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

一、生平事跡

楊炯,華陰(今陝西華陰縣)人,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0)。他自幼聰敏好學,十餘歲時,應神童舉及第,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二十七歲時,又應制舉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在任校書郎期間,楊炯寫下了一些學術性的文章,如《渾天賦》、《公卿以下冕服議》等,表明他對天文、禮儀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詣。著名的《王勃集序》大約是在王勃死後不久寫成的,當時他還不到三十歲。

永隆二年(681)楊炯為崇文館學士,不久,改任詹事司直(掌太子東宮庶務的小官)。

在為人方面,楊炯「恃才簡倨」,瞧不起那些偽善的官僚,把他們比作「麒麟楦」。有人問他:「你為什麼把那些官僚比作『麒麟楦』呢?」他說:「那些搬弄麒麟戲的,往往用畫有麒麟的布披在驢身上,裝上皮毛,巡場而走,宛如一個不平凡的動物。等揭去這層皮,原來是條驢。現今那些沒有德行而穿著朱紫官服的人,同那些披著麒麟皮的驢又有什麼區別呢?」譏諷如此尖刻,使得那些官僚們恨之入骨。

楊炯在仕途上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高宗去世後,武則天臨朝,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抗,後來徐敬業兵敗,楊炯因其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之事被牽連,於垂拱二年(686)被貶為梓州(今四川省北部)司法參軍。後來一度又調回洛陽,不久又出任盈川(今四川省筠連縣境)縣令,卒於官。他的卒年難以確定,大約在公元693年。可以說,楊炯在「四傑」中是比較暗淡無光的一個,做了一輩子的小官。

二、創作成就

楊炯為初唐四傑之一,著有《盈川集》十卷,存詩三十餘首。他的創作成就主要在五律方面,如《折楊柳》、《紫騮馬》、《戰城南》、《從軍行》等。《從軍行》是他的代表作。全詩如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詩寫對遼闊邊疆的嚮往,抒發了作者投筆從戎、立功報國的豪情壯志,表現了一種奮發激揚的精神。這類辭采奇麗、情調高昂的詩歌,不僅在內容上,而且在藝術風格上開了盛唐邊塞詩的先河,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鄭賓於在《中國文學流變史》中說:「楊炯詩雖說與王勃同調,但辭采卻要比他高出一些……他詩若《從軍行》、《出塞》之類,也都不在王勃之下。」可見評價之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今存的三十三首詩中,五言律詩和五言排律佔二十八首,約為五分之四。五絕只有一首。七言詩則一首也沒有,更無歌行,這是他和其他三傑不同的地方。

除詩歌外,楊炯現存有賦八篇,序十二篇,碑文十四篇,墓誌、行狀、銘表等十七篇。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1.劉煦等:《舊唐書》卷一九上《楊炯傳》,中華書局,1995年。

2.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二一《楊炯傳》,中華書局,1975年。

3.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聞一多:《楊炯年譜》,初唐四傑合譜本。

(二)作品

1.楊炯:《楊盈川集》十卷附錄一卷,四部叢刊影印明童氏刊本。

2.楊炯:《楊炯文集》七卷,四部備要《初唐四傑文集》卷十至十六(有文無詩)。

3.徐明霞點校:《楊炯集》,中華書局,1981年(與《盧照鄰集》合印,附傅璇琮編《盧照鄰楊炯簡譜》)。

(三)其他

潘裕民:《淺說楊炯〈從軍行〉》,《語文月刊》1988年第5期。

《唐宋文學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