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生觀,直白而言就是,你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的,你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人問理學鼻祖張載,你的人生觀是什麼?張載當時正站在山坡上,清風吹來,白衣飄飄。他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有人問未發跡時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你的人生觀是什麼?劉秀垂涎欲滴道:「當官要當執金吾(京城衛戍司令),娶妻當娶陰麗華(當時以美貌著稱)。」
有人問東晉權臣桓溫,你的人生觀是什麼?桓溫把長矛猛地插到地上,面向東方的紅日,長嘯一聲:「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
如果你去路邊問個乞丐,你的人生觀是什麼?他會愣一下,然後拿出職業的微笑:「大爺,可憐可憐我吧。」
那麼,在王陽明看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觀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一、人人皆可為堯舜
有一天,弟子王汝止外出歸來。
王陽明問他:「一路上都見到了什麼?」
王汝止平靜地回答:「我看到滿街的人都是聖人。」
王陽明笑笑,說:「你看滿街人都是聖人,他們看你也是聖人。」
二人正在心照不宣地相視而笑,又一叫董蘿石的弟子慌慌張張地從外面衝進來,神秘兮兮地對王陽明說:「我今天看到一件大奇事啊!」
王陽明問:「什麼稀奇事?」
董蘿石激動地直搓手:「我看到滿街人都是聖人!」
王陽明笑笑,故作不屑:「這算什麼稀奇事,再正常不過。」
「滿街都是聖人」之典來自於朱熹。朱熹當年在泉州看到當地濃郁的宗教文化氛圍後,不禁大發感慨地說出「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的贊語。
「聖人」這種稀世珍品很難得,如果不瞭解王陽明的心學精髓,肯定會認為他和兩位弟子都精神錯亂而說胡話呢。滿街都是聖人,意為人人都是聖人,這種話語,王陽明說得很多。
他曾在一次講學間隙對弟子們說:「人人胸中都有個聖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沒了這位聖人。」
弟子們唯唯。
王陽明看著一位弟子說:「你胸中有個聖人。」
這名弟子馬上站起,慌張得很:「不敢。」
王陽明叫他坐下,笑著說:「眾人皆有,你怎麼就沒有?天下萬事都可謙虛,唯獨這事不可謙虛。」
該弟子笑著接受。
王陽明掃視眾弟子,先誦了自己的一首詩:「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然後他又語重心長地註解道:「人皆有良知,聖人之學,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聖人,勉強而致的是賢人,不肯致的是愚人。雖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聖人無異。此良知所以為聖愚之同具備,而皆可為堯舜者,以此也。」
這種論調是破天荒的。因為孔子和孟子都說,上智與下愚不移。意思是,上智就是上智,下愚就是下愚,大部分人無法成為聖人,所以大部分人是不平等的。但王陽明卻說:下愚不是不可移,而是不肯移;只要他移了,肯致內心固有的良知,那就是聖賢。
既然大家都是聖賢,或是潛在的聖賢,那人人就是平等的。這就是王陽明的人生觀之一:要自信,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可自傲,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你不比別人差,也不比別人高明。
1526年,王陽明的幾個弟子去京城參加科舉,回來的路上,他們向遇到的人講授王陽明心學。讓這些弟子大感意外的是,很少人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持懷疑態度。他們大惑不解,問王陽明:「老師的良知學,直指本心,一語道破,為何還有那麼多人不相信?」
王陽明說:「你們是怎麼講的呢?」
弟子們紛紛說了自己的講授方法,這些方法都有個特點:居高臨下,給別人灌輸知識。
王陽明說:「你們這是扛著個『聖人』去給俗人講學,俗人一見『聖人』來了,都給嚇跑了,還有誰能用心來聽呢?」
眾弟子大為驚駭。
「你們如果把自己當成聖人,那人家也是聖人,不可居高臨下。你們如果把人家當成是愚夫笨婦,自己也要成為愚夫笨婦。如此才是真講學。」
即是說,人不能有凌駕於他人無論是品格、還是能力之上的傲慢,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
有弟子吹捧王陽明:「先生如同泰山在眼前,若不知敬仰,就是沒有眼珠的人。」
王陽明反問:「泰山不及平地廣闊,你在平地上又能看到什麼?」
人要做廣闊的平地,勿做突兀的泰山!
