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宛葉

第五十章

十月上旬,李自成大軍破了舞陽縣境內的軍事要地北舞渡,殺了降將李萬慶,然後兵分兩支:一支南下,過裕州(方城),趨博望,游騎直到南陽東郊十餘里處的白河岸上;另一支向西北,進攻葉縣。

從葉縣到裕州有一百二十里,中間有個地方叫作保店。保店西南二十里處又有個地方,因為街旁只有一棵孤零零的大樹,人們就叫它獨樹。在保店和獨樹之間,二十里之內,大軍雲集。闖、曹的老營都紮在保店附近,相距四五里路,但是李自成和羅汝才兩天前已經離開老營,到了舊縣[1]以北離葉縣城不到十里的地方。劉宗敏以提營總哨的身份,駐在這裡,指揮李過、袁宗第和曹營的將領孫繩祖圍攻葉縣。張鼐的火器營已經到了城邊,安好了炮位。

葉縣城已被四面合圍,周圍數里之內,處處兵營,星羅棋布,使守葉縣的叛將劉國能無路可逃。

十月初九日黎明時候,劉宗敏已馳赴城外,準備親自指揮攻城。李自成和宋獻策仍然留在舊縣附近的營中,等候高夫人、紅娘子和慧梅到來。昨天黃昏,李自成派飛騎馳赴獨樹附近,召她們前來,限在天明以前趕到。

進攻葉縣的戰鬥開始了。李自成聽見隆隆炮聲不絕,吶喊聲此起彼伏,斷定劉國能必難守住城池,但是又擔心劉會突圍逃竄。他同劉原是拜把兄弟,劉原來在義軍中也是有名的首領。萬一不能將他捉住,不免留下後患。

這麼想著,李自成很想親自到葉縣城外部署一番,可是他必須等待高夫人、紅娘子和慧梅,如果她們天明時趕不來,也許會誤了大事。

過了一陣,有馬蹄聲從西南奔來,果然是高夫人一行趕到。她們被引到大帳中。高夫人坐下以後,趕快問道:

「闖王,有什麼緊急事兒把我們連夜叫來?」

自成笑著說:「自然有緊急差遣。有件事兒很重要,非你們辦不好,遲了也不行,所以叫你們連夜趕來,我好面授機宜。此計萬萬不能洩露。」

高夫人說:「到底是什麼妙計?你快說出吧,我們好依計而行。」

李自成正要說出時,吳汝義進來,說大將軍要到城邊去觀看攻城,在營外大路上差人來問:大元帥是否此刻也去?李自成不想叫羅汝才看見高夫人此刻趕來,又不願怠慢了汝才,便說:「我去跟他說吧。」隨即站起來,帶著吳汝義和幾名親兵出營盤往半里外的官馬大路走去。

高夫人向紅娘子問道:「你能猜到大元帥對咱們有什麼重要差遣?」

紅娘子搖頭說:「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慧梅小聲問道:「難道破葉縣城用上我們?」

高夫人搖搖頭,小聲說:「我看不會。闖王同劉國能原是拜把兄弟,我同劉嫂子也很熟。倘若闖王差我帶著你們進城去見劉嫂子,豈不是將咱們送到叛將手中做了人質?何況講到結拜一層,劉國能是兄,咱們大元帥是弟,天底下哪有弟媳婦兒去見阿伯子哥說話的道理?」

她們都笑了,隨即在一團疑雲中沉默,等候闖王回帳。

李自成同曹操站在大路上說了一陣話,無非是說他自己還有事需要處置,等天明以後再趕往城邊。他囑咐曹操勸說劉國能趕快投降,免得雙方將士無辜死傷。

曹操雖然口中答應到城下相機行事,但心中實不願同劉國能見面,怕的日後事情中變,反叫自成生疑。等曹操重新上馬走後,李自成回到帳中。坐下以後,他向高夫人和紅娘子笑著問道:

