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曾經問過我對“80後”文學有何看法。根據他們的問題,我把相關觀點整理如下。
其一,80後文學被老一輩作家學者提出來,由傳媒炒作出來。《萌芽》是個由前輩作家主持的老牌刊物,創刊於1956年,80後作家多得其提攜。但是現在80後都30歲了,80後文學作為潮流還能夠持續多久?況且,有的80後作家只是利用他們的讀者,並不尊重讀者。報紙上說的那個80後作家的粉絲,在某個非公眾場合請求該作家簽名,卻被其保鏢推倒在地。這至於如此嗎?
其二,現在看看那些習作到底有多大的文學性?80後或者80後文學到底有多大的獨特性?
一是,從文學角度而言。80後文學的最大意義,是對應試教育的批評以及“被早熟”。而其他題材都早已存在。如蔣方舟大本大本地寫什麼童年少年時期的生理反應。似乎北京、廣州沒多少出名的80後作者,他們尤其是上海那一幫,不擅長其他題材,而且寫其他題材也寫不過前輩作家。你看看韓寒寫什麼自由民主之類的雜文,思想是多麼陳舊就知道了。當然思想、知識淺薄的粉絲也會非理性地吹捧其為“深刻”。
二是,從性格角度而言。這很難說,因為他們跟他們的前輩一樣,什麼性格都有。現在被炒作出來的所謂80後特徵,又具有多大代表性?一說到整體就會忽略個人,忽略差異。那些性格大多數是青春期性格,60後遭遇“文革”,整天不用上學,打架,多爽!我們70後年輕時還迷戀港台的流行文化。我也很喜歡那些東西,但是其似乎現在也對我沒多大影響,就是因為已經不是十多二十歲的人了。我中學時期也有偶像,上大學就沒有了。這應該就是成熟的過程和社會化的過程,所謂成熟其實和康德說的差不多,就是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性。偶像情結是因為不成熟或者精神空虛。雖然依然有對某人物的崇敬,但不會以某人物為偶像,這就是敢於懷疑的清醒的精神,在快樂平靜中不抹殺追求。
其三,80後被炒作出來以前,沒有那麼多的代際差別和身份標籤。如現在一般不會強調50後、60後、70後的特徵,甚至80後,90後文學不再轟動,因為在中國,文學的商業化空間已經不大。你看除了韓寒他們幾個,後來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冠軍有哪個出來了?這就是因為已經沒多少炒作空間了。
其四,現在80後都集體奔卅,30多歲了還說什麼青春、叛逆、不想長大,這是否是商業手段和矯情?他們害怕失去更年輕的讀者?我的孩子是00後,我們讓她讀的就是經典童話和經典文學如唐詩宋詞三國紅樓等,而且她喜歡。00後現在不會喜歡80後文學,長大之後估計也很難說一定會喜歡,那時候80後都50歲老掉牙了。1980後文學最終會成為歷史名詞,過不了10年就會如此,否則2080後文學如何命名?而且,80後文學大概只是流行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多少文學新質留下是很難說的。
其五,80後是相對單純的一代。這是從文化含量所說的單純,原來的政治、歷史、文化、思想對他們似乎沒有誘惑力,他們對此也不感興趣,似乎被洗腦了。我說的洗腦不只是政治上的,也是文化上的。他們缺乏一種對文化科學的尊重或者執著。當然原因也很複雜。我們都說現在是技術時代,但正因為技術,所以缺了科學和文化,科技也被分開了。當然中國本來就重技術輕科學,四大發明其實就是經驗的、技術的東西,不能上升到“科學”來普及,來理論化。這也許是另一種洗腦,被技術洗腦,所以80後缺乏了獨立自由。我說這話的時候,馬上想到我的一些80後朋友,他們對這個社會的發展是憂心忡忡,很有思想。一句話,無論什麼“後”,都是人,都有很多共同點。
其六,所謂80後是技術時代、傳媒時代、網絡時代的產兒有多大的科學性?因為一是,80後說85後和他們不同,85後又說90後和他們很不同。二是,這忽略了廣大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村,有多些地方連電燈電話都沒有,何談網絡何談技術?三是,這也忽略了80後作者的差異,韓寒、郭敬明、蔣方舟都不同,鄭小瓊又和前幾者很不同。四是,說技術影響人的思想是可以的,但是說技術決定人的思想似乎不合理。因為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讀不懂古代和外國的作品了,因為思想不相通。影響人的思想的似乎是血緣、家庭、教育、社會和人生經歷,技術所佔份額似乎不宜過度誇張。
其七,80後文學是否是文學?80後作家是否是作家?我的感覺是80後包括其後的作家,沒有原來的作家的身份意識和精神意識,他們主要自稱為寫家、作者,把寫作不稱創作,而是碼字。有80後的朋友說“韓寒、郭敬明他們不代表80後文學的水準,只代表上一代人對我們的期望”。他們不代表水準但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然後把水準也標準化了,或者說從中獲利的傳媒界要把他們打造成標準,以造成新一輪的偶像崇拜。80後作者與政治權力和商業權力的共謀是很值得討論的話題,此不細說。
其八,80後這個概念到底有多大的科學性?我忽然覺得所謂的80後、90後觀念很落後,覺得社會上、校園裡以“某某後”來區分、抬高或者貶低人群的做法很可笑。