二、意志獨立方有自尊
心學是讓人自信的學問,自信的基石就是自尊。成為一個擁有自尊的人,起腳處就是要擁有獨立意識、獨立精神,人只有在思想上獨立,才有自尊可言:
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也不敢以為是也;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也不敢以為非也。
這就是「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深層含義則是,每個人應該有獨立意識,不可活在權威和傳統中。而獨立意識的產生源於我們的良知,良知說是,即是;說非,即非。只以我良知之是非為是非。
擁有獨立意志是王陽明心學的靈魂,這在心學入門課《大學問》中的開篇即已點出。
《大學》開篇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對這句話中的「親」字有異議,他認為應該是「新」。
所以這句話用朱熹的口吻來解釋就是,大學(相對於古代的小學)的宗旨就是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讓人棄舊圖新,使人邁入完美無缺的人生境界。
王陽明則認為,就應該是「親」:大學的宗旨就是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愛天下人,讓人邁入完美無缺的人生境界。
一個是讓人棄舊圖新,一個是愛天下人,這就是朱熹理學和王陽明心學的不同之處。
「新民」和「親民」到底有何不同,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歷史事實來說明。
西周初期,周公把姜太公封到齊地為王,把周公的兒子伯禽封到魯地為王。
姜太公五個月後就來報告政情。周公問:「這麼快?」
姜太公答:「我簡化了政府的組織,禮節都隨著當地的風俗。」
三年後,伯禽姍姍而來報告政情。周公問:「如此慢?」
伯禽回答:「我改變他們的風俗,革新他們的禮節,搞得我精疲力竭,總算完成了。」
周公說:「如此看來,後代各國必將臣服於齊啊!處理政事不簡易,民眾就不能親近他;平易近人的執政者,民眾一定歸順他。」
後來,齊國成為東方強國,一度稱霸諸侯;而魯國漸漸衰弱,龜縮在山東泰山腳下,漸漸被遺忘。
姜太公和伯禽的治國方略就是「親民」和「新民」的區別。姜太公用的是「親民」,也就是順著百姓的心而用心,不僅關懷他們的生計,更關懷他們的心靈,不違背他們的意志,使他們有獨立精神;而伯禽用的是「新民」,用權力按自己的意志來教化、啟蒙,改造民眾,使他們成為自己希望的那種人。
從這一點而言,「新民」就是統一思想,不管別人的意志和感受,強行使他們進入自己設置的軌道,使人的獨立意志和獨立精神徹底喪失。
人類的發展史告訴我們,你愛一個人,就該給他自由,身體上的自由和思想上的自由。你不喜歡被人強迫自己的意志,就不要去強迫別人的意志。
當人有了自尊後,確切地說是確信了良知後,王陽明說,你就成了狂者。
「狂」不是喪心病狂、精神錯亂或者是目空一切的人,孔子把人分為四等,中行、狂、狷、鄉願。
「中行」是符合中庸的人,這種人生境界很難達到。而「狂」呢,古典儒家解釋說,處於這種人生境界的人是果敢揚言,一心一意立志於古聖人的理想主義者,但卻被世俗認為言行不一而招致誹謗。
如果你連這種人生境界都不敢追求,那只好求其次,不屑於不潔之事,這就是狷者。至於鄉願,孔子爆粗口道:「它是道德的賊!」孟子註解道:「同流俗一個步調、與濁世同呼吸,態度似忠信,行為似廉潔,人人都喜愛他,是個老好人,尤其要命的是,他也認為自己的方式是對的。」
對於「狂」者,王陽明深有體會。他在江西平定朱宸濠之亂後,不知什麼原因,謾罵責難他的聲音越來越多。王陽明問他的弟子們:「你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有弟子說,因為先生立下不世奇功,所以很多人都嫉妒先生,因妒生恨。還有弟子說,這是因為自先生的學說影響力已如氾濫的黃河一發不可收拾,而那些朱熹門徒自然要站出來反抗讓他們耳目一新的學說。更有人說,先生建立了如此功勳,尊崇先生的人會越來越多,根據辯證法,那些排擠阻擾先生的人就越來越賣力。
王陽明搖頭笑道:「諸位的話都有道理,但並不是根本。最根本的原因是,未發現良知妙用之前,我對人對事還有點鄉願的意思,可我確信良知的真是真非後,就發現只要我按照良知的指引去為人處世,心情非常愉快,頭腦格外清晰,不裝體面,不在乎別人怎麼看,由此就養成了『狂者』的胸襟。即便全天下人都講我言行不符也毫無關係。古聖人說,狂者是一心一意立志於做聖人的理想主義者,我看應該是立志於我們固有的良知吧。」
這就是王陽明的人生觀之一,狂者看上去實行起來難,但只要你不虛飾、不藏隱,照本心(良知)率直地行動就算成功。若犯了錯誤,只要改正即可,這是入聖的真大道!