「你們可猜到我叫你們來有什麼緊要事兒?」

高夫人說:「猜不透,大概與進攻葉縣無干吧?」

闖王點頭說:「自然與進攻葉縣無干。如今讓你們來,是為著南陽的事情。這次來到這裡,進攻南陽是個正題,葉縣不是正題。駐在獨樹、保店一帶的大軍,有一部分明天就要開往南陽,原來在南陽附近已有一萬多人馬;再去兩萬人馬,合起來有三萬之眾,一起圍攻南陽。另外,要邢大姐同慧梅一起,從健婦營中抽出五百名健婦,也往南陽立一大功。」

紅娘子一聽,忙問:「攻城?」

闖王笑著搖頭:「不,去迎接左小姐,就是左良玉的養女,把她接到我們老營來。」

高夫人問:「左小姐怎麼到了南陽?」

紅娘子也忍不住問:「我還不曉得有這位左小姐,她真的在南陽?」

闖王說:「這個左小姐原是一個叫丘磊的將軍的女兒。丘磊是左良玉的結拜兄弟。左良玉從前犯罪當斬,丘磊代他坐牢。後來左良玉做了總兵,拿錢把丘磊贖了出來。現在丘磊在山東,聽說已經當了副總兵,不過手下兵將很少。丘磊入獄前生了一女,妻子病故,由左良玉將這個女兒撫養起來。因為左良玉自己沒有女兒,所以把她看得像親生女兒一樣。據說這姑娘長得不錯,人也聰慧,左良玉夫婦愛如掌上明珠,給她起的名字也就叫左明珠。」

高夫人說:「這名字倒很好聽,她是怎麼到了南陽呢?」

闖王說:「崇禎十一年,左良玉把家眷寄在許昌,因為兵變,左夫人和女兒失散。此女當時只有十一歲,由乳母帶著,失落民間,為土寇劉扁頭得到。」

紅娘子問:「是不是遂平一帶的那個劉扁頭?」

闖王說:「就是此人。起初,左小姐和她的乳母都不敢說出她的真實姓名,兩年後才被左良玉探到下落。劉扁頭知道她是左良玉的養女,禮遇甚重,遵從左良玉的意見,將她送到開封暫住。一個月前,左良玉命人接左小姐到南陽,準備讓她到武昌去住。最近本已決定離開南陽前往襄陽,因為我們的人馬突然到了南陽周圍,所以未曾走掉。我們宋軍師足智多謀,派人將左小姐的行蹤探聽得十分清楚。他建議我將左小姐弄到手,好生優待,日後必有大的用場。」

紅娘子說:「這倒是個難題。必須把左小姐誘出南陽,方能接她。」

「我們只能在進攻南陽之前將左小姐接來。一旦攻城開始,就來不及了。因為南陽有猛如虎防守,必會死戰,城破之後,必定玉石俱焚,那時再接就晚了。」闖王說著,又放低聲音補充一句,「萬一左小姐落入曹操手中,事情就難辦了。」

紅娘子問道:「如何到城內去接?要扮作逃荒的人混進去麼?」

闖王微笑搖頭:「猛如虎守城,混不進去;縱然能夠混進去,十來個人既近不得左小姐身邊,也殺不出來。」

慧梅焦急地問:「那怎麼辦呢?」

闖王說:「你們先休息、吃飯,軍師馬上就從城外回來。我吃過飯要去城邊指揮作戰,接左小姐的事,讓軍師向你們面授妙計。此事萬分機密,連雙喜們都不知道。怕的是此計不成,不唯左小姐接不來,你們也會吃虧。」

隨即,他吩咐親兵們拿洗臉水,準備早飯,並吩咐飛馬去城外請軍師回營,同時讓高夫人帶著紅娘子、慧梅去旁邊一座帳中休息。這時天色已經大亮了。

大炮聲已經停止。李自成和羅汝才並馬來到南門城壕外,呼喊劉國能答話。劉國能這時正在城上,不肯露面。他的左右親將勸他答話,聽聽闖王的口氣,他說:「老子不同他說話。有什麼話可說呢?能戰就戰,不能戰就死,橫豎同闖賊已經沒有交情了。」

