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 剖析宮崎駿世界的機械 05 宮崎牌機械大解說想像有可能成真嗎?

作者 堅原辰郎

在本節,我將從實用性的角度分析在宮崎駿的作品中登場的獨特機械。

先看《風之谷》。這部作品中出現了大量富有魅力的機械,其中最受觀眾歡迎的,莫過於娜烏西卡的座駕——滑翔翼與戰鬥機了。後來商家還推出了它們的模型。

《風之谷》中的戰鬥機是只能容納1—2人的小型飛機。顯而易見,它沒有尾翼,是所謂的「無尾翼機」或「全翼機」[1]。在航空史中,人們設計過多款無尾翼機與全翼機,也在實際中使用過它們,但這種飛機的設計難度與操作難度非常高——因為它沒有尾翼,不容易保持平衡。日軍的「秋水」、德軍的Me163「彗星」(MESSERSCHMITT Me163 Comet)就屬於這一類,但他們是有水平尾翼的,只是沒有垂直尾翼而已,看上去比普通飛機稍「短」,與娜烏西卡的戰鬥機有很大的差距。受全世界矚目的超音速客機協和式飛機(Concorde)雖然也沒有尾翼,但它的主翼非常長,與機體融為一體,與娜烏西卡的飛機截然不同。

其實,人們曾設計出一款與娜烏西卡的戰鬥機非常相似的飛機,那就是美國的諾斯羅普・格魯門(Northrop Grumman)公司在二戰期間設計的YB-35。也許有些讀者曾聽說過這個名字。這種飛機的機體以三角形的機翼組成,外形極為新穎,但終究無法擺脫難以保持平衡的詛咒,僅停留在實驗機的階段,並沒有投入實際使用。後來,諾斯羅普公司成功開發出由電腦控制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綽號「幽靈」(Spirit),並將其投入戰場。這種飛機的生產養護成本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性價比之低可見一斑。為什麼要用電腦控制飛機呢?因為它的平衡性太差了,不用電腦控制就飛不起來。

綜上所述,娜烏西卡的戰鬥機不是生產不出來,只是難度比較高。即便是生產出來,其性能也得打個問號。

宮崎駿本人倒是非常喜歡無尾翼機與全翼機,《未來少年柯南》中的巨人號也是只有垂直機翼的無尾翼機。它與諾斯羅普的YB-35非常相似,極有可能是根據這款飛機設計的。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但我們幾乎不可能在現實世界中生產出巨人號這般巨大的無尾翼機。真有人要嘗試,那也是有勇無謀的嘗試。為什麼呢?如前所述,無尾翼機的平衡性非常差。

在《未來少年柯南》中出現的工業島飛艇「Falco」看上去倒是有可能飛起來。它也是一款無尾翼機。雖然我也很希望廠商將它設計製造出來,但這個可能性並不高。為什麼呢?因為位於機體後部的垂直機翼頂端裝著螺旋槳。眾所周知,諾斯羅普公司已經開發出了無尾翼的小型螺旋槳飛機,但它的穩定性太差,所以沒有被投入實際使用。因此Falco的實驗機應該還是飛得起來的,可是能否投入實際使用就很難說了。

還有一架飛機與Falco的尺寸相似,形狀也很相近,看上去也飛得起來,它就是《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中的旋翼飛機(Autogyro)。雖然它叫旋翼飛機,但它的外型更接近直升機,有用於垂直升降的主螺旋槳以及用於推進的次螺旋槳。既然它有兩個螺旋槳,那還是有希望成真的。

為魯邦系列定下主基調的人是宮崎駿的前輩大塚康生,而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機械迷。在宮崎駿接手魯邦系列之後,片中也沒有出現過超現實的機械,這也許是為了向前輩的世界觀致敬。

把話題轉回《風之谷》吧。片中最受歡迎的機械莫過於娜烏西卡心愛的滑翔翼了。這款滑翔翼設計得相當巧妙,有噴氣式引擎輔助飛行,與在陸地上行駛的電動輔助自行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娜烏西卡說「戰鬥機是破風而飛,而滑翔翼是乘風而飛」。此言不假。滑翔翼的飛行畫面順暢而柔美,想必有不少觀眾都想站上去過把癮。

這款滑翔翼的靈感十有八九來自懸掛式滑翔機。現實生活中確實有裝了推進器的懸掛式滑翔機,莫非娜烏西卡的愛機才是最有可能成真的宮崎牌機械?