這是自尊,那麼無畏呢?
如果你信良知的真是真非,自然就有大無畏的精神氣充盈你的心間,讓你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意志、頂天立地的人。倘若有人強迫你的意志時,你該無所畏懼奮起反抗。王陽明說:「只因世上的人把性命看得太重,也不問是不是該死還是不該死,一定要委屈地保全性命,就是這種保全才喪失了天理。一個人可以傷害天理,還有什麼事幹不出來?如果違背了天理,那和禽獸就沒有分別了。假使在世上苟且偷生成百上千年,也不過是做了成百上千年的禽獸。我們為學之人,必須在這些地方看清楚、弄明白。」
儒家開山鼻祖孔子說:「真可以稱之為人的(志士仁人),向來是殺身以成仁,從來不求生以害仁。」這段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人「不能為求生而損害人必須具備的要素——仁,應以犧牲自己來成全仁」。
王陽明的人生觀之一即是如此:心即理,違背良知指引而不奮起抗爭,就是違背了天理。所以做人,應該在良知的指引下無所畏懼。遇到良知所認為的不公時要敢於抗爭、善於抗爭。因為萬物一體,所以你為自己抗爭時,就是在為別人抗爭;為別人抗爭,就是在為自己抗爭。
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有一段話,很能說明這點:他們接著來抓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他們又來抓工會會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他們再來抓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他們最後來抓我,這時已經沒有人替我說話了。
三、內聖外王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的人生態度應該是自尊無畏,而人生目的則是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是儒家門徒千年的理想,意為內有聖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與政治理想的結合。連瞎子都看得出來,這不可能。所以最早提出「內聖外王」的不是擁有超強進取心的儒家,而是舉著高調理想主義大旗的莊子。
所謂政治,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政治家就是處理這個關係的人。政治先天性的帶有陰謀和血腥氣質,它恰好和道德品質水火不容。儒家門徒千年以來,始終想把二者強扭到一起,可千年的歷史證明:「內聖」的人肯定無法「外王」,比如孔子,他的功業就乏善可陳;而「外王」的人肯定不是「內聖」,比如諸多的開國皇帝,哪個不是靠陰謀陽謀取了天下?
儒家面對「內聖」和「外王」的割裂,只能做一件事:乾瞪眼。
王陽明以為,每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內聖外王」,只要你明白「內聖外王」是怎麼回事。他說,所謂內聖的「聖」不是外在的道德準則,而是你內心的良知。你內心的良知告訴你的是非對錯就是你的道德準則,這個道德準則是按你良知的指引隨時變化的:
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
良知就是《易》,易之道就是變化,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和條件,表現為不同的形式和作用。如果你把道看成是固定不變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同樣,你把道德規則看成是固定不變的,那就更大錯特錯了。
打人違背道德,但當有人正準備把孺子扔到井中時,為了解救孺子,你只能打他。這個時候,打人就是道德的。欺騙是不道德的,但當你在無惡不作的敵人身邊臥底,你對敵人倘若真誠不欺,非但不道德,而且極不明智。
「內聖」是我們不被遮蔽的良知,「外王」並非是可用外在標準衡量的「功業」,而是行我們那不被遮蔽的良知:
立志用功,如樹使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說得已很明顯:只要你能用心栽培樹芽,就必有枝葉花實;只要你能行那不被遮蔽的良知,就必能產生外在標準衡量的功業!
