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皇權制度下,到了明朝,官員的准入、晉陞制度已經很嚴密。也就是說,官員的來歷很清楚。不識字的人,別想通過科舉一途做官;沒有進士資格的人,別想做到頂級高官;老爹沒有立功的,就沒法兒靠「蔭子」的恩賞得官;一貧如洗的人,那就連捐官(花錢買官)的路都堵死了。
像魏四的這個條件,想通過正常路子做到「位極人臣」的份上,那是想也別想。他只有靠「閹」了自己那寶貴的部件,才有做大官的可能。
因此我們有必要先簡略說一下「宦官」這個群體的來龍去脈。
宦官是怎麼煉成的?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個七七八八,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免得有污視聽。反正基本條件就是:是男人,但經過手術,「命根兒」沒有了,成了面光無鬚、嗓音尖細的「閹人」。具備這個條件後,再進了皇宮,做了伺候皇帝和皇族的御用人員。這類半雄半雌的稀有人物,就是宦官。
那麼,這宦官的「生源」從哪裡來?途徑有四。一是在戰爭中擄掠的敵方適齡男童,二是因犯罪被籍沒(即把一戶人口財產全部沒收入官)官員的家屬,三是宮中太監回自己家鄉去招聘,四是自己主動閹割、申請上崗。最後這一條,也分兩種人,一種是希圖就此富貴上進,一種是貧困潦倒想找碗飯吃。當然,也不是割了就一定能進得了宮的,這也需要候選。待人家選中了,才能聘任。
一般對宦官怎麼稱呼呢?看電視劇裡,好像都叫「公公」。其實這裡面學問大了。有人統計過,中國歷代關於宦官的官方與民間稱謂,竟有好幾十種,這在古代職官的稱謂中幾乎絕無僅有。看得出,古代的中國人在這方面,充滿了幽默感。
歸類來說,以生理特色來稱呼宦官的,有閹人、奄人、腐人、腐夫、刑餘、刑臣、刑隸、刑人。以他們的工作性質來稱呼的,有宦者、宦官;因為宦官掌管的是皇宮內苑事務,所以又稱宮人、內宰、內小臣、閣人、寺人。以他們常任的一些職稱來表示宦官的,稱為司宮、閽寺、黃門、內常侍、中常侍、內監、少監、宮監、太監。以服飾來指代宦官的,叫做貂璫、內璫、璫。也有以宦官所處的環境來稱呼他們的,因為皇帝住的地方稱內廷,也稱禁中,所以叫宦官為中官、中涓、內臣、內侍、內宮、內豎。
還有,要是宦官被皇帝派出宮去專差辦事,就稱為中使;因為宦官受皇帝寵信而驟然富貴,這樣的就被稱為中貴。而朝官們對宦官也有蔑稱,比方:熏余、凶豎、閹豎、宦豎。至於一般人對他們的尊稱,就比較簡單了,一般就叫爺或公公。
中國的宦官,最早出自何時呢?據說商代就有,到周代漸成制度。《周禮》上稱他們為閹、豎、寺,這都還不是貶義。指的是「看門的」(所以「閹」從「門」字旁),或是「伺候人的」(「寺」就是「侍」)。
那麼皇帝老爺子要宦官來幹什麼呢?最早就是看門,干收發室的活兒,監視出入的各色人等。「閹」「豎」「黃門令」的叫法,都是來自此職務(「黃門」也就是皇宮之門)。後來,宦官們又負擔起傳達命令、伺候起居之職。西周的時候,不僅王室有宦官,貴族家也有,相當於一般的家臣。到後來,才逐漸變為只有皇宮和藩王府邸中才有了,成了皇家的專用人才。
這裡要特別說明一點的是,秦和西漢的宦官,雖然多數是閹人,但也還用一部分士人,正常人和非正常人摻雜在一起。只是從東漢開始,宦官「悉用閹人,不複雜調他士」。(《後漢書·宦者列傳》)至於用閹人當宦官的目的,一般是說統治者怕正常人在後宮服侍,容易穢亂宮廷,保不住皇族的血統純正;還有一說是,皇帝考慮宦官沒有家庭,不容易謀私,可以做到盡忠竭力。依我看,後面一條原因,恐怕才是統治者真正看重的。因為在他們眼裡,奴才靠得住,人才卻都不大保險。
由於宦官與君主親近,所以往往容易得寵,進而插手政治。如果這樣,其身份就不只是伺候人的了。從春秋戰國時代起,齊國的豎刁、宋國的伊戾就開始參與國政。到秦末的趙高,則出任中丞相,其權勢可以總攬朝政、主持廢立皇帝了。他的「指鹿為馬」故事,盡人皆知。
宦官集團從漢代起,就不斷禍亂朝政。在中國歷史上,以漢末、唐末的宦官為禍最烈。漢家天下,就是一場宦官政變「十常侍之亂」給鬧垮的。而唐代中後期更甚,從肅宗到昭宗,無一不是由宦官所立。
到了魏忠賢閹了自己跑進宮裡的時候,情況已略有不同。宦官在明朝,才被普遍稱為「太監」。原因是,明代在宮中設置了由宦官所統領的二十四衙門,各設了一名掌印太監。「太監」這個職稱,原本指的是明代宮中的上層宦官。但此後,「太監」一詞逐漸泛化,變成了對宦官帶有尊敬色彩的通稱。明朝的宦官,氣焰已經略遜於漢唐,基本不可能掌控廢立了,但是也很有特色,危害一點兒也不比前代差。