事情還真沒有那麼簡單。顧名思義,現實世界中的懸掛式滑翔機要求其駕駛者是「掛」在滑翔機上的,這樣才能用自身的體重保持飛機的平衡。如果像娜烏西卡那樣「站」在機翼上,就很難保證飛機的穩定性了。

而且,懸掛式滑翔機無法自行起飛。如果是裝有馬達的動力傘,倒是能夠在平地起飛,但駕駛者需要背著螺旋槳上陣。螺旋槳製造出的風力會推動帆片,進而帶動動力傘,所以動力傘的外形與滑翔翼完全不同。

其實早就有人打起了讓滑翔翼成真的念頭,也有人造出了實驗機,但他們的作品不是機翼太大,就是在起飛與滑行時遇到問題。總而言之,目前還沒有人能夠重現片中優雅的飛行場景。

不過,待人們在機體材質與推進系統上實現劃時代的突破時,娜烏西卡的滑翔翼興許就會翱翔在天際。

《風之谷》中還有一款重要的機械,那就是多魯美奇亞的大型運輸機。這款飛機的原型十有八九是德國空軍的梅塞施米特(Messerchimitt)Me323,綽號「巨人」。它在運輸滑翔機上增加了引擎,與多魯美奇亞的運輸機非常相似。

但多魯美奇亞的運輸機非常巨大。至於這麼大的飛機能不能飛上天,就有待商榷了。

莫非宮崎駿特別喜歡「Gigant」(巨人)這個名字?還是說,他只是對巨型飛機情有獨鍾呢?

《天空之城》中出現的「歌利亞號」與「虎蛾號」的主體都是飛船,就算體積巨大,貌似也能飛起來,問題是這兩艘飛船上的人實在太多了。朵拉一家都住在「虎蛾號」上,「歌利亞號」則塞滿了「跟垃圾一樣多」[2]的士兵。兩艘飛船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飛行,那就需要儲備大量的燃料。再加上船上搭載的設備也非常巨大……這兩款飛船恐怕都不可能成真。再說,裝了那麼多槍支彈藥與傢俱的飛船,要如何從陸地上起飛呢?

此外,《天空之城》中載著巴斯與希達非空的小型飛機「撲翼機」也飛不起來。靠撲動翅膀飛天的撲翼機的確浪漫,但它的實用性幾乎為零。而且它的翅膀裝在機體下側,即便飛機真飛了起來,也有可能在空中底朝天。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絕不可能成真的機械吧。《未來少年柯南》中有使用了反重力裝置的飛行機。《風之谷》中也有類似的科技。終於出現了!反重力裝置!

《天空之城》中的飛行石亦然。這些機械,怕是無法用現代科技實現了。

所以,少女從天而降的橋段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太遺憾了!

對了,還有機器人。在電視版《魯邦三世》的大結局「再見了可愛的魯邦」和《天空之城》中都有機器人的身影。它們發起瘋來雖然嚇人,但也有可愛之處。

都說宮崎駿筆下的機器人的老祖宗是美國的弗萊捨工作室在二戰前製作的《超人》裡的機器人,但我要告訴大家,這些機器人是絕對飛不起來的。作品中的機器人以螺旋槳為推進力,還會伸出翅膀似的雙臂在空中滑行,但與它們的體型相比,螺旋槳的體積實在是太小了,動力根本不夠。宮崎駿與弗萊舍兄弟能將如此不現實的畫面描寫得煞有介事,不得不感歎他們的確有過人的實力。

這些機器人在地面上的動作也相當豐富,問題是它們的關節雖多,但又細又單薄。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難打造出能做出那些動作的機器人。「再見了可愛的魯邦」中出現的那種能讓人鑽進去的機器人就更不用說了。道理很簡單:若是留出了坐人的空間,就放不下機器人所需要的機械結構了。

《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城堡跟機器人一樣長了腿,能自由移動。但是用如此細的腿支撐如此大的城堡,簡直比登天還難。巨大的城堡緩緩移動的模樣的確很震撼,但我不得不說,那是只存在於夢境中的機械。那般巨大的移動城堡是絕不可能成真的。

我們粗略分析了一下宮崎駿筆下的機械。結論是,它們大多難以成真。也許這就是宮崎動畫的魅力所在吧……

在宮崎駿的最新作品《起風了》的開頭,出現了機翼神似機器人手臂的飛機,而且這款飛機雖然使用了螺旋槳,卻是垂直起降的。雖說這個場景出現在主人公的夢中,可這樣的描寫方式還是讓我大為驚訝,也讓我切身感覺到:宮崎駿創造的飛機其實就是帶領我們從現實起飛的機器。

[1] 沒有尾翼並且機身的主要部分隱藏在厚厚的機翼內的航空器。

[2] 此處呼應羅穆斯卡的名言。

《宮崎駿和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