良知「變動不居」「剛柔相易」,我們行它時自然也要「變動不居」「剛柔相易」。也就是,不要拘泥執著,凡事以適宜為唯一準則:
義(適宜)即是良知。如受人饋送,也有今日當受的,他日不當受的,也有今日不當受的,他日當受的。你若執著了今日當受的,便一切受去;執著了今日不當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不是良知的本體。
聽命於君主是忠,忠是一種道德品質。但在1519年,江西南昌的寧王朱宸濠造反,王陽明正奉旨去福建的路上,得知這一消息後,他立即抗旨不遵,返回江西和朱宸濠開戰。這只是因為王陽明的良知告訴他,如果不能迅速平定朱宸濠,那江南百姓將大遭塗炭。他只不過在行良知而已。而其平定朱宸濠後來也成了他的「外王」標誌之一。
由此可知,「內聖外王」就是致良知。只要你能致良知,那在任何領域都能創建功業。有人問王陽明:如果在聲色貨利上行良知,算不算?
聲色貨利始終是被儒家排斥的,認為它們全是人欲,沒有天理。而王陽明卻回答:「當然算!只要你能真切篤實地行良知,偶爾碰到聲色貨利,就不會成為負擔,自然會去依循良知並對它作出反應。良知僅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若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無一絲蒙蔽,那麼,即便與聲色貨利交往,也全符合天理。」
心即理,符合天理,即符合吾心,「內聖外王」後的功業自然而然產生,簡直就是水到渠成。君王能「內聖外王」,就能成為真正的聖君;讀書人只要能「內聖外王」,就能成為真正的聖人;生意人只要能「內聖外王」,就會成為富可敵國的王者。甚至是環衛工人,只要能「內聖外王」,也能成為該領域的翹楚。
在王陽明看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有的人生觀,也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四、不過度,不執著
王陽明的弟子陸澄有一天忽然接到家信,信上說,他兒子病危。凡是個爹,聽到親兒子有危險,就不可能無動於衷。於是他的臉馬上呈現了憂苦狀,心裡更是萬分憂愁,不能自已。
王陽明聽他說了這件事後,居然有點小欣喜:「啊呀,這正是大好時機啊!」
陸澄有點生氣:我兒子可能要病死了,你居然說這是大好時機,你為何不說蒼天有眼呢?
如你所知,陸澄誤會了王陽明。王陽明說的「大好時機」其實是這樣的:「你現在正是用功時,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平時講學又有什麼用處?人就是要在這時候練心。」
原來,這是練心的最好時機,怎麼練呢?
