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為自己積累比錢更重要的人生資本

耐力: 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有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低著頭一直往前走,就會不知不覺超越目標。我至今記得當我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先是仰天大笑然後號啕大哭,跟范進中舉一樣。如果沒有當時的堅持,也許我現在仍然只是一個農民。

當時我們村有個人跟我一樣考了兩年,我跟他說一起考第三年吧,但他的母親說別考了,找個女人結婚算了,我跟我媽說讓我再考一年,結果第三年我真的考上了。因此我得出兩個結論:第一,人必須往前跑,不一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第二,不能停下來,你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恆。

我從參加高考那天開始到今天,沒有一天懶惰過,現在每天依然要工作近16個小時。龜兔賽跑的故事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體現。跑得快的人往往會停下來,而跑得慢的人不能因為慢就不跑。只要跑,早晚會到達你所嚮往的終點。

有一次,一個朋友問我馬和駱駝誰一輩子走得更遠。我覺得一定是馬,他說我的答案是錯誤的,駱駝走的路要比馬多。原因是,馬跑一會兒就會停下來,而堅持目標,一路遠行正是駱駝的特點,駱駝一旦開始走,如果不讓它停,它是不會停的。

一個聰明的人一輩子所創造的成就不一定比一個笨的人所創造的多,因為笨的人每天都在創造,而聰明的人可能創造一段時間會停下,即便是愛因斯坦這種超級天才,小時候也被認為是個白癡。愛因斯坦9歲才會說話,還好他有個好媽媽一直認為他是個天才。所以當我的兒子到4歲時還不會說話,我老婆著急地帶他到處求醫時,我說:「別看醫生,4歲不會說話很正常的。」我老婆說:「為什麼正常?」我說:「不會說話是語言功能發育不完全,不代表頭腦就不發達。朱元璋7歲才會講話,就成了皇帝,我們兒子現在4歲不會講話,未來至少是個縣委書記。」

人生,是一段曼妙的旅程。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分享: 為你帶來資源

人是群體性的動物,必須學會在人群中生活。不管你的個性多麼古怪,只要你選擇在辦公室上班,在一群人中間工作,人際關係的好壞就決定了你在那個地方的地位和威望。如果辦公室所有的人都認為你很難對付,或者脾氣古怪,或者動不動就發脾氣,或者有一點小權力就刁難別人,並且在很多事情上沒有配合精神;如果你在辦公室不把自己當作所有人的朋友看,而是把自己當作所有人的領導看,人際關係就會讓你陷入絕境。人際關係被毀掉時,你的地位和快樂也會同時被毀掉。在一群人中間不受歡迎的人一定是在一個地方待不長的人。

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風風雨雨,在風風雨雨中,我們除了需要家庭,有時候也需要朋友在前進的道路上互相攙扶。我最欣賞的歌詞之一就是周華健的《朋友》: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朋友是多麼重要啊。如果想要交朋友,你一定要記住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要學會和朋友分享生活,讓他們分享你的物質財富,分享你的痛苦和快樂。生命的豐富會因為你的分享而成倍增長。把自己的痛苦和幸福吐露給朋友,你的心靈就會得到寧靜,你就會變成一個更加親切可愛的人。

如果你把痛苦壓在心中,它就會變成一座蓄勢待發的火山,早晚有一天會爆發,一旦爆發,力量就是摧毀性的,既可能把你摧毀,也可能把別人摧毀。美國聖海倫火山1980年的爆發就是一個例子。聖海倫火山100多年沒有爆發,人們也就認為它不會爆發。結果它在一夜之間爆發了,把周圍十幾英里的土地和人毀得一乾二淨,幾個人才能合抱的大樹也在幾秒鐘之內被全部燒燬。另一種火山爆發就要美麗得多了。到了夏威夷,你都可以站在火山口附近看岩漿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因為你知道有岩漿源源不斷地流出來,說明它內在的壓力已經釋放,不可能突然爆發。

同樣道理,當你心中有壓抑和痛苦的時候,你需要朋友、同事、領導和你一起分享。和別人分享,你的心靈就會平靜,而心靈的平靜是一切幸福和快樂的根本保證。

吃苦: 苦盡甘來,收穫的是甜蜜人生

做任何事情不付出艱苦的勞動是不行的。任何事情做成功的過程都是一個艱苦而單調的過程。

社會是絕對無情的,不會因為你被父母寵了,社會就繼續寵你。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是把飯送到你的嘴裡的,其他任何人都不會把飯送到你的嘴裡,包括你的老婆或丈夫,都永遠不會送飯給你吃的。所以,當孩子們被父母餵飽了,一旦走進社會,大部分就都處於無所適從、心理失常的狀態。

