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秘:崇禎上吊後的南明如何抵抗清朝?

東林黨自打自臉

崇禎殉難,清軍入關,天下危在旦夕的時候,與清王朝隔江而對的南明弘光政權,成了再造大明王朝的新希望,但這政權一建立就不給力,國家大事沒怎麼處理,先鬧出了一樁南明版的「爭國本案」。

南明王朝建立後,圍繞著誰當皇帝的問題,江南的東林黨和權臣馬士英一派各執一詞。「爭國本」時代堅守「立長」法統的東林黨,在這場爭鬥中反而又搬出了「立賢」的論調,即藩王裡誰有能力,就立誰當皇帝。當時的三大熱門候選人,分別是馬士英推舉的福王,東林黨推舉的路王,以及遠在廣西的桂王。

兩派人爭爭吵吵,沒想到福王朱由菘自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他寫信給南明手握重兵的江北三鎮,即高傑,黃澤清,劉德功三位總兵,取得他們支持後,隨即帶兵進了南京,然後就順利登上了皇位。這種登基方式,也帶來了一個負面影響:關係南明國土安全的江北三鎮,從此以開國功臣自居,南明政權對他們再難節制。

公務員氾濫成災

南明弘光政權中把持大權的馬士英,在崇禎時代曾多有建樹,也出了名的仗義。曾經慷慨解囊,為大文學家張溥料理後事。但南明時代,他卻被罵做奸臣。

真正找罵的,主要是這幾件事:一是在朱由菘登基後,他啟用好友,當年曾迫害東林黨的「閹黨」阮大鋮出山,使他與東林黨關係激化。而後阮大鋮大肆報復排擠東林黨,更鬧得政權烏煙瘴氣。

二是福王即位後,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賣了東林黨重量級人物,後來死守揚州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當年討論南明皇帝人選時,史可法有著名的「七不可」論,即七條反對朱由菘即位的理由。而這一切,馬士英早就給朱由菘匯報了。結果,招來朱由菘記恨的史可法,不得不以外出「督師」的名義避禍。

第三,則是他在南明擔任內閣首輔期間的經濟改革,主要是提高南明的鹽稅和酒稅,以充實國庫,為了解決財政困難,他更大肆賣官鬻爵,各級官職都明碼標價,當時南明就有民謠稱「都督多如狗,職方滿街走」,南明的官,已經多到氾濫了。

(江蘇揚州史可法紀念館)

不靠譜的將軍們

南明立國早期,在國防上的最重要屏障,就是設立在江淮一帶的「江北四鎮」。這是南明對抗北方清王朝的最大資本。然而這四鎮的負責人,即黃得功,高傑,劉澤清,劉良佐四位總兵,從一開始就是非常不靠譜的。

早在清軍南下之前,官封東平伯的劉澤清就囑咐部下:敵人來了別玩命,能跑咱就拋,跑不了咱們就投降。高傑雖然在史可法的感召下,決心誓死抗敵,但他有勇無謀,部下又紀律極差,並非大將之才。

後來清軍南下時,這四個人裡,劉良佐和劉澤清都是主動叛變,決心抗敵的高傑,卻在部下嘩變中被殺。唯獨堅持抗戰的黃得功,最終戰死沙場。而且在清軍南下前,這四個人除了黃得功外,全是飛揚跋扈之徒,各個擁兵自保,明王朝根本難以控制。

弘光政權的迅速衰亡,除了腐敗黨爭等問題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個執政團隊,從來沒有拿出可行的辦法,來整合這個政權可以利用的軍事力量。

囚徒翻身做皇帝

弘光政權敗亡後,繼續扛起「大明」旗幟的,是由東南海商梟雄鄭芝龍扶植,成立於南京的南明隆武政權。這個政權的皇帝,就是隆武帝朱聿鍵。

他登基的時候四十四歲,但之前蹲監牢,就蹲了二十八年,先是因為自己的父親不為祖父喜愛,結果和父親一起被祖父關監牢關了十六年,差點餓死在裡面。到了崇禎即位的時候才放出來,卻很快因為得罪了崇禎,又被關在監牢裡過了十二年,直到南明弘光帝政權建立後才被釋放,之後就是弘光政權完蛋,逃難,再被鄭芝龍擁立當傀儡。縱觀他的一生,算是從一個監獄到另一個監獄。

但在做皇帝的表現上,這位「囚徒」卻是絕對的高分:生活很簡點,後宮只有曾氏一個皇后,連個妃子都沒有,在行政用人上提出「用捨公明」,即消除門戶之見,改變晚明以來因黨爭而造成的政治危害,金聲,楊廷林,何騰蛟等後來的抗清名將,也都是在此時由他開始啟用。

尤其重要的是,他最先提出聯合各地農民軍抗清的主張,這一點對整個南明的抗清決策影響深遠,即使在他敗亡之後,也被之後的永歷等南明小朝廷堅持下去。他的政權雖然短命,但他的行為,卻頗多中興英主的氣象。