王陽明說:「父親愛兒子,感情至深,但天理有個『中和』處,過分了就是私心。此時,人們往往認為按天理應該煩惱,就去一味憂苦而不能自拔,正是『有所憂患不得其正』。一般說來,七情的表露,過分的多,不夠的少。但稍有過分,就不是心的本體,必然要調停適中才算可以。譬如,父母雙親去世,做兒女的哪有不想一下子哭死心裡才痛快呢?然而,《孝經》中說:『毀不滅性。』並非聖人要求世人抑制情感,天理本身自有界限,不可超越。人只要認識了心體,自然分毫都不能增減。」
這個故事在《傳習錄》中相當有名氣,它是陽明學方法論「事上練」最經典的案例解讀。要通透瞭解這段話,首先應普及理學的基本概念。朱熹認為,人的心分為性和情兩部分。性是天理,比如人心所固有的仁、義、禮、智、信。情則是欲,比如七情。朱熹說存天理去人欲,就是保存仁義禮智信,祛除七情。既然把人心所固有的七情祛除了,人心就不圓滿,所以朱熹讓人去萬事萬物上求索「理」來填補七情六慾的陣地。
這就是朱熹所謂的「性即理」,而王陽明則說「心即理」,就是性和情都是天理。
王陽明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人稱七情,七情都是人心固有的,從良知生發出來,需要良知去控制。七情好比浮雲,良知好比太陽。太陽不會總停留在一處,但無論何處,只要有一線光明,就全是陽光所在處。天空即便佈滿雲霧,只要太虛中還能分辨顏色和形式,便為陽光不滅處。
「不能僅因為雲能遮日,就要求天不產生雲。七情順其自然地流露,也是良知在起作用。但是又不能太執著。執著、七情都稱為欲,都是遮蔽良知的。當然,稍有執著,良知就會發覺。發覺了就會克除遮蔽,恢復本體了。」
把這段議論和陸澄的故事聯繫起來,我們就可知王陽明的人生觀:每個人都有七情,但不能過度。陸澄半死不活的樣子就是過度了,過度就是執著,死盯一點鑽牛角尖。這就不是「和」,不是中庸。
不過度、不執著,不逆情、不立異,始終處於良知所指引的平衡狀態,這就是貴和尚中。
怎樣理解不立異、不逆情呢?
僅以陸澄的故事來說,陸澄在「哀」這個情感上過度了,所以是逆情,違背了良知所教導的人的情感。假設陸澄得知兒子病危的消息後,哭天搶地,絕食絕飲,奔走呼號,這就抵達了逆情的高境界:立異。
在王陽明看來,七情是人固有的情感,中和時是天理,過了就不是,太過就是立異,那簡直就是喪良知的表現了。
什麼是在人固有的情感上立異呢?
比如「守孝」,儒家認為,父母去世後,兒子應該守孝三年。王陽明也認可這種禮,因為這是良知的指引,它是我們對待父母情感的一種儀式和表露。但有人為了證明自己是世間獨一無二的大孝子,竟然守孝六年,更有人守孝九年。還有人本來守孝三年,過了幾年後,突然發神經又跑去守孝三年。這就是立異,因為它已不是中和,太過了。
用王陽明的說法,你做得這麼過,安的是什麼心?
當然,這種「立異」害不了別人,幾乎成不了榜樣。還有一種立異,可就是在良知上插刀了。
公元632年,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執掌大唐帝國的第六個年頭。春節前夕,李世民突然頒布一道動人心魂的聖旨:明年秋季斬首的三百餘名重犯釋放回家過節,可在明年秋天回來受死。
要知道,這些死刑犯可都是殺人越貨的主兒,釋放他們回家等於是放虎歸山。令人萬分驚愕的是,第二年秋天,三百餘名重犯全都回到刑部大牢,無一人缺席!
李世民心花怒放,說:「看看這些人,如此守信,這說明還有良心。」
眾大臣說:「是啊,應該好好獎賞他們的良心。」
李世民大手一揮:「無罪釋放!」
這就是史冊上白紙黑字的「李世民縱囚」事件,當時的大臣們紛紛讚頌李世民的英明和仁德。他們認為,是李世民讓他們回家過節的「仁愛」行為感動了囚徒們被遮蔽的良知,使他們紛紛致了良知,信守諾言,心甘情願地回到大牢裡等著被砍腦袋。
這件事真有如此簡單?
如果你用陽明心學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只需如王陽明那樣問一個問題就可得到真相:李世民你釋放囚徒,安的是什麼心?
李世民明知那些囚犯都是死刑犯,卻釋放他們,這是視國家法度為兒戲。傻子都知道這是不對的,可李世民卻故意犯錯,他安的心肯定不是公心,必是私心。這個私心就是:粉飾太平,向天下人宣揚自己的教化。這就失去了「中和」,就不是良知的本體了。
另外,那些囚犯居然都回來受死。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尤其是這些死刑犯的心理。他們竟然不趁此逃避山林,反而回來引頸就戮,他們安的是什麼心?
固然,他們安的也是私心。這個私心就是:既然你要門面,我就給你門面,你好了,我也肯定好,我按你的程序去表演,你們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免除刑罰是肯定的!
