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其書】
一代偉人毛澤東喜歡讀書,他尤其喜歡《資治通鑒》,前前後後讀了17遍。除了借鑒其中的用人之道,毛主席也很佩服司馬光的著書毅力。
《資治通鑒》一共有300多萬字,其中所記歷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後共1362年。這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司馬光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來告誡皇帝要懂得治國的道理,也用於讓後人思考歷史。
【資治通鑒名句】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解讀:都聽取別人的意見就會變得明白,偏聽偏信就會處於狹隘中,如同看不見一樣。唐太宗的手下有很多名人,比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王珪、李績、李靖、馬周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這樣一來,太宗就能從各個角度來考慮問題了。眾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們也要多聽一聽別人的意見。
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
解讀:只有講誠信才能管理好民眾,只有民眾才能守衛好國家。贏得別人的信任是辦事的基礎,只有相互信任的人才能很好地配合,也是為人處世的基矗
幣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解讀:送來大禮,說話甜言蜜語,這樣的人是古人所警惕的。「無事不登三寶殿」,如果突然有人向你頻頻獻慇勤,就要想一想他是不是有意圖了。
得財失行,吾所不齲
解讀:得到了財富但是行為失態,這樣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不義之財不可取,君子做事情永遠要正大光明,經得起別人的追問。
凡人之情,窮則思變。
解讀:人的本性在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就要設法改變了。但是與其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再被動變化,不如早些就做好應變的準備,未雨綢繆。
沒齒而無怨言,聖人以為難。
解讀:一輩子一句怨恨的話也不說,恐怕連聖人也覺得很難辦到。抱怨是人的天性,但是抱怨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我們能把抱怨的時間用以行動,我們也就接近「聖人」了。
汝知稼檣之艱難,則常有斯飯矣。
解讀:如果你能瞭解耕種收穫的艱難,也就常能有一碗飯吃了。不知道珍惜勞動的人,難免會有餓肚子的時候,只有親身體驗過辛苦的生活,才懂得珍惜。
【資治通鑒故事】
砸缸少年長大後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他小時候是一個聰慧的孩子。在他20歲時考中了進士甲科,皇上賞賜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紅花,同伴們對他說:「這是聖上賞賜的,不能違背君命。」這時他才插上一枝花。
他被任命為奉禮郎時,他的父親在杭州做官,他便請命要求改任蘇州判官,以便離父親近些,可以奉養雙親。在洛陽時,司馬光每次去夏縣老家掃墓,都要去看他的哥哥司馬旦。司馬旦年近八十,司馬光不僅像尊敬父親一樣尊敬他,還像照顧嬰孩一樣照顧他。
擔任并州通判時,西夏人經常入侵這裡,成為當地一大禍患。於是,司馬光向上司龐籍建議說:「修築兩個城堡來控制西夏人,然後招募百姓來此地耕種。」龐籍聽從了他的建議,派郭恩去辦理此事。但郭恩是一個莽漢,帶領部隊連夜過河,因為不注意設防,被敵人消滅。龐籍因為此事被罷免了。司馬光過意不去,三次上書朝廷自責,並要求辭職,沒得到允許。龐籍死後,司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為自己的母親,撫養龐籍的兒子像撫養自己的親兄弟一樣,當時人們一致認為司馬光是一個賢德之人。
1071年,王安石為相,由於政見不同,司馬光退居洛陽,專門研究歷史,希望通過編寫史著,從歷史的興衰成敗中總結治國的經驗。
因為他公然反對王安石,很多人都佩服他的耿直。當王安石下馬後,67歲高齡的司馬光被迎回宮中,擔任了相職。他執政一年半,竭盡全力日夜操勞,耗盡了畢生心血之後與世長辭了。噩耗傳出,「京師人為之罷市往吊,哭公甚哀,如哭其私親。四方來會葬者蓋數萬人」。他的畫像「天下皆是,家家掛象,飯食必祝」。
司馬光工作室
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鑒》的過程中,皇帝給他開了不少綠燈。除了允許其借閱國家所有的圖書資料外,神宗還賞賜了司馬光3400卷參考書。修書所需筆、墨、絹、帛,以及果餌金錢之費,盡由國家供給,他著書的條件非常優越。
司馬光工作室還包括劉刷劉攽、范祖禹和兒子司馬康。他們既是當時一流的史學家,又與司馬光在政治、史學上觀點一致,故能在編書中各顯其才,通力合作。
《通鑒》的編寫,大致分三個步驟:第一,排列叢目;第二,編寫長編;第三,刪改定稿。一二兩步,在司馬光的指導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則完全由司馬光一人完成。
編完一部《資治通鑒》,剩下沒用的材料堆積有兩屋之多,字字端謹,無一字潦草。書成之後,66歲的司馬光「骸骨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志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
據說司馬光睡覺用的枕頭,不是普通的枕頭,而是一段圓木頭。頭枕在上面,難以睡安穩,只要稍稍一動,他就會驚醒,遂立即起來,挑燈夜讀,刻苦用功,所以有「警枕」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