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就是磨練本心:《為善最樂文》

原文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然小人之得其欲也,吾亦但見其苦而已耳。「五色令人目盲,五聲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營營慼慼,憂患終身,心勞而日拙,欲縱惡積,以亡其生,烏在其為樂也乎?

若夫君子之為善,則仰不愧,俯不怍;明無人非,幽無鬼責;優優蕩蕩,心逸日休;宗族稱其孝,鄉黨稱其弟;言而人莫不信,行而人莫不悅。所謂無入而不自得也,亦何樂如之!

妻弟諸用明積德勵善,有可用之才而不求仕。人曰:「子獨不樂仕乎?」用明曰:「為善最樂也。」因以四字匾其退居之軒,率二子階、陽日與鄉之俊彥讀書講學於其中。

已而二子學日有成,登賢薦秀。鄉人嘖嘖,皆曰:「此亦為善最樂之效矣!」用明笑曰;「為善之樂,大行不加,窮居不損,豈顧於得失榮辱之間而論之?」

聞者心服。

僕夫治圃,得一鏡,以獻於用明。刮土而視之,背亦適有「為善最樂」四字。坐客歎異,皆曰:「此用明為善之符,誠若亦不偶然者也。」相與詠其事,而來請於予以書之,用以訓其子孫,遂以勖夫鄉之後進。

譯文

君子熱衷於道,小人熱衷於欲。不過人人都看到小人得到了欲,我看到的卻是他得到了苦。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聲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忙碌奔逐,常常憂慮,終生不暢,費盡心機,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遷就自己的慾望,持續地積累惡念與惡行,滅亡了自己,怎麼會有快樂在裡面?

如君子一樣為善,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在人間沒有人指責他,到了地獄也沒有鬼痛斥他;整日優哉游哉,不費心機,反而越來越好;宗族說他孝順,鄉里鄉親說他敬愛兄弟姐妹;他說的話人人都相信,他做的事人人都喜歡。這就是「到了什麼境地都能安然自得」。還有什麼快樂比這更快樂的!

我小舅子諸用明一門心思積德行善,有機會去做官也不去。有人問他:「你覺得做官不開心嗎?」我小舅子回答:「為善最開心。」後來,他把「為善最樂」四個字寫到書房門框之上,帶著兩個兒子和鄉里有志為學的人在裡面講學。

後來,他兩個兒子因才德兼優,考中秀才。家鄉父老都讚歎不已:「這就是你始終堅持『為善最樂』的回報吧!」我小舅子笑道:「為善的樂趣,縱然理想完全實現,也不會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隱居,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減少,既然如此,怎麼會以得失榮辱而論呢?」

眾人都心服口服。

有園丁修理花園,得到一鏡,交給我小舅子。我小舅子擦去泥土,只見鏡背上有四個字,居然是「為善最樂」。見到的人都大為驚奇,都說:「這是您為善感動了天地,天地用這面鏡子來呼應您呢。」眾人都傳播這件事,我小舅子就請我把這件事寫一下,以此來教訓子孫後代,進而勉勵家鄉父老的後代勇於進取。

評析

「為善最樂」這四個字出自《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東平王劉蒼「少好經書,雅有智思」,後來到京城輔佐皇帝,聲譽頗隆,因心上不安,於是回到封地,做最開心的事——為善。

《為善最樂文》的全部內容雖是王陽明小舅子的故事,但的確是王陽明的主張。《傳習錄》中,王陽明明白無誤地告訴弟子:致良知就是集義,所謂集義,就是行善,做事符合道義。

中國山西晉中喬家大院的正房中央懸掛著一塊金字牌匾,上書四個大字:為善最樂。瀏覽喬家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為善」始終貫穿於喬氏家族的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中,是喬家的家訓之一。喬家曾創造了光輝奪目的成績,和「為善最樂」四個字密切相關。

中國古人為何會把為善看作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呢?

因為無數的事實證明,樂善好施的人,都會因做善事而產生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愉悅感,這種愉悅感始終纏繞著他,讓他每天都保持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站在功利性的角度看,行善就能積德,有德之人必有福報,每天都能收穫福報的人,精神狀態比神仙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善最樂」自然也是王陽明的家訓,王陽明對這四個字的解析是這樣的:為善的人,不僅僅他的家族愛他,朋友也愛他,縱然是鬼神也偷偷幫助他;而為惡的人,不僅僅他的家族厭惡他,朋友噁心他,縱然是鬼神也偷偷詛咒他。所以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另外,我們見到為善之人,肯定會喜歡上他;如果我也為善,將心比心,別人也必定喜歡我;見到為惡之人,我們肯定會厭惡他,如果我為惡,將心比心,別人也必定厭惡我。

他又說,當我們為善時,實際上我們是在踐行心學「事上磨煉」的主張,我們為善就是在磨練、光明我們那顆擁有良知的心。良知自然會善,正如鑽石自然會發光,但我們天長日久地磨練良知裡面的善,它就會更加的光彩奪目。善的能量越大,我們的良知就越光明,良知越光明,我們對人情事變的判斷力就越精準。

歸根結底,為善在王陽明心學那裡,仍是磨練本心。本心既明,心上則安,心安即是強大。

「為善最樂」需發自真誠無欺的良知命令,也即是說要誠意。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皆有良知,人皆想為善,但一定要加倍留意為善的念頭。

此即是說,你為善時的念頭是什麼?是為了出名、獲利,還是只聽從本心,自然地流露?

這是古典儒家和理學、心學都特別關注的問題:動機。

《聊齋誌異》有句話正是最好的註解: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有心為善,雖善不賞。

所以王陽明認為,為善最樂應該有兩方面,與人為善和與己為善,真正的為善最樂應該是二者兼備,二合一的。

所謂與己為善,應該是遵循本心,為善就是為善,不圖其他,唯有如此,才能在與人為善時無牽無掛,自然流露。這才是真正的為善最樂,既樂他人,也樂自己。

世界上有一種令人作嘔的為善,就是拉著別人去做善事,也就是今天所謂的「勸捐」。所以當我們聽到公益這個詞彙時,千萬要謹慎,探尋下他的念頭,就可知,它是真的為善最樂,還是僅僅在做為善最樂的樣子。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