手語臣曰:『我兒與婦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無它過,不可廢。」帝不悅。翌日,復言,對曰:「陛下必欲改立後者,請更擇貴姓。昭儀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帝羞默。遂良因致笏殿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此笏,丐歸田里。」帝大怒,命引出。

從各處史書上的記載可知,褚遂良等人認為王皇后不可廢的理由有兩個:一是王皇后乃是當年唐太宗親自為兒子挑選的妻子,臨終前還特地囑咐褚遂良要好好侍奉李治與王皇后;二是王皇后沒有犯過什麼大錯,於情於理都不該廢。自始至終,長孫無忌與褚遂良等人都不曾提及武昭儀曾為先帝才人這件事,如果武才人的這段經歷是唐高宗立其為後的障礙之一,這裡為什麼完全沒人提及?

所以就更別說什麼武才人是先帝嬪妃,也是唐高宗的庶母,唐高宗戀母這些愚論了,要知道古代妻妾之別有如天淵,早在戰國時的《禮記》中就有記載:「妾合買者,以其賤同公物也。」《唐律》中也明確規定「妾通買賣」,納妾時給予的財物被稱為「買妾之資」。而妻妾之別不僅在民間涇渭分明,在皇宮中也同樣毫不例外。比如晉武帝的寵妃胡芳得寵到了有著「亞後」的待遇,但她的父親胡奮在遇見皇后楊艷的父親時,仍舊只能恭恭敬敬地說道:「我的女兒不過是給你的女兒做婢女的。」再比如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在後宮中的待遇都一切如同皇后了,但一個小小的從六品下的侍御史照樣敢在提到武惠妃時毫不客氣地指出「惠妃本是左右執巾櫛者也」,直接對皇帝說你心愛的女人不過就是一個伺候你的下人。

也正因為小妾自身地位低下,小妾所生的子女自然不能以出身卑賤的生母為母,只能尊嫡母為母,且不只是民間如此,皇室亦然,庶出的皇子同樣只能稱生母為姨——無論生母在後宮中的品級有多高。《南史·齊武帝諸子》中就有記載,「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竟齋不萎。』」《南史·齊宗室》同樣記載道:「鈞字宣禮,年五歲,所生區貴人病,便加慘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絆飴之,不肯食,曰:『須待姨差。』」

按南齊後宮制度,貴人為正一品的三夫人,淑媛為正二品的九嬪,區貴人、阮淑媛在後宮的品級很高,而蕭鈞和蕭子懋也都是大孝子,但就因為是庶出,所以不得稱呼生母為母親只能稱為阿姨。所以清人曾在《稱謂錄》中總結道:今人多稱本生之妾母曰姨,蓋其由來已久矣。

在這樣殘酷的等級制度下,除非是像晉元帝寵愛鄭阿春那樣,特別下詔令皇太子等諸位皇子將自己的寵妃鄭阿春當做母親來侍奉,不然別說是一個後宮小小的才人,就算是品級最高的四妃,連她們的親生兒子都不會喊她們一聲母親,更別說讓一個嫡出皇子稱其為母、視其為母了。

所以綜合史書記載而言,長孫無忌等人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和武昭儀曾為先帝才人一事無關,更與所謂的庶母、輩分亂倫毫無關聯,畢竟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裡,庶出的皇子都只能稱自己的生母為阿姨,而不能把她當做母親來對待,更遑論唐高宗這樣一位嫡出的皇子,又怎麼會要尊崇先帝一個小小的才人為母親呢?

《唐高宗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