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為何走向滅亡?禍根就是崇禎這兩大昏招

兩件昏招造亂局

說起明末農民起義的大爆發,以及屢剿不平。現代的史料,多把原因歸結到明末吏治腐敗,政府財用匱乏,以及天災橫行催化內部矛盾上。而其實,明朝農民大起義的越演越烈,其實卻有兩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

第一個微不足道的因素,發生在崇禎元年(1628年)秋天,因財政緊張,新登基的崇禎皇帝取消了對北部的蒙古部落的賞賜。一個月之後,蒙古草原發生了嚴重災害,北方各蒙古部落請求明朝援助,也被明朝拒絕。這時期的明朝國庫空虛,財政花銷當然能省則省,這次的結果,是省下了該年賞賜蒙古部落的白銀二十萬兩。但這時候花在蒙古部落身上的錢,是萬萬省不得的:皇太極即位早期,與之相鄰的大部分蒙古部落一直站在明朝一邊,尤其是「黃金家族」末代可汗林丹汗在位時,雖早期曾與明朝發生戰爭,但因為努爾哈赤這個共同敵人的崛起,雙方很快聯合。

明朝從天啟年間起就與林丹汗互市,賞賜大量白銀。而在崇禎之前大多數與努爾哈赤的戰爭裡,蒙古部落都曾出兵助戰。努爾哈赤死後,即位的皇太極開始了對蒙古草原的滲透,尤其是寧錦之戰敗北後,隨即將矛頭對準了林丹汗為主的蒙古各部。到崇禎登基時,雙方互有勝負。

明朝北部的薊州,大同,宣化,陝西,寧夏等地也暫時平靜,戰火僅局限於遼東一地。但崇禎的一刀切,卻造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原本是明朝北部屏障的林丹汗隨即與明朝反目,是年就悍然發兵侵擾山西地區,雙方兵戎相見。失去明朝援助的他,也更難抵擋後金咄咄逼人的攻勢,最終在敗退青海後被殺。

他的敗亡,導致蒙古部落成為一盤散沙,無力對抗皇太極的侵入。喀爾喀,科爾沁,察哈爾等蒙古部落相繼歸附。就連早年被明朝封為「順義王」的河套蒙古各部落,也最終倒向了後金一邊。明朝在之後對蒙古災荒的置之不理,更給了後金以經濟援助加通婚籠絡蒙古部落的機會。不到兩年的時間。明朝薊州,宣化北面的蒙古部落,盡成皇太極的勢力範圍。繞道蒙古侵擾中原,已經是一馬平川。所以,才有了崇禎在位十七年間,每到剿滅農民軍的戰役打到關鍵時,即有皇太極破關南下的情景。

本局於遼東一地的明清戰爭,最終演變成戰火蔓延整個明朝北方的全面戰爭,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牽制。若無此事,明朝平定農民起義,恐怕會容易的多。二十萬兩白銀,換來了明朝兩線作戰的困局,和北方的戰火滿天。

第二個因素,卻是後人提及較多的,崇禎二年(1629年)四月,刑部給事中劉懋上奏,要求清理驛站。此意本來沒錯,明朝晚期的驛站,早已經機構臃腫,且滋生腐敗,成為國家沉重的財政負擔。劉懋的對策很簡單,就是裁撤,富餘的官員罷官,多餘的驛夫驛卒遣返回鄉。當時的兵部侍郎申用懋深謀遠慮,認為一次性裁撤風險太大,應當以六年為期逐步進行,且不能一裁了之,對被裁的官員驛夫,要發足遣散費用,其中精壯的驛卒,更可挑選編入各地駐軍之中。這個方法可謂老成謀國,但心急的崇禎不聽,覺得劉懋的建議簡單實用,然後貫徹實行。這次明朝效率很高,用一年時間遣散八萬多驛卒,節省白銀六十八萬兩。其中的一個驛卒,就是銀川驛站的李自成。六十八萬兩白銀,換來了大明王朝的終結者。

明王朝的農民起義,直接因素是天災。崇禎元年,陝西爆發大旱,引發了大批農民暴動。最早的領導人,卻多是當地地主士紳,原因很簡單:災荒缺糧,饑民們開始哄搶當地地主,地主們為保身,索性挑動農民去哄搶官府,為了避禍,這些領導人也多取綽號,比如「滾地龍」「滿天星」之類的諢名。

其中發生最早,影響最大的,是崇禎元年(1628年)陝西谷城的王喜胤起義和陝西宜川的王左貴起義,這兩股勢力在當時都各有數萬人,麾下成員也多「明星陣容」。比如王喜胤手下的偏將,是後來的「闖王」高迎祥,大營門口站崗的哨兵,其中一個就是後來的「大西皇帝」張獻忠。王左貴麾下的一個士兵,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是在崇禎三年(1630年)投奔農民軍的,在此之前,他卻剛與死神擦肩而過。驛站被裁撤後,李自成回到家鄉陝西米脂,因生活困難,欠下了當地士紳艾舉人的債務。官司打到縣衙後,李自成被官府「批重枷遊街示眾」。

此時正值酷夏,重刑在身且水米未盡的李自成險些被「將至至死」。幸虧親友相救,結伙和衙差們群毆,這才逃到外地。幾個月後,李自成潛回家鄉殺死艾舉人,為避禍又逃到甘肅投軍,起初事業發展的不錯,在甘肅張掖駐軍王國部被提為把總。但此時明朝財政困難,軍隊多被欠餉,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為領餉銀問題,李自成遭王國責打,索性領著士兵發動兵變,殺死王國後揚長而去,投奔到陝西農民軍王左貴部,開始了他的「造反」生涯。

崇禎在處理國家關鍵大事上,還是欠缺了些細節把控,直接給明王朝埋下了兩大最致命的禍根。

《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