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從馬背上得天下,也企圖在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後,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把國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漢人、南人飽受剝削和壓迫。元末,漢人、南人奮起反抗,紅巾軍大起義波及全國。
在起義軍首領紛紛稱王稱霸時,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採用「緩稱王」的策略,使北方紅巾軍成為自己的屏障;然後採取「先西後東」的策略先後殲滅陳友瓊和張士誠。最後揮師北伐中原,驅除韃虜。朱元璋治軍嚴整,用兵如神。毛澤東評價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是朱元璋耳。」
農民起義成敗啟示錄:漢人南人飽受壓迫奮起反抗
早在漢朝建立之初,儒士陸賈就向漢高祖劉邦闡明了「居馬上得之」但不可以「馬上治之」的逆取順守之道,此後歷代開國之君皆遵循此道以圖天下長治久安。到了元代,狂妄自大的蒙古統治者不接受漢人的治國理念,他們在馬背上得天下,也企圖在馬背上治天下。
忽必烈在滅南宋統一全國後,繼續窮兵黷武,頻頻對日本、占城、安南、緬甸和爪哇發動戰爭,結果無不以失敗告終。雖然忽必烈本人沒有種族主義者的跡象,但他晚年逐漸疏遠在元朝建立過程中起過重大作用的漢人儒士和官僚,他的後繼者變本加厲,把全國人民劃分為四等人: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地區少數民族);三等人是漢人;四等人是南人(指長江以南的漢人和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人為製造種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使地位低下的漢人和南人飽受壓迫和剝削。
元順帝至正年間,政府加重稅收,濫發紙幣,貪官污吏驕橫跋扈,地主豪強欺壓百姓,加上接連出現嚴重的天災,使失去土地的農民流離失所,紛紛揭竿而起。小規模的農民暴動遍及全國,而起義者多是漢人和南人。面對人民的反抗,蒙古統治者的唯一手段就是武力鎮壓。元丞相伯顏等人提出殺絕漢人張、王、劉、李、趙五姓的主張,同時又重申漢人不得執兵器,不得執寸鐵的禁令,激起漢人的集體反抗意識。
朱元璋當時在黃河流域流傳著這樣一首童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因黃河於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連決三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元順帝命賈魯為總治河防使,征發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十五萬民工到黃河服役。在修治黃河時,民工恰好在黃陵岡(今山東曹縣西南廢黃河北岸)挖出一個獨眼石人,背上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兩行字,與當時流傳的童謠相呼應。消息傳出後,黃河流域人心思亂。
至正十一年五月,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人趁機倡言天下將大亂,宣稱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當趕走蒙古人為中國主。他們聚眾三千人,以紅巾為標誌,在皖北宣誓起義,攻下穎川(今安徽阜陽)。同年八月,徐壽輝、彭瑩玉在蘄水(今湖北浠水縣)起義,攻下蘄州,也以紅巾為標誌。
劉福通三路伐元攻克汴梁
韓山童在準備起義時,因洩露消息,被縣官捕殺。他的妻子楊氏帶其子韓林兒躲進武安山中。劉福通率領起義軍相繼攻下朱皋、羅山、真陽、確山、汝寧、息州、光州等地,並開倉賑濟貧民,沿路農民積極追隨起義軍,「眾至三十餘萬,元兵不能御」。
徐壽輝、彭瑩玉起義後,推徐壽輝為首,建元始平,國號天完。這支起義軍很快就佔領了武昌、安陸、沔陽、江州、饒州、杭州等地。
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定遠人郭子興、孫德崖等人攻佔濠州,響應劉福通。蕭縣人芝麻李和彭大、趙均用趁元軍被徐壽輝打敗之際攻佔徐州。同年九月,元丞相托克托率軍攻徐州,芝麻李敗死,彭大、趙均用率餘眾奔濠州與郭子興會合。
在劉福通起義前,方國珍已於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在浙東起義,他的起義軍主要在海上活動,並乘虛攻打溫州,元江浙行省左丞博羅特穆爾率兵前往鎮壓,被方國珍打敗。方國珍後來投降元朝。
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泰州人張士誠起義。張士誠以操舟運鹽為業,為人「輕財好施,得群輩心」。因賣鹽於富家,常被富家凌侮,甚至「負其直不酬」,張士誠遂率眾起兵,攻佔泰州、興化、高郵等地,自稱誠王,建元天祐,國號大周,後來張士誠也接受了元朝官號。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月,劉福通訪得韓林兒下落,迎立為皇帝,號稱小明王,國號大宋,改元龍鳳,建都亳州(今安徽亳縣),中原各地的紅巾軍都接受了大宋的領導。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劉福通分兵三路伐元。東路由毛貴率領,佔據山東;中路由關先生、破頭潘、馮長舅等領導,進攻晉冀,直趨塞北;西路由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率領,進攻關中地區,與此同時,劉福通率精銳攻佔汴梁,並以汴梁為都。