扁擔軍悲壯北伐

南明弘光元年六月十五日隆武皇帝朱聿鍵即位,一直到次年他失敗。期間他依然完成了一次悲壯的北伐——黃道周北伐。身兼兵部,吏部兩部尚書的黃道周,自請募兵北伐,但鄭芝龍恨他多事,處處掣肘,一番忙活,才招募了三千多人,大多是沒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平民百姓,許多人連武器都沒有,只能拿扁擔湊數,綽號 「扁擔軍」。

這種北伐的結果,沒開打就可想而知。七月出兵,十月到了江西,十二月五日,全軍覆沒的黃道周在江西婺源被俘,次年三月初五被清王朝殺害於南京,臨死的時候,黃道周慨然朝南明政權的方向拜三拜。終於盡忠到家。

但事實上,這場以卵擊石的出征,本來並非毫無機會。當初黃道周募兵的時候,迫於輿論壓力,鄭芝龍還是象徵性的給他派了一隊兵馬增援。但因為是鄭芝龍的兵,黃道周也不待見,可這支軍隊是正規軍,更隱藏著一位後來震動台灣海峽的人物。

當時他只是這支軍隊的一個營級幹部,人微言輕,卻給黃道周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先不要急於和清軍決戰,而是以大學士的身份進入江西贛州城,然後用朝廷名義詔令各路義軍集結,待到實力強大後,再與敵人決戰。

遺憾的是,以儒學正宗自居的黃道周,怎麼看得起這個大頭兵,擺擺手拒絕了這個建議。然後就是全軍覆沒,被俘,遇害。這個大頭兵也逃了出來,回到福建,他當時的名字叫施郎,後來多了一個綽號叫「海霹靂」,三十八年後他率領大軍橫渡台灣海峽時,已經改名叫施琅。

橫空出世李戰神

在清王朝統一南中國的戰爭中,一個經常出現的戰爭場景,就是當南明軍隊列陣備戰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聲音「辮子軍來了」。接著原本威風凜凜的明軍,就立刻如鳥獸散,即使在與那些原屬明軍,卻投誠清王朝的「偽辮子軍」交手的時候也如此。

長期的戰爭,確實把某些明朝軍人打出了「恐八旗症」。然而在南明永歷王朝的最後時段,卻出現了一位打破「恐八旗症」的傑出軍事家——李定國。

李定國原本是大西農民軍的將領,更曾做過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的義子(排行老二),他從一個明王朝的敵人,當明王朝的捍衛者,箇中的緣由,除了當時情勢的變化外,也與他身邊一位說書先生分不開——金公趾。

這位金先生,原本是他在四川時擄掠到軍營裡的,每天給他說評書為他解悶。那時候的李定國,最愛聽的就是評書《三國演義》,然而金先生口才極好,不僅以精彩的表演一次次折服李定國,更常在說書時話裡有話,以三國中的人物,來激發李定國心中的忠義思想。

終於有一天,李定國明白了金先生的苦心,他慨然高呼說:「我不敢做諸葛亮,能夠像關羽張飛那樣盡忠,我就很知足了。」之後他這樣說,也這樣做。張獻忠失敗後,李定國追隨張獻忠的另一養子孫可望,一道平定雲南貴州地區,在當地建立政權。並經他努力,促成了大西農民軍與南明永樂政權的聯合。在東南半壁盡數落入清王朝手中的情況下,大西南,成為南明最後的抗清堡壘。

揚眉吐氣衡陽捷

(衡陽大捷)

李定國名動天下的一戰,是永歷六年的衡陽大捷。當時,李定國剛剛在桂州之戰中擊斃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收復廣西全境,並趁機進兵湖南衡陽。清王朝急命敬謹親王尼堪率十五萬精銳滿洲八旗南下增援。十一月十九日戰鬥打響,李定國以誘敵深入戰術,假裝敗退,吸引清軍主將尼堪脫離大部隊,繼而以重兵圍殲。

血戰之中,尼堪被當場擊斃。十五萬清軍全線崩潰,被李定國前後夾擊,幾乎全軍覆沒。此戰得勝後,戰場之上,參戰的八萬明軍歡聲雷動,齊聲高唱《滿江紅》,嘹亮的軍歌震天響。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評價說:這一場戰役的勝利,是萬曆年間以來,大明軍隊取得的最輝煌戰績。之後李定國將此戰中斃命的尼堪,命人繪製成圖冊,在南方各省遍傳勝利喜訊。

衡陽之戰的結局,對於當時立足未穩的清王朝,卻是一記重創,當時許多退避山區鄉野的明朝遺民們,紛紛走出鄉村,慶賀勝利。許多早已喪失信心,四處躲避搜捕的明朝軍民,又開始重新拿起了武器。

按照王夫之《永歷實錄》裡的說法,當時的清王朝,甚至欲向永歷王朝割讓南方七省,雙方劃江而治。清朝君臣上下,聽到李定國的名字,更有人渾身發抖。之所以如此,主要因為自明清戰爭開始以來,清王朝一直自豪的,就是滿洲八旗強悍的戰鬥力。