北宋大學者歐陽修針對李世民的縱囚,寫過一篇文章就叫《縱囚論》,他把李世民和囚徒們的非「中和」之心揭露得淋漓盡致:「李世民知道釋放囚犯回去,他們一定會回來以希望被赦免,所以才釋放他們!被釋放的囚犯預料自動回來一定能獲赦免,所以才會回來!料想囚犯一定會回來才釋放他們,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心思;料想上面一定會赦免他們才自動回來,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是上下互相揣摩造成這種聲譽,哪裡有什麼教化作用!如果不是這樣,那麼李世民即位已經六年,天下卻有這麼多罪大惡極的死囚;然而釋放一次就能使他們視死如歸,保存信義,這哪裡講得通啊!」
他諷刺挖苦道:「釋放了回來的就按國法殺掉,然後再釋放一批,囚犯又回來了才證明是教化的作用,但他們一定不會回來了!如果屢次赦免,那麼死刑犯就都不會死了,這能夠作為天下的法度麼?」
這就是立異,違背了良知的「中和」。在王陽明看來,人生在世,不可逆情和立異,因為他們都不是良知的本意。
「貴和尚中」的另一要求就是「不器」。
很多年以前,孔子和他幾個著名弟子坐在郊外閒聊。當時草長鶯飛,碧空湛藍如洗,好不快活。孔子對幾個弟子說:「不要認為我比你們年紀大,就不敢在我面前隨便說話,你們平時總在說:『沒有人瞭解我呀!』如果有人瞭解你們,那麼你們打算怎麼辦呢?現在,你們就暢所欲言,說說你們的人生志向。」
子路搶先說道:「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常受外國軍隊的侵犯,加上內部又有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三年工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
又問冉求:「你呢?」
冉求思索一會兒,慢慢回答:「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於修明禮樂,那就只得另請高明了。」
孔子又轉向公西赤,問:「你呢?」
公西赤很惶恐,說:「我不敢誇口說能夠做到怎樣怎樣,只是願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別國的會盟中,我願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最後,孔子問一直在擺弄瑟的曾皙:「你小子說說吧。」
曾皙清了清嗓子,說:「我和他們三位的才能不一樣呀!」
孔子說:「沒說才能,只說人生志向。」
曾皙臉上呈現出靦腆的紅光來:「我呀,我的志向有點不著調。我盼望的是,暮春時節,春天的衣服已經上身。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青少年,到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兒回來。」
子路、冉求和公西赤都嗤之以鼻:「這哪裡是志向,簡直是遊戲人生!」
想不到孔子高興得大叫一聲,道:「我是贊成曾皙呀!」
子路、冉有、公西赤三人臉色微變。
聚會散後,曾皙單獨留下,問孔子:「他們三位的話怎麼樣?」
孔子回答:「也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皙又問:「您為什麼笑仲由(子路)呢?」
孔子回答:「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是他說話一點也不謙讓,所以我笑他。難道冉求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大事嗎?哪裡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國家呢?公西赤所講的不是國家大事嗎?有自己的宗廟,有同別國的盟會,不是諸侯國家又是什麼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個小小贊禮的人,那誰能去做大的贊禮人呢?」
針對這個故事,弟子問王陽明:「孔門弟子共聚一堂,暢談志向。子路、冉求想主持政事,公西赤想主管禮樂,多多少少還有點實際用處。而曾皙所說的,似乎是玩耍之類的事,卻得到孔聖人的稱許,這是怎麼回事?」
王陽明回答:「子路、冉求、公西赤有憑空臆想和絕對肯定的意思,有了這兩種傾向,就會向一邊偏斜,顧此一定失彼。曾皙的志向比較實際,正合《中庸》中所謂的『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前三個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才,而曾皙是『君子不器』的仁德通達之人。但是前三個人各有獨特才幹,不似世上空談不實的人,所以孔子也讚揚了他們。」
人生是不斷變化的,是條不規則的波浪線,我們無法掌控這條波浪線。子路、冉求、公西赤就是想掌控這條波浪線,要在這條波浪線上定下一個點,向那個點前進。而曾皙則是隨著波浪線前進,到哪裡就做適合在那裡做的事。
前三人先把自己確定為器皿,子路是大水缸、冉求是飯盆、公西赤是瓦罐,曾皙卻沒有,它把自己當成了水,流到什麼樣的地方就會成為什麼樣的器!