在紅巾軍節節勝利、聲勢大振之際,元朝統治者派悍將察罕帖木兒和李思齊等率重兵鎮壓起義軍。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察罕帖木兒以兵分鎮關陝、荊州、河洛、江淮等地,對起義軍實施各個擊破的戰略。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察罕貼木兒攻佔汴梁,韓林元、劉福通退守安豐。這時,東路軍總指揮毛貴被部下趙均用所殺,趙均用又被續繼祖所殺,察罕帖木兒趁起義軍內亂攻佔山東。起義軍大本營被攻佔,東路失守,其他兩路進退失據,相繼失敗。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張士誠攻佔安豐,殺劉福通。
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也發生內亂,彭瑩玉戰死後,先是倪文俊謀殺徐壽輝未果逃奔黃州,被其部下陳友諒襲殺,後來陳友諒又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大漢。徐壽輝的將領明玉珍佔領了四川,因不服陳友諒的領導,於至正二十三年在重慶自立稱帝,國號夏,建元天統。
朱元璋陳友諒決戰鄱陽湖
當郭子興在濠州舉起義旗響應劉福通的時候,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朱元璋正在皇覺寺裡當和尚。當時他想躲避兵災,在神像前卜了一卦,結果顯示去留皆不吉。他自言自語道:「得無當舉大事乎?」於是又卜了一卦,結果顯示大吉。朱元璋大喜,便於至正十二年三月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隊伍。郭子興「奇其狀貌」,任命他為親兵長,還把自己的養女馬氏嫁給他。
朱元璋胸藏韜略,郭子興凡有攻伐,「必召與謀,命之往,輒勝」。至正十三年,朱元璋見濠州起義軍諸將「日事剽掠」,知道他們成不了氣候,與徐達、湯和、花雲等二十四人「謀略定遠,取滁陽」。至正十四年,朱元璋招降驢牌寨民兵三千人,又在橫澗山夜襲元軍,得兵二萬人,隨後攻佔滁州。
至正十五年,因滁州乏糧,朱元璋率兵攻克和州,渡江攻下太平、溧水、溧陽等地。同年三月,郭子興病死,五月,小明王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九月,在攻打集慶(今南京)的戰鬥中,郭天敘戰死,朱元璋統有郭子興的全部人馬。次年,朱元璋攻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
當時,朱元璋只佔有應天府及其周邊地區,在他的北邊有韓林兒、劉福通,東邊有張士誠,西邊有徐壽輝等,南邊有元軍,他們的力量都比朱元璋強大。面對四面強鄰,朱元璋接納儒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興修水利,廣開屯田,發展生產,儲備糧草,建設根據地。集中力量對付東、西兩邊與他為敵的張士誠和徐壽輝。同時,朱元璋還網羅了浙東名士劉基、宋濂、章溢、葉琛等人。
至正二十年五月,陳友諒要挾徐壽輝攻陷朱元璋的地盤太平,並約張士誠一起進攻朱元璋。朱元璋兩面受敵,他問劉基有何良策。劉基回答說:「士誠自守虜,不足慮也。今友諒方劫主脅下據我上游,宜先圖之。陳氏既滅,張氏亦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朱元璋大悅,於是決定先打陳友諒。不久,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稱大漢皇帝,並發動對應天的進攻。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率軍反攻,先後攻克饒州、安慶、洪都等地。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率二十萬軍隊與號稱擁有六十萬軍隊的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決戰,兩軍大戰三十六天,陳友諒被流矢射死,朱元璋大勝。第二年,陳友諒之子陳理投降。
消滅陳友諒後,朱元璋把兵鋒轉向張士誠。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包圍張士誠的大本營蘇州,張士誠自縊而死。接著朱元璋又打敗了福建、廣東的元軍。同時,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興師北伐中原,迅速攻下山東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佔領開封,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倉皇逃往上都(今內蒙古多倫西北),元朝的統治被推翻。之後朱元璋又用20年時間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和其他不聽命的農民起義軍,統一了中國。
成敗分析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一:「緩稱王」避免四面受敵
急於稱王是歷代農民起義軍領袖的通病,只有少數頭腦冷靜的人是例外。陳勝不聽張耳、陳余忠言,過早稱王,導致內部分裂,將領不服從命令,被秦軍各個擊破。