因為一是,如現在流行的什麼80後、90後,似乎很潮,很有個性,但其實他們也是和前輩們差不多,什麼性格都有。二是,照這種分法,魯迅、李大釗、周作人是19世紀的80後,胡適、傅斯年、毛澤東、郭沫若、茅盾、老捨是19世紀的90後,巴金、冰心、曹禺、沈從文、張愛玲、錢鍾書、凌叔華、馮沅君都是20世紀的00後。這真的搞笑。按此邏輯,每一個世紀都有80後、90後、00後,這樣的區分有多大意義呢。三是,1980年之後出生的人,的確和前輩有些不同,但不是本質的不同。這種不同是什麼呢?正面的大家可以思考總結,負面的大概是比較懶惰,缺乏目標,性觀念更開放,靜不下來,喜歡所謂的玩酷耍炫弄潮,拼族之類的,喜歡張揚個性,其實沒什麼個性,只是個性氾濫。但是這些其實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都很流行,也是年輕人的一般特徵,只是形式不同,工具不同罷了。
“80後”一詞來源於國際社會學家們討論社會發展一代名詞,是指國家依法執行計劃生育後所出生的一代人,即計劃生育發展的新階段1979年至今的代名詞。以此討論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類生育後所面臨的問題,及1980年以後所出生的獨生子人群所面臨的生活、成長、文化發展問題。在80後這一代人身上具有鮮明的改革開放帶來的彰顯個性的時代烙印,故常與“90後”一同被探討。
後來此詞被廣泛的作為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詞,也由此出現了70後、90後等一些類似詞彙。泛80後,有時也泛指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即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年輕一代。從時間的概念上講是出生於1978年、1979年、1980年後的年輕一代。(網絡資料整理)
其實這個概念作為代際差別的內涵是20世紀後期從西方引進的,一種是研究國際政治交往中領導人和外交官的政策、理念的代際差別。另一種是作為文化的內涵“代溝”。這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由西方人提出,大概80年代在中國流行,20世紀90年代末由中國媒體、網絡炒作起來的。西方的年輕人似乎沒有中國那麼明顯的80後情結或潮流。
社會上、校園裡的態度是區分、抬高或者貶低,態度不一。不過,從文化上說,的確不見得進步多少。何況進步似乎也不是衡量文化的標準尺度,現在的詩歌又比屈原李白杜甫他們進步多少呢?!其實現在的學生大多沒有什麼挑戰權威的真本領,先生也沒有刻板,只是做好自己。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做好自己,而不是標榜自己,中國和中國人才有大希望。
其九,80後是否即將成為過去?成為傳統?傳統有糟粕也有精華,無論是糟粕還是精華,都可能會遺留後世,有的消滅,有的延伸,有的發揚,有的停滯,有的變色,有的固守。
我並非一個保守主義者,雖然該保守時要保守,但我想很多文化遺產是影響至今的,不少思想是具有超時代性的。所謂傳統,不等於過去,其實是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意識與精神河流,並沒有一個完全脫離傳統的現在,現在很快會成為傳統,我們就活在傳統之中,我們賦予傳統以新的理解而非取代傳統。
“五四”那一代人,他們的確在某些思想觀念上與古代中國人有所差別,但是基本的文化精神又沒有本質的差異。中國現代文化之所以不是西方現代文化,是因為它的特點是“現代”,核心是“中國”。實用理性、樂感文化、主體性的淡化與信仰的缺失都是典型的中國文化精神。我們和古人在這些方面並無質的不同。按照艾略特的說法我們只能修改傳統,不能取代,也取代不了傳統。
其十,80後只看80後的作品嗎?有的學生說因為不熟悉歷史,只對80後文學感興趣,只看80後的作品。我想一是,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借口或者詭辯。因為據此邏輯,我們不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甚至自己出生以前的所有文學。因為我們不熟悉那段歷史。其實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熟悉、理解。二是,他對80後的歷史就真的很熟悉?想來也是空話。照此邏輯,90後、00後或者之後所有年代出生的人,根本不必看80後的作品。三是,從此可以看出現在有的學生,懶惰,不想挑戰,不想用功,以及狹隘,不想開闊視野。如果一個人只願意知道自己出生後的東西,那是典型的文化狹隘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典型的鼠目寸光。想想我作為70年代出生的人,反而不太看70後寫的作品。這種差異不是“代溝”,而是社會文化斷裂的“鴻溝”。當然,我也有一些80後朋友是不看或者不喜歡80後作品的,因為“那絕大多數不是文學,只是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