在清王朝平定南中國的戰爭裡,那些投降清朝的前明官員,也不止一次向清朝抱怨,說由投降明軍改編的清軍,根本沒有戰鬥力,要想一統天下,清王朝必須派出由「真正滿洲」組成的八旗勁旅。可衡陽之戰,面對十五萬滿洲軍組成的八旗勁旅,以及清王朝當時親王中的傑出戰將尼堪,李定國橫挑強敵,以寡擊眾,不但重創敵人,更無情粉碎了清軍長期以來的心理優勢——他打造了一支戰鬥力堪與滿洲八旗媲美的鐵血勁旅。

軍事家政治幼稚

南明永歷政權,從衡陽大捷後的形勢大好,到最後徹底衰敗,表面的原因,是由於孫可望弄權,逼宮永歷帝朱由榔,造成忠心勤王的李定國,與野心家孫可望之間的火並,最終削弱了自身實力。

但李定國本人,卻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粉碎孫可望叛亂後,執掌南明大權的李定國也一度志得意滿,對孫可望的舊部大加排擠,甚至另一位戰功顯赫的大西舊將劉文秀,也被他削奪兵權後鬱鬱而終,直接導致劉文秀的許多部將與他反目。

在永歷十三年(1658年),清王朝在叛徒孫可望的洩密下,再次攻打永歷政權,然而素來足智多謀的李定國,在應對上卻昏招迭出,最終導致四川,貴州各省迅速淪陷,一度聲勢浩大的永歷政權,局面迅速糜爛。

李定國,是一個優秀的軍人,然而卻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

悲壯的最後一戰

即使在永歷王朝大勢已去,大廈將傾的永歷十六年二月,敗退到雲南騰沖的李定國,依然向清王朝發動了一次悲壯的絕地反擊——磨盤山之戰。他決定沿怒江以西二十里的磨盤山小道設伏,借險要地形設下三道埋伏,並埋設大量地雷火器。

這次他的胃口更大——全殲追擊而來的清朝平西方吳三桂,以及他所統帥的優勢兵力滿漢八旗聯軍。戰鬥打響後,明軍以6000敗兵做誘餌,且戰且退,將清軍帶入了第一道埋伏圈,眼看大功即將告成時,南明光祿寺少卿盧貴生火線叛變,將李定國的籌謀向吳三桂和盤托出,久經沙場的吳三桂,火速向設伏的明軍發起了攻擊,李定國也當機立斷,命令三道埋伏圈提前攻擊,與清軍展開血戰。

一場計劃中的殲滅戰,打成了犬牙交錯的搏殺戰,按照當時文人的記錄,雙方戰死的屍首,堆滿了整個磨盤山,經過一天的殊死搏殺,清軍再次倒在南明軍凶悍的衝鋒下,在付出巨大傷亡後撤退。

南明軍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名將竇祖望戰死,士兵傷亡數萬,清軍方面的損失更大,在平定永歷政權的戰爭完全結束後,因為此戰的失敗,清軍上下竟沒有得到封賞。這以後,流落緬甸的永歷帝朱由榔,寄居在緬王庇護下,一度和李定國失去了聯繫,在邊境一心整頓兵馬,謀求恢復的李定國,等來的卻是永歷帝朱由榔遭吳三桂所擒,最終被弓弦勒死的噩耗。悲痛萬分的李定國當場口吐鮮血,於永歷十六年(1662年)六月十一日去世,臨終留下遺言:寧可死在荒野,也絕不投降。

至死都不曾放棄

明朝最後一個殉難的皇帝——永歷皇帝朱由榔,一生可用悲苦形容。然而這位壯志未酬的末代皇帝,身上卻有天生的帝王氣度。即使在他被吳三桂所擒,淪為俘虜的時候,依舊不卑不亢。清軍中的滿漢軍將們,起先出於好奇,都紛紛拿他當珍奇動物般參觀,沒想到的是,只要與他四目對視,或是應答上幾句話,這些驕兵悍將們便不由自主的跪倒,恭恭敬敬對他行禮。

即使是殺人如麻的吳三桂本人,他第一次見到淪為階下囚的朱由榔時,朱由榔只平靜的問了句「這是誰啊?」吳三桂立刻膝蓋發軟,頭冒冷汗,誠惶誠恐的伏地不能起。他的風度氣概,令吳三桂的滿族部將愛星阿,以及宗室貝子卓越羅都格外欽佩,在朱由榔最終被吳三桂勒死後,這二人反覆請求,要給朱由榔留一具全屍。

朱由榔臨終前做過的最後一件事,就是給吳三桂寫了一封真誠的信,這封信除了對他曉以家國大義外,其中的一些話語,也成了對吳三桂未來的預言。朱由榔在信中質問吳三桂:你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你自己很傻,你以為辦了你的主子最想做的事情,其實你卻觸犯了他們最大的忌諱。

事實正被朱由榔說中,為清朝建國立功無數的吳三桂,最終沒有得到清王朝的信任,也因此釀成了著名的「三藩之亂」。而朱由榔也希望用這封信,來打動做了多年叛徒的吳三桂,說動他能夠再次匡扶大明。雖然他沒有成功,雖然他也許能力有限,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裡,無論是身為帝王的朱由榔,還是慷慨忠義的將軍李定國,光復山河的努力,他們至死沒有放棄。

《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