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微
敬叔受餉,吳祜遺衣。
譯文:南北朝時何敬叔為長城令,為政清廉,不接受禮品,有一年逢災,忽然在門上張榜,接受禮物。數日共得米二干八百石,但是他都取來為百姓充飢了。漢代人吳祜擔任酒泉太守,為官清政廉明,有一姓孫的官員,私取民財為父買衣,其父曰:「有如此太守,怎麼忍心謀私。」於是姓孫的官員持衣到吳祜面前伏罪,吳祜:「觀過而知仁。」於是將衣服還給了他。
淳於竊笑,司馬微譏。
譯文:戰國時齊國人淳於髡,滑稽,善於言談。當楚國伐齊時,齊王讓他到趙請救兵,淳於髡大笑,齊王問何故,淳於髡說:「今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稻田者,操一豬蹄,酒一盅,祝曰:『甌簍滿筐篝,污邪滿車,五穀藩熟,穰穰滿家。』臣見所持者狹而欲者奢,故笑之。」齊王於是給他黃金干鎰、白壁十雙、車馬百駟至趙,趙撥精兵十萬,楚國於是退兵。唐代盧藏用舉進士不中,後隱居終南山得官,人稱隨駕隱士。有天台山道士司馬承禎到京城,盧藏用指著終南山說;「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天台?」司馬承禎說:「以僕觀之,乃仕宦之捷徑耳。」
子房辟榖,公信采薇
譯文:漢代張良,字子房,輔助劉邦建立漢朝有功,被封為留侯,於是說:「被封為萬戶侯,這時平民百姓的最高地位了對我來說已經滿足了。」遂辟榖學道。於是採用道教不吃五穀的方法修行。古代孤竹君的兒子伯夷(字公信)、叔齊互相推讓,不願繼位,後恥食周粟,隱於山中采蔽而食,終致餓死。
卜商聞過、伯玉知非
譯文:孔子的學生卜商,字子夏。曾子指出他的罪過,於夏曰;「我錯了,我知道錯了。」伯玉,名瑗,春秋時衛國人,據記載他五十歲的時候知道了四十九歲以來的錯誤。
仕治遠志,伯約當歸
譯文:郝隆,字仕治,晉時高平人,曾在恆溫軍中任參軍。謝安早有隱居之意,因屢征,在桓溫軍中任司馬。有人送給桓溫草藥,其中有遠志。桓溫問謝安:「此藥為什麼又名山草?」謝末及答,郝隆應聲說:「此甚易解,沒出來時稱為遠志,出來就稱為山草。」謝安甚有愧色。桓溫看看謝安笑曰:「郝參軍言無惡意。」漢末姜維,字伯約,少年喪父,與母相依為命。被諸葛亮俘虜並歸順後,與母相離。一日得母信,令求當歸。姜繼回信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商安鶉服,章泣牛衣
譯文:卜商,字子夏,衛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子夏家中甚貧,經常穿破舊的衣服卻表現的很心安。漢代王章,字仲卿,西漢泰山巨平人。家境貧困,疾病無被,天氣寒冷,不得不睡在為牛御寒的草苫中,哭著與妻子告別。其妻怒斥他說:「滿朝廷的人誰能超過你的學問,不思激進,反而哭泣,有什麼用!」後來王章做了京兆尹,還想得到封賜。其妻又制止他說:「人當知足,應該想當年牛衣泣涕的時候。」
蔡陳善謔,王葛交饑。
譯文:北宋時蔡襄與陳亞均善詩,好戲謔。一次酒酣,蔡襄題詩曰:「陳亞有心便是惡。」陳亞當即對曰:「蔡襄無口便成衰。」聽到的人都暗暗稱絕。晉朝名士王導與諸葛恢共爭姓族先後,王導曰:「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諸葛恢說:「譬如言驢馬,不言馬驢,驢寧勝馬乎?」相互譏諷。
陶公運甓,孟母斷機。
譯文:晉代人陶侃任廣州刺史時,早晨運磚百塊於齋外,晚上又運磚百塊於齋內,說:「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勞耳。」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父親死後,由母親撫養。一天,孟子沒有等到放學就回家了,孟母問:「學何所至矣?」孟子回答說:「我自己想回來的。」孟母於是用刀砍斷織機說;「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