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父親康熙創造了一個盛世神話,最後也留下了一堆問題:吏治腐敗、效率低下、國庫空虛。早在當藩王時,雍正就深為憂慮。康熙四十八年戶部存銀五千多萬兩,六十一年僅八百多萬兩,存銀下降這麼多,原因是虧空。雍正即位之後,一改乃父寬仁作風,以「嚴明」察吏,推行剛猛政治。他大力整頓吏治,清查錢糧虧空,對查實的貪污官員嚴加懲處,追回贓款,抄沒家產;又改興廉為養廉,實行「耗羨歸公」,官員按級別從中提取「養廉銀」,給予官員合理的酬勞,使貪污行為失去借口。雍正的高明在於不僅懲治了大批貪官污吏,而且在加大懲罰力度的同時訴諸制度保證,對整肅吏治頗為有效。
雍正打擊貪官的辦法分三步:1、首先罷官,然後再索賠,這樣就堵死了貪官繼續魚肉百姓的可能。2、索賠,所貪欠金額一經查實,無論地位有多高、資格有多老必須全額如數賠償。如果部門虧空,所在部門主管官員要負相應的經濟責任。3、抄家,贓官們的罪一經核實,一方面嚴搜衙署,一面行文原籍官員,將其家產查封,家人監控,追索已變賣的財物,杜絕其轉移藏匿贓銀的可能。就把他的家底抄個乾淨,連他們的親戚、子弟的家也不放過。就是贓官死了,也要向他們的子孫們追賠。康熙十子敦郡王允、內務府堂官李英貴家產被抄歸公。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進行。清查不力的官員,則予以調查處理。江西巡撫裴律因清查不力而被審問,查出他本身就有貪污,被參劾。對於貪官一律治罪。河道總督趙世顯、過去經常給康熙帝寫密折的蘇州織造李煦等貪官都被抄了家。清查使財政好轉,一年後就有了贏餘,雍正末年存銀增至6000餘萬兩,同時懲治了一批貪官污吏。這樣一來,既改變了康熙晚年,政治腐敗,官場禿廢的局面;又使雍正朝國庫充盈,為乾隆盛世打下了堅實的物質的基礎。
雍正大量誅殺貪官,保持高壓,讓官員們聽到「錢」字就發抖。在對貪官執行死刑時,常組織官員到場觀摩,他認為現場警示教育,比讓官員學習《論語》管用得多。與此同時,雍正獎掖勤能、責罰庸懶,逼迫官員改變作風,不換腦筋就換人。雍正本身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最有作為的君王之一。雍正每天睡眠不超過4小時,只有過生日那天才給自己放天假。現存檔案表明,他光在奏折上就批了1000多萬字,是全部《資治通鑒》字數的3倍多。康熙朝末期那些年,官員們實在是太爽了,就像晚清的李鴻章說的那樣,如果一個人連官都不會當,那就是太笨了!那時,皇上的腦血栓比較重,對人對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常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場的貪、懶蔚然成風,通不過考核的很少,被嚴肅處理的更少。實在看不下去了,往往罰俸了事,官員經濟上吃點虧,政治前途一點不受影響。雍正執政期間,大家如夢初醒,意識到不是現在官不好當了,而是過去當官太容易了;誰再像以前那樣混日子,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雍正既不容忍官員「貪」,又不容忍官員「懶」,兩手抓,兩手硬的結果導致一時吏風,敬謹勤慎,貪腐惡習,大為收斂。突出表現在:第一,政治上,康熙帝晚期,強調做仁君,行仁政。但是,官員懶散,工作拖沓,不求進取,但求無過。這種頹風,得到扭轉。第二,財政上,扭轉康熙晚期財政虧空局面,財政大有結餘,為乾隆前期發展,打下很好基礎。第三,吏治上,雍正帝整飭官風,從朝廷到地方,從總督到知縣,都不敢掉以輕心。然而,歷史遺憾雍正帝肅貪治懶,主要指向地方官吏,這是正確的、及時的,但缺憾的是,雍正帝沒有對王公大臣,沒有對軍機大臣,沒有對內閣六部,沒有對八旗官員,發佈嚴諭,加以整飭。這給後來上層昏庸腐敗,留下一道縫隙。而後,乾隆朝出現和珅,晚清出現奕劻,清朝政權從根上爛了,無藥可醫,走向死亡。
總之,雍正帝執政期間,官場風氣迅速扭轉,號稱「雍正一朝,無官不清」,這實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奇跡,也為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提供了保障條件。創設軍機處,集中權力推進改革;取消人頭稅,緩解社會矛盾;改土歸流,維護國家統一等大動作,如果沒有肅貪治懶的鋪墊,是不可想像的。至於說道,雍正改元新政為何難阻清朝死亡的問題,這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結果,不是出一兩個明君聖祖就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