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也大多犯了這個錯誤。劉福通把自稱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孫的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推上皇帝寶座,固然有利於號召天下漢人反抗元朝,但同時也使元朝統治者把矛頭指向北方紅巾軍。元朝的軍事實力雖不如建國之初,蒙古鐵騎卻依然很有戰鬥力,加上北方紅巾軍活躍在中原和北方地區,對元大都產生直接的威脅,元朝統治者不得不全力對付北方紅巾軍,使劉福通的紅巾軍幾乎獨力承受元軍的重壓。
其他起義軍領袖如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明玉珍等也紛紛稱王建立自己的政權,在強敵如林,稱王條件尚不具備的前提下,這種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稱王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對手。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先後被殺或被滅,明玉珍佔據偏遠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時,明玉珍死後,他的繼承者雖負隅頑抗,但無力抵抗強大的明軍,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在當時是富有遠見的戰略思想,尤其是「緩稱王」的建議被朱元璋採納後,對朱元璋勢力的生存發展起了很大作用。韓林兒、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當時實力最強,他們在朱元璋的北邊,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屬於小明王,沒有獨樹一幟,避免了樹大招風,四面受敵。由於有北方的紅巾軍對元軍進行阻擋,朱元璋才有時間和力量對付東、西兩面的張士誠和陳友諒。
遵循「緩稱王」的原則,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後才自稱吳王,在推翻元朝統治後才稱帝,成為名副其實的開國之君。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二:戰略戰術正確所向披靡
韓林兒、劉福通領導的北方紅巾軍剛開始時聲勢浩大,各地起義軍紛紛響應,把元軍打得落花流水,隨後在北宋故都汴梁建都,兵分三路伐元,東路軍曾一度直逼元大都。這種戰略無非是想盡快佔領更多的地盤和盡早推翻元朝的統治。然而結果適得其反,北方紅巾軍不僅沒有實現預期的戰略目標,反而被元軍打敗。
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也佔領了不少地方,但諸將均無「遠志」,以至於「所得多不能守」。陳友諒陰險狡詐,雖然能征善戰,但其戰略戰術遠不如朱元璋高明。加上天不助他,在鄱陽湖大戰中被朱元璋「乘風發火」打敗。張士誠自佔據東吳後不思進取,耽於逸樂,怠於政事,難怪劉基說他是「自守虜」。
在當時眾多農民起義軍領袖中,朱元璋的軍事才能無人能及。在剛加入起義軍時,他的才能就被郭子興看重。後來攻滁陽,克和州,均出自他的謀略。在鄱陽湖大戰即將開始時,朱元璋見陳友諒列巨艦當前,對諸將說:「彼臣舟首尾連接,不利進退,可破也」。便決定採用火攻的戰術。在決定剷除張士誠的勢力時,朱元璋派將先取被張士誠控制的高郵、淮安等地,另派將東向湖州、嘉興及杭州,消滅了張士誠的主力軍,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在蘇州包圍張士誠,使張士誠走投無路。
在興師北伐中原前,朱元璋與諸將商議進軍路線,常遇春提出揮兵直取元大都,朱元璋否定了他的意見,他說:「元建都百年,其守必固,若懸師深入,不能即破,頓於堅城之下,饋餉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樞。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矣。」諸將無不稱善。正是按照這一戰略部署,由徐達率領的北伐軍勢如破竹,很快就佔領了山東、河南等地,最後進軍元大都,結束了蒙古人的統治。
朱元璋成功原因之三:治軍嚴整禁止燒殺搶掠
朱元璋不僅有過人的軍事才能,在政治上也比其他起義軍將領更有遠見。他率領的軍隊紀律特別嚴明,他多次下令不准殺平民、俘虜,不准搶劫婦女、財物,不准燒房子,如有違者,必殺無赦。
早在至正十四年,李善長就對朱元璋說:「秦亂,漢高祖起布衣,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五載遂成帝業……法其所為,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對李善長的提醒十分重視,從此加強對軍隊的紀律教育。至正十九年春,朱元璋佔領婺州,準備派將攻打浙東未下諸路,出發前他對諸將說:「克城以武,戡亂以仁。吾比入集慶,秋毫無犯,故一舉而定。今新克婺州,正宜撫綏,使民樂向附,則彼未下諸路亦必聞風而歸。吾每聞諸將下一城,得一郡,不妄殺人,輒喜不自勝。蓋為將者能以不殺為武,豈惟國家之利,即子孫實受其福。」
至正二十年五月,徐達、常遇春大敗陳友諒軍,生擒三千人。常遇春認為這些俘虜不殺將成後患,徐達不同意,並派人上報朱元璋。常遇春夜殺俘虜,朱元璋派來的使者來到時,只剩三百人未殺。朱元璋獲悉後很不高興,命令徐達監督所有將領,禁止諸將殺俘。由於紀律嚴明,朱元璋的軍隊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樣的軍隊不僅元軍比不上,其他起義軍也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