一個親將勸他說:「雖然如今各行其是,但我們都是延安府人,將軍同闖王又是結拜兄弟,同曹操也是,總還有一點舊情。也許他們還念點舊情,講點義氣。」

劉國能搖頭歎息說:「你們說的什麼傻話呀,嗨!自從我劉國能歸順朝廷,已經成為王臣,跟他們車行車路,馬行馬路,各行其是,涇渭分明,情誼早已斷絕,他們對我姓劉的還會講什麼義氣!」

一個親將說:「儘管如此,你並沒有坑害過他們。我們受了招安後,也沒有同他們打過仗,並無仇恨。」

劉國能冷笑說:「怎麼沒有仇恨?瑪瑙山一仗,雖說打的是張獻忠,可是曹操跟獻忠當時是擰在一起的,他們難道不記仇?」

又一個親將說:「可是闖、獻兩人素來不和,我們打張獻忠,與李自成何干?」

劉國能說:「你們真是糊塗!他雖然跟張獻忠不和,可是對我這樣效忠朝廷的人,他們卻穿一條褲子,恨我不肯再跟他們做賊到底。」

左右又說:「打瑪瑙山時,曹操雖跟獻忠擰在一起,可是後來又不和了。曹操過去與將軍交情還不錯,今日我們有危急,他也許能幫忙說話。只要他能使李自成暫緩攻城,我們就容易想出突圍的辦法。」

「你們好不明白!曹操今日聽命於闖賊,受闖賊挾制,何能替我們說話?今日只有死守,別無善策。城破之後,你們自便,我劉國能甘願以身殉國,做大明的忠臣,流芳百世。」說罷,他向左右一望,把腳一頓,說,「趕快點炮!」

左右還在遲疑,劉國能大怒:「快點炮!」

李自成看見城頭上炮口移動,望了羅汝才一眼,將手一揮,要大家躲避,同時笑著說:

「果然不出所料!」

大家隨著他避到房屋後邊。他向大約相距二十丈遠的張鼐大聲下令:

「張鼐,開炮!」

城上的炮先響了,但只打壞兩間房頂,未曾傷人。張鼐在夜間已經修好炮台,天明時打過十餘炮,將城樓打塌一半,城垛打壞數處。現在三座大炮同時點燃,向著城上打去。

劉國能在城上看見火光一閃,立即一揮手,要大家趕快散開,伏身躲避。炮彈又打壞兩個城垛,有一顆炮彈飛入城內,打毀一家百姓的草房,燃燒起來。

闖王命令停止打炮,免得誤傷百姓。

由南城外邊開始,義軍從四面紛紛將響箭射入城中。響箭上系有闖王的「曉諭」:

闖王剴切曉諭,仰爾軍民遵行。限於兩日之內,焚香開門獻城。大軍秋毫無犯,保全一城生靈。義師進入葉縣,只誅叛將國能。

城中百姓一聽見響箭聲音,立刻就有許多人跑去揀拾。儘管劉國能的士兵吆喝著「不許拾響箭」,但誰也不肯聽從。紳民們都看到了「曉諭」,兵丁們也有人看到了。大家紛紛議論。因為葉縣同襄城是鄰縣,大家又聽說襄城知縣曹思正接到李闖王的「曉諭」後,即在縣衙門連夜召集士紳會商,眾人都主張投降,換取闔城平安,只有舉人張永祺一個人不肯投降,聽其帶著家屬出城逃走。而兩天前襄城投降之後,闖王果然不派人馬入城。

葉縣紳民都願投降,對此劉國能完全清楚。他在屋中反覆愁思,想不出好的辦法。城外又在打炮了。他不禁頓腳長歎,自言自語說:

「唉,沒料到我劉國能竟落到這個下場!」

將近中午時候,城中官紳父老來到轅門求見。劉國能將大家迎進議事廳中。今日廳中的情景與往日大不相同。兩三個月前劉國能初到葉縣,將他的副總兵衙門設在這裡,那時好不威風。僅僅十天以前,劉國能在這裡召集官紳,會商加固城防事宜。會後酒宴,賓主盡歡。當時大家認為李自成暫不會來,且喜劉國能帶來了兩千人馬,葉縣可以無虞。然而曾幾何時,局勢突然一變,今日大廳中一片愁眉苦臉,氣氛沉重,好像就要破城的樣子。