孔夫子教導人要「不器」。不要做器皿那樣的人,比如你認為自己是個飯盆,突然遇到只有水缸能盛的東西,你就只能乾瞪眼。
王陽明也教導人要「不器」,有弟子問他:「孟子說,持中庸態度而不變通,還是執著在一點上(執中無權猶執一),您怎麼看?」
王陽明回答:「『中』就是天理,就是『易』,隨時變易,怎麼能『執』呢?必須因時制宜,很難預先定一個規矩。有些人一定要將道理一一說得沒有漏洞,要立一個固定的格式,這正是所謂的『執一』。」
王陽明不是說,我們不能有人生理想,而是應該因地制宜,不可把自己先限制死。
五、有善有惡是習氣所染
人人皆有良知,為何有人會流芳千古,有人則遺臭萬年?為何有人出類拔萃,有人卻碌碌無為?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惡人?
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他們的人生觀出了問題。用王陽明的話講就是:他們的心,失去了本體。所謂失去本體,其實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陽明說,有善有惡意之動。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意(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後,又不肯為善去惡,所以人生觀就有了善惡。
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
王陽明的結論是:
習氣所染。
習氣就是我們身處的社會,王陽明不無遺憾地說,由於不是每個人都自動自發地去致良知,所以由眾人組成的這個社會不是真誠惻怛的,而是充滿了客套和虛偽。
很多人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客套和虛偽。諸多客套和虛偽的道理與聞見漸漸進入我們的心,久而久之,日日增多,不能真誠惻怛,良知於是被遮蔽。
心學鉅子李贄發揮道:「良知既然被遮蔽,則若發而成為言語,其言語就不是出自衷心的東西;見而成為政事,政事就無根袛;著而成為文辭,文辭則不能達,欲求一句有德之言,終於不能得。緣由何在?因為童心(見後文)已經被障蔽,我們把由外而入的聞見、道理當成了我們的心。」
已經以世俗的聞見、道理為心,那麼,所言者皆社會中的聞見、道理之言,不是出自良知之言;言雖巧,同真我(良知光明的我)有什麼關係呢?這不恰恰是以假人說假話,而事是假事、文是假文嗎?其人已經假,則實行起來則無不假。
於是,「以假言與假人言,則假人喜;以假事與假人道,則假人喜;以假文與假人談,則假人喜」。因為無所不假,所以整個社會是大假一片。
王陽明說,在整個一片假的社會中:
卑者昏於嗜欲;高者蔽於見聞。
卑者諸如桓溫,名利熏心(嗜欲),只要出名就可以;高者譬如劉秀,由於他當時所處的社會觀點可能就是「做大官,娶美女」(見聞),所以他被見聞所蔽,才樹立了這樣不爭氣的人生觀。十幾年後,隨著他的成就不斷增強,他的人生觀也就成為成就帝業,匡濟百姓了。
還有一種高者,就是自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的人。王陽明曾對人說:「當初在龍場驛站時,聽我講心學的人都是蠻夷,和我聊天的人都是中土亡命之人,和他們聊良知,他們一聽就懂,手舞足蹈。後來和一些知識分子聊,總是處處碰壁。這就是聞見越多,良知被遮蔽得越重。」
那麼,是不是我們不進入社會,我們的良知就不會被遮蔽,而我們很容易就可成為聖人了呢?
王陽明大搖其頭說:
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如果我們的良知被習氣所染而遮蔽了,那我們心發出的意就有了「善惡」,有了善惡,卻不為善去惡,你的人生觀也就有了善惡。解決它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光明我們的良知。
你的世界觀正確了,才有正確的人生觀。如果每個人的人生觀都是正確的,那這個世界就很容易進入大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