明代的宦官不僅機構龐雜,而且人也多,到明末人數已達10萬以上,堪稱空前絕後。雖然朱老皇帝在開國後對宦官約束甚嚴,「洪武十七年鑄鐵牌。文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置宮門中。又敕諸司,毋得與內官監文移往來。」(《明史·職官志》)但由於他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制度,導致皇帝工作負擔太重,他本人和他的後代皇帝又不得不啟用宦官分擔政務。結果使宦官干政合法化、制度化、長期化,比如,司禮監秉筆太監握有「批紅」權(即用硃筆代皇帝寫詔書);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權勢高於內閣首輔;司禮監提督東廠太監掌握了最高偵察權。太監群體正式成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而且佔據的都是「近水樓台」,所以權勢薰天,很容易壓倒外廷大臣。
以此來說,明朝也是宦官的一個黃金時代。某些宦官,如果機會好的話,就很有可能在這個時代大露一手,千古留名。
看來,魏忠賢對自己下手的這一刀,是下對了!
但是進了宮,又趕上了好時代,並不等於就一定能飛黃騰達。魏忠賢最先幹的是「小火者」,即宮中雜役。須知,在宦官群體裡,不全都是官兒,其下層也是勞動人民,只不過是御用的罷了,做的都是倒馬桶、掃院子一類的活兒。
這離「內監」的金字塔頂,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明朝在此之前,也有兩個權勢名氣足可與發跡後的魏忠賢相媲美的「大璫」,一個是英宗時代的王振,一個是武宗時代的劉瑾。但是,人家那兩位公公都識字,且學問都不錯。
王振,年輕的時候就是個儒生,飽讀詩書,可惜八股文不過關,屢試不第,最後連秀才文憑都拿不到。後來到某縣任教官教書,依舊困頓潦倒,「九年無功」(清·查繼佐《罪惟錄》卷29《宦寺列傳·王振》)。一怒之下,他犯了法,被判充軍。恰逢成祖朱棣這時候想招一批有學問的閹人,任務是教宮內婦女識字。王振看準時機,毅然自宮,進了紫禁城。
這人一開始就有野心,不甘心當婦女掃盲教員,後來終於讓他等到機會。宣宗時候,皇帝要提高宦官隊伍素質,在宮內設宦官學校「內書堂」,王振有幸成為學員之一。因他以前基礎就好,很快便脫穎而出,宮中都尊稱他為「王先生」。宣宗欣賞王振的文采,任命他為東宮「局郎」(太子宮中太監設有六個局,局郎為下級宦官),陪侍太子朱祁鎮讀書,深受信賴。
太子繼位為英宗,王振由此得以擅權,鬧出了好大動靜,不少王侯公卿都稱他為「翁父」。正統十四年(1449),他心血來潮,誘導英宗親征瓦剌,鬧得明朝50萬大軍全軍覆沒,讓堂堂大明皇帝當了戰俘。他也被護衛將軍樊忠一怒之下,當場一鐵錘砸爛了腦殼。
正德年間(1506-1521)著名的大太監劉瑾,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淨身入宮當太監,遂改姓劉。他也是自幼讀書識字,心機極深。進宮後,湊巧侍奉太子朱厚照(也就是後來的武宗),大受寵信。朱厚照繼位後,劉瑾數次陞遷,最終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領袖內廷。
他專擅朝政,動靜也是鬧得好大,奏章都可以晚上拿回家去自己批,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後來栽倒,被判凌遲之時,從他家中抄出「金二千九百八十七萬兩、元寶五百萬錠、銀八百餘萬兩」,其餘珍寶無算。(《明史紀事本末補遺》)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將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不僅留名後世,而且揚名國際。
綜上所述,這兩個人的發跡,除了他們富於心機之外,還得有三個條件:有文化,有野心,跟對了人。
這三點,魏忠賢一條也不具備。他小子沒上過一天學;進宮當宦官不過是為了躲債、謀飯吃;進了宮後辛辛苦苦30年,到最後跟的人也不大對,跟了一個在「移宮案」中倒了霉的泰昌帝遺孀李選侍(西李)。
他是怎麼在泰昌元年(1620)新皇帝暴死之後,搖身一變烏鴉成了鳳凰的?他是怎麼在蹉跎多年之後,一腳踏上了時運快船的?他是怎麼在天啟元年(1621)「眾正盈朝」的不利條件下,穩紮穩打最終贏了一把大滿貫的?
看來,所謂「正奇之道」「順逆之理」「福禍之機」,真是深不可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