大家坐下以後,一個為首的士紳先說道:「現在來見大人,不為別事,只是為請大人設法保全一城官紳軍民的性命。」

劉國能明白他們的來意,卻故意說:「本鎮正在竭力守禦,準備與流賊死戰,這就是為的保全一城官紳百姓的身家性命。」

另一位士紳說:「死戰絕不能取勝,守城斷無把握。如若堅守,不但不能保全官紳百姓性命,反而將遭屠城之禍。將軍可曾想過?」

劉國能慷慨激昂地說:「我什麼都想過。我身為王臣,又為大將,決無投降之理,我所想的只是如何堅守,如何死戰,其他概不過問。」

有一位士紳年紀較大,原是本縣有名的一位舉人,也做過外縣教諭的官,如今回家住在城中,聽了劉國能的話,很不以為然,問道:

「將軍獨為自己的一個忠字著想,可曾為全城百姓的身家性命著想乎?」

劉國能無言對答,只是歎了一口長氣,說:「我身為武將,只有三個字在我心中。」

舉人問:「哪三個字?」

劉國能說:「不怕死。」

另一位士紳馬上憤憤不平地說:「單有『不怕死』三個字不夠,應該還有三個字:『愛百姓』。」

劉國能說:「我因為愛百姓,所以駐守葉縣後,士兵從不敢騷擾百姓,這是各位都看到的。」

有位士紳說:「昨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將軍來到這裡,確實不怎麼騷擾百姓。但今日不同於昨日,今日或降或戰,必須決定。降則一城保全,戰則滿城屠戮,將軍到底如何想的?」

劉國能說:「我看葉縣可以久守,闖賊絕不會逗留此地過久。」

知縣張我翼本不想多說話,可是現在士紳們已經同劉國能衝突起來,他也不得不說道:「請將軍三思,目今人無固志,孤城無援,斷無不破之理。我也是朝廷命官,承乏來此,守土有責。將軍對朝廷具有忠心,難道我就沒有忠心麼?我也是進士出身,幼讀聖賢之書,受孔孟之教,這忠君愛國幾個字自幼就牢記心中。然而,然而,現在一城百姓都在等待我們做出決定,安危繫於將軍一言。如果將軍和我能從百姓著眼,暫時投降,救了百姓,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劉國能冷笑說:「縣父母既然也有投降之念,我不敢奉勸你不投降,可是你也應想到,你是身蒙國恩、食皇上俸祿的人,日後你如何對待皇上?縱然百姓體諒你,國法豈能體諒你?」

張我翼說:「前日襄城已經投降了。襄城知縣曹思正順從士民之意,向李闖王投降,獻出騾馬糧食,遂得一城保全。我想此時應當通權達變,不能死守一個忠字。闖王人馬退走之後,我們仍然為朝廷守土,豈不兩全其美?」

劉國能搖頭冷笑:「恐怕到那時你就悔之晚了啊!」

正在爭論不休,忽然有人送進來闖王的第二次「曉諭」。有一個堅決主張投降的陳姓士紳,不顧劉國能和知縣在場,首先把「曉諭」搶到手中,看了一遍,臉色大變,大聲說道:

「各位不必再爭,請聽我念一念!念一念!」

眾士紳紛紛嚷道:「快念!快念!」

於是姓陳的士紳手指微微打顫,捧著李自成的「曉諭」,大聲念道:

本帥救民伐罪,恫瘝無辜百姓。

再次曉諭爾等,提前明早破城……

大家不等他將「曉諭」念完,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哎呀,明早就要攻城!原說限兩天,如今只限一天了!」另一個說:「哎呀,這怎麼好!這怎麼好!」又一個喃喃地低聲說:「恫瘝無辜百姓,還要提前攻城!」……姓陳的士紳接下去念道:

