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立夫、張沖奉蔣介石之命返回中國之際,蔣介石卻又發出另一份密電到新疆迪化,急令剛從蘇聯回到迪化的重要人物重返莫斯科,以求完成陳立夫、張沖未曾完成的使命。
此人不過三十一歲,湖南醴陵人,姓鄧,字雪冰,名文儀。鄧文儀和陳立夫、張沖一樣,也是深得蔣介石信任的人。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蔣介石的得意門生;1925年從黃埔軍校畢業後,被送往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兩年後回國,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須知,原本擔任主任之職的是周恩來。自1928年起,鄧文儀擔任蔣介石的侍從參謀、侍從書記,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四年後,他和戴笠組織三民主義力行社及中華復興社,出任訓練處長,成為國民黨特務系統要員。考慮到他原來在蘇聯學習過兩年,自1934年冬起,他被派往莫斯科,擔任駐蘇聯大使館武官。
當陳立夫、張沖從上海出發,踏上波茨坦號郵輪的時候,正值鄧文儀離開莫斯科回國述職,路過新疆迪化。
那時,中共吳玉章等人,在法國巴黎創辦了一份中文報紙,叫《救國報》。《救國報》初為週刊,後為五日刊,宣傳中共的主張,發行四十三個國家,也在中國國內的北平、上海、天津、西安、武漢銷售,總發行量達兩萬多份。
1935年11月,該報因受法國政府干涉,被迫停刊。但在1935年12月,該報改名《救國時報》,重新登記,又得以發行。
1935年12月9日的《救國時報》,刊載中共駐莫斯科共產國際代表團所擬的中共宣言,透露重要信息:第一次稱蔣介石為「南京蔣總司令」!
宣言指出:
趕快停止中國人和中國軍隊之間的一切內訌;
一切願意抗日的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和各群眾組織立刻開始談判共禦外侮的條件和方法;
不論蔣總司令的軍隊也好,不論其他黨派的軍隊也好,不論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也好,馬上停止內戰,槍口一致對外。
蔣介石注意到這從巴黎傳來的駐莫斯科中共代表團的重要信息。
1936年1月22日,蔣介石同蘇聯駐華全權代表鮑格莫洛夫會談時,得悉駐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團確有談判意願,於是,奉蔣介石密令,鄧文儀重返莫斯科,通過蘇聯當局,跟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進行了聯絡。中共代表團同意與鄧文儀接觸。
於是,鄧文儀與中共代表團團長王明面對面坐在一起,進行了秘密談判。這是國共兩黨自1927年決裂之後,頭一回直接進行談判。
據鄧文儀回憶,他跟王明「懇談」,首先說及蔣介石注意到中共代表團在共產國際「七大」上提出的建議書,決定著手與中共進行接觸、談判。
鄧文儀傳達了蔣介石的三項條件:
(一)取消中國蘇維埃政府,這個政府的所有領導人和工作人員參加南京政府;
(二)改編中國工農紅軍為國民革命軍,因為同日作戰必須有統一指揮;
(三)國共兩黨間恢復1924年至1927年存在的合作形式,或任何其他形式。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繼續獨立存在。
五短身材的王明,很仔細地傾聽著鄧文儀傳達的蔣介石提出的三項條件。
鄧文儀還表示,蔣介石已注意到中共的《八一宣言》。
鄧文儀說:「當然,紅軍不會接受國民政府的軍事工作人員,但紅軍和國民政府間應交換政治工作人員以表示互相信任和尊重。蔣委員長知道,紅軍沒有彈藥、武器和糧食。國民政府能夠給紅軍一定數量的武器和糧食,以及派出若干軍隊幫助紅軍,以便紅軍開到內蒙古前線,而國民黨軍隊將保衛長江流域。」
王明馬上表示,紅軍不能「開到內蒙古前線」。因為那樣,意味著紅軍必須放棄陝北根據地。
王明和鄧文儀的莫斯科會談雖說是短暫的,卻畢竟是歷史性的——共產黨和國民黨終於坐了下來,開始秘密談判。
王明還說明了實情:雖然共產國際是中共的上級,但是要進一步開展國共談判,還是要找在國內的中共中央,要找毛澤東。只有毛澤東,才能最後拍板。
鄧文儀迅即把來自莫斯科的秘密信息,電告蔣介石。
於是,蔣介石明白,「捨近求遠」不行,要解決問題,還得找老對手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