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作時間不詳。它曾發表於《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和《猶太新聞中心》(Judische Pressezentrale)。愛因斯坦檔案編號[72—459],共有6頁手稿。本文首次發表於1934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
在思想深邃的科學家之列,您很難找到一個沒有宗教情懷的人。但是,這種宗教情懷與常人[1]的宗教情懷不同。對於凡夫俗子而言,人們一方面希望得到上帝的關愛,另一方面又害怕受到他的懲罰;這種感覺類似於孩子對其父親的感情昇華。對於上帝,人們與他在某種程度上建立起了一種私人關係,無論這其中有多少敬畏的因素。
但是,科學研究者卻癡迷於所有事件中的因果關係。對他而言,未來同過去一樣,都是必然的和確定的。道德不是神聖的,而純粹是人的事情。他的宗教情懷是以這種形式出現的:對自然規律性的和諧入神般著迷,這種和諧揭示出了一種如此深邃的理性;與此相比,人類一切有意義的思考和安排都只不過是其微乎其微的反映。只要他能夠掙脫自私慾望的奴役,這種情感將是他生活和工作的指導原則。毫無疑問,這種情感與各個時代的宗教天才所懷有的情感是密切相關的。
[1] 在德文版和英文版中,此處用的都是「天真的人」(naive Menschen,naive man)。——編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