速議開門出降,保爾雞犬不驚。

國能如肯歸順,依例寬大優容。

前罪一概不問,望汝效忠立功。

念完之後,大廳中鴉雀無聲,大家面面相覷,後來目光都集中到劉國能的臉上,等待他說話。劉國能仍存著僥倖心理,認為李自成原限兩天投降,忽然減去一天,必是左良玉的人馬來救南陽,使他不敢在此逗留過久,他既然不會久留葉縣城外,還是以齊心固守為上策。可是劉國能剛剛把這些想法說出,姓陳的士紳立刻駁道:

「我看不然。依我看來,必是李闖王明白城中軍民無心守城,所以限令今日決定降與不降。」

大家同聲附和。劉國能見自己處境十分孤立,沉默一陣,長歎一聲,說:

「晚上再議吧,我劉某絕不連累一城官紳百姓!」

散會以後,劉國能登上北城,想察看突圍道路。他看見城外到處都是義軍的營盤,無隙可乘。這時正值高秋季節,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一眼可以望見十八里以外的臥羊山,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臥羊山上也有不少旗幟。他明白逃走的道路已經沒有了。

黃昏以後,他正感到束手無策,知縣張我翼和一群士紳父老又來見他,請他速做決定,免使一城生靈塗炭。他們一再對他說,如果今晚不作決定,明天一早攻城,一切就都遲誤了。劉國能聽了以後,在大廳中不住走動,連聲歎氣。儘管他已毫無辦法,但是仍不肯說出投降的話。這時攻城義軍忽然從南邊打了三炮,有一顆炮彈從空中隆隆響來,越過屋脊,落在他的老營後院,幸未炸開,不曾傷人。他得到稟報,立即同官紳父老們跑到後院觀看,但見炮彈打入地下足有半尺多深。大家面面相覷,有人搖頭,有人吐舌,有人嘖嘖連聲。

劉國能同眾人回到大廳中。大家又紛紛催促他速作決斷。他對一位親將說:

「你到南門城頭,向城外喊叫,說我劉將軍明日辰時出城,親自與闖王見面。請闖王明早不要攻城,以免一城無辜百姓遭殃。」

親將問道:「說大人已經決定投降麼?」

劉國能將眼睛一瞪:「你照我的話說,何必多問?我只是去親見李自成,什麼投降!」

「遵令!」親將迅速轉身,退出大廳。

劉國能對眾人說道:「你們各位都走吧,傳諭闔城百姓放心,賊兵不會再攻城了。我劉某不能為皇上守城盡忠,當以一身救百姓免遭屠戮。」

大家默默退出。有的人心中暗暗稱讚劉國能畢竟是一個慷慨忠義之人;有的人想到他今日被逼投降,可能仍然去作「賊」;有的猜想他見到闖王之後,會被闖王殺掉;也有人認為闖王會放走他。但這些想法,大家都沒有說出來。

知縣張我翼正欲同大家一起退出,劉國能又把他叫住,囑咐說:「明日賊兵進城,望鄉前輩忍辱負重,不可辜負百姓。」

張我翼聽了此話,料定劉國能將在今夜自盡,便勸他說:「聽說李闖王心胸寬大,況將軍與他有金蘭之誼,必然以優禮相待。只要將軍一顆忠心不泯,日後再圖報效朝廷不遲。」

劉國能冷笑一聲,沒有說話,拱拱手,走回內宅。

十月十二日早晨,陽光特別鮮艷,大地略有霜凍。

早飯以後,劉宗敏立馬城外,但見各處雲梯已經準備停當,十幾尊大炮架在南關土城牆上和城外高處,對準磚城。

將士們在等候劉國能出降。如不出降,就要開始攻城。

辰時剛到,城頭上出現一面白旗,連連揮動。隨即劉國能帶著他的十歲兒子縋下城來,越過干的壕溝,直往劉宗敏立馬的地方走去。他遠遠地拱手一揖,問道:

「可是捷軒麼?自成在哪兒?」

劉宗敏略展微笑,拱手還禮,隨即跳下馬來,說:「我正是宗敏,在此迎候。闖王在前邊不遠,請隨我前去相見。」

李自成昨天已經移駐離城二里多遠的高阜上。他坐在帳中,一邊與宋獻策商談進攻南陽和接著去圍攻開封的事,一邊等候劉國能前來投降。羅汝才斷定闖王必殺劉國能。他既不願救劉國能,也不願落一個殺朋友之名,所以假稱身體不適,留在自己的帳中不來。

一個親兵進來稟報:「劉副將前來投降,已經走到帳外。」

李自成用嘴角向雙喜示意。雙喜馬上向親兵吩咐:「請他進來。」登時大帳外一聲吆喝:「請!」

劉國能隨著劉宗敏走進大帳,後邊緊緊跟著他的十歲兒子。

李自成和宋獻策起身相迎,同劉國能互相施禮。李自成走前一步,拉著劉國能的手,叫著他的字,說:

「俊臣,與仁兄一別數年,沒想到在此地重又相見。過去的事,一筆勾銷,我絕不記在心上,但願與仁兄重新共事。」

劉國能說:「自成,與你分別之後,各奔前程,不想今日兵敗,在此相遇。愚兄前來受死,並無別的想法。」

自成趕快說:「仁兄何出此言!快快坐下敘話。我確實不念舊惡,說與你共事,實是出自真心。坐下,坐下。」

大家坐下以後,李自成又勸劉國能投降。劉國能說:「自成,我是對真人不講假話,請你不要再勸啦。大丈夫敢作敢為,既然已經投降朝廷,就不能再作流賊。一切勸我的話都是白搭。我這次走進寶帳,只求速死,並不希望活著回去。」

劉宗敏在旁說道:「俊臣,你說的算個屌!你本來也是受苦的人,一時糊塗,降了朝廷,如今回頭就是。你又不是崇禎的孝子賢孫,犯不著為他去死。」

劉國能不高興地說:「捷軒,你怎能這麼說呢?皇上是我的君,我是他的臣,為臣盡忠,義所不辭。」

劉宗敏輕蔑地哼了一聲,看見闖王在對他使眼色,下邊罵人的話沒有說出。

闖王說:「俊臣,你雖是願意為明朝盡忠,但明朝氣數已盡,何不另尋出路?」

劉國能說:「愚兄奉母命受招安,今日如不盡忠,將何面目見先母於地下?」

宋獻策插話說:「請將軍三思而行。剛才闖王已經說了,明朝氣數已盡。將軍如能與闖王共事,將來必為開國元勳。為新朝做開國元勳,比為桀紂做忠臣,好得多了。」

劉國能說:「當今皇上並非桀紂,也無失德,只是群臣昏聵,才有今日。何況大明氣數是否已盡,不得而知,請宋先生不要把話說得太早。」

闖王知道劉國能不肯投降,歎口氣說:「俊臣,我們既是同鄉,又是結拜兄弟。你既要為明朝盡忠,我沒法阻止,你還有什麼話要囑咐的,我一定盡力照辦。」

「但願你進城之後,對官紳百姓不要妄殺一人。」

「這話何用你囑咐呢?」李自成說著,將劉國能的兒子拉到面前,抱在膝上,愛撫了一番,「俊臣,你自己不惜一死,難道不為這個孩子著想?」

劉國能說:「我同你闖王原是八拜之交,後來雖然各行其是,卻不曾有私人仇怨。倘若你果真寬厚,請你殺我之後,留下這個孩子,讓我的妻子帶他返回延安家鄉,也不使我絕了後代。」

李自成帶著感情回答說:「如果你必定要死,後事請你放心。你的妻子也就是我的嫂子,你的兒子如同我的兒子。我一定派人護送他們離開葉縣。你的親兵親將我都不殺,就讓他們護送嫂子和侄兒返回延安,沿途旅費和他們以後謀生需要的錢,我都替你安排。」

劉國能站起來深深一揖說:「這樣我就死而瞑目了。」

李自成望望左右,見劉宗敏怒形於色,宋獻策也向他頻頻使眼色。他含著眼淚說道:

「俊臣,我不能留你了。論私情我們是八拜之交;論軍法我不能容你叛投朝廷,又不肯回頭。請你出帳去吧。」

他向吳汝義使個眼色。吳汝義帶著一名親兵將劉國能押出帳外。李自成又撫摸著劉國能兒子的頭說:

「這是公事,實不得已。你不用害怕,我會像父親一樣將你撫養成人。」

說話之間,吳汝義轉了回來,向闖王稟報說已經將叛將劉國能斬訖。劉國能的兒子一聽說父親已經被斬,大哭起來,從李自成的懷中跳下,奔出大帳。李自成命親兵們隨著這孩子出去看他父親的屍首,並說,看過之後,要替劉將軍裝一棺木,好生埋葬。說罷又對一個親兵說:

「速喚張鼐進帳。」

張鼐匆匆趕到,趨近闖王面前,問:「要炮兵進城麼?」

闖王還未回答,忽然一個親兵跑進帳中,向他稟報說:「大元帥,那小孩出我們意外,已經在他父親屍首旁自盡了。」

闖王大驚,出帳去看,看見那小孩果然已用短劍割斷喉嚨自盡。闖王問:

「怎麼這孩子會自盡呢?」

親兵說:「他看了父親屍首,哭了幾聲,乘大家不防,從腰間拔出短劍就往自己脖子抹去,一下子就割斷了喉嚨。」

闖王連連頓腳,歎息幾聲,說:「想不到這小孩竟然像大人一樣。」過了片刻,他又歎口氣說:「唉,其實也不奇怪。必定是國能投降明朝以後,經常以忠君的話訓教小孩,使小孩也同他一樣迷了心竅。」

他回到帳中,傳令劉芳亮率二千人馬進城,大軍即日整軍開赴南陽。又吩咐對劉國能的家眷要加意保護,由劉國能的親隨心腹護送回延安家鄉。對劉的將士,一個不許殺害,願留的留下,不願留的給銀錢遣散。他略停一下,又想起來一件事,對劉芳亮說:

「明遠,知縣張我翼雖是我們的陝西老鄉,也願意投降,可是他這個人在葉縣兩年,貪贓枉法,民怨很大。你進城後要將他抓起來,當眾斬首,為民除害。」

劉芳亮走後,闖王轉向張鼐,暫不說出正題,含笑問道:「這次攻破葉縣城,殺了叛將劉國能,你的火器營打炮不多,也不叫你認真向城中打炮。聽說你抱怨這一仗不夠味道,可是真的?」

張鼐笑著回答:「是的,闖王,帶來十幾尊大炮不曾好生使用,還故意打幾次不炸開的炮彈。像這樣打法,遠不如在火燒店打得熱鬧。」

李自成笑著說:「你得好生學習兵法[2]!兵法上的道理,我對你和雙喜講過多次,你全沒有吃進去。我們這一仗,就是兵法上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兵法上說:『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我們這個勝仗,不損傷一兵一卒,這才是真正有味!」他收起了臉上笑容,接著說:「我們正在準備一次大戰,比圍攻火燒店那一仗要大得不能比,猛烈得不能比。破葉縣,只是一出大戲剛剛敲打鑼鼓。現在我命你去南陽,立刻動身,在馬上打盹休息。這裡距南陽二百四十里,限你明天後半晌趕到,不可遲誤!」

張鼐說:「大炮拖運不會那麼快。」

闖王說:「我明白大炮拖運不會那麼快。張鼐,你將火器營交給黑虎星率領,開赴南陽,準備攻城。你自己只率領二百輕騎,火速馳赴南陽附近,面見夫人,聽她吩咐,不可耽誤。」

張鼐又問:「為什麼這樣緊急?」

闖王說:「你見到夫人便知,不必多問。猛如虎是一個很有經驗的老將,我擔心紅娘子和慧梅會輕視了他,吃他的虧。你快走吧!」

張鼐不知慧梅會遇到什麼事兒,但不敢多問,轉身便走,心中七上八下。


[1]舊縣——在葉縣南三十里處,為元以前縣治所在地,所以稱為舊縣。

[2]兵法——指《孫子》。下邊引用的話見於《孫子·謀攻篇》。

《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