所以,我們在大學時就必須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吃苦的能力。有的時候你做一件小事,就能改變你對整個世界的看法。現在交通工具如此發達,你飛到中國的任何一個地點,只要兩三個小時。但是坐飛機飛越2000公里,對你來說一點兒意義都沒有。要是你徒步旅行300公里,一個人孤獨地旅行,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300公里,在路上不准騎自行車,不准搭拖拉機,不准搭汽車,不准搭便車,一切交通工具都不能用,盡可能走鄉間小道。300公里每天只要走20公里就行,15天下來,你的人生觀都可能徹底改變。這一段路會讓你知道什麼叫艱苦,讓你知道艱苦中會有很多樂趣,讓你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好人和壞人,讓你知道大自然是多麼可愛,讓你知道在風雨中的寒冷是什麼滋味,讓你知道中國的農村和山區有多麼貧困。一段路下來,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可能改變,當然一定會變得更好。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騎自行車走遍了半個中國,真的很累。現在我還有當時騎自行車的照片。大學三年級我得了肺結核,住了半年院,出院後離復學還有半年的時間,我不知道幹什麼,所以就騎自行車到各地旅遊。我有時候早上爬起來,騎車往前走,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就覺得特別累,按照行程表,我每天都必須到達一個地方。所以不想騎也得騎,每次堅持到底的時候就特別自豪。到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的風光、景色就向我迎面撲來,於是鼓勵我再向下一個目的地走去。生活總要不斷向前追求,不追求,我們的心胸和眼光會變得越來越狹窄,我們會變得越來越無聊和庸俗。

鍛煉自己的吃苦精神和耐力,是每一個人成功的必經之路。

果斷: 選擇時不猶豫

常有學生當面問我:「俞老師,我是出國好,還是考研好,還是工作好?」「俞老師,我是到國企工作好,還是到外企工作好,還是自己創業好?」這樣的問題往往讓我焦頭爛額,不知道如何用三言兩語作答。

其實,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是好事,表明中國的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但同時也是壞事,因為選擇多,使得大家瞻前顧後,不再能夠勇往直前,為自己的選擇做出百分百的努力。

人生總是面臨各種選擇。有些選擇高下立分,比較容易決斷,比如要不要上大學,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上大學;但有些選擇利弊難分,又涉及了人生轉折,一次選擇可能改變一輩子的人生方向,面對這樣的選擇,我們怎麼辦呢?

首先,在做選擇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內看。做一件自己從內心喜歡並且能夠帶來喜悅的事情,會讓人真正擁有幸福感和成就感。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往往有一個誤區,就是太注重外在世界的感受,卻很少回歸自己的內心。

比如,我們常常在做選擇時自問,我這樣做別人是否會看得起我,我那樣做是否能夠掙到更多的錢;但我們卻很少問問自己,我是否真心喜歡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是否和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致,這件事情是否能夠讓我真正全身心熱情投入。

第二,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再猶豫,在一條路上堅持走下去,通常都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有一個老人堅持買一個號碼的彩票,堅持了10年沒有變化,終於有一天中了五千萬元的大獎。其實,選擇以後堅持走下去的成功概率比買彩票中大獎的成功概率要高得多。堅持做一件事情,你就會積累更多的知識、更多的經驗、更多的資源,最後也就更有可能成功。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到了工作單位,不仔細琢磨如何把一件工作做好並從中有所收穫,而是一不高興就換工作,工作換了很多,卻把認真做事情的心情換沒了。長此以往,一輩子就只能淺薄工作,浮誇生活,感受不到深入工作取得成就的樂趣。

第三,不要在選擇上花太多的時間。

人生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在猶豫不決和左右徘徊中與你擦肩而過。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選擇沒有高下之分,像考研還是工作這樣的困惑,如果實在猶豫不決,拿個錢幣一拋,正面考研反面工作,一分鐘就決定了。結果是好還是壞,讓老天來決定,你就一心一意走下去好了。當初我在北大曾經上了半年研究生,但我對學古英語一點興趣都沒有,最後決定放棄,我的生活質量也沒有因此下降。當初是離開北大還是留在北大,難以取捨,我就用了一個錢幣,正面北大反面離開,結果是反面,我就從北大出來了,就有了新東方。能自己決策的事情自己決策,不能自己決策的事情留給天意。

當兩條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只要選擇一條就行了,甚至不需要佇立良久,不管是被人走得很多的路,還是沒有人走過的路。只要我們堅持走下去,我們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擁有不同的收穫。只要我們堅持走得足夠久,我們就能夠到達別人沒有到達的地方,走出別人沒有走出的距離。即使當我們看到路的盡頭,我們也不要停下腳步,因為也許在盡頭處路又有了拐彎,拐彎後我們會走上一條新的道路。

專註: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只做好一件事

我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教科書就那麼薄薄的幾本,其他書籍更是匱乏,圖書館借不到,書店買不到,因此只能把教科書翻來覆去地讀,用報紙認真地把書包起來,裡面的書頁都翻爛了,書皮還像新的一樣。由於沒有別的書看,我把語文書中的課文背了一遍又一遍,從《小英雄雨來》背到《誰是最可愛的人》,又背到《阿Q正傳》——到現在為止每一篇課文都還像刻在心上一樣。

現在的學生除了語文,還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等學科,不學就會落後於時代,結果是知識面比古人要廣得多,但從熟能生巧到終生受用來說,則遠遠不如古人了,因為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考試學習,考試完了就忘了。學習不再是為了終生受益,過完了考試門檻,學過的知識就可以像敲門磚一樣扔掉了。

進了大學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體會過小時候一篇篇課文慢慢背,背出無限樂趣來的那種快樂。在大學裡發現同學們像百米衝刺一樣比賽著讀書,讀了一本又一本,大家不是比誰把哪本書研究透了,而是比讀書的數量。只要能把書名、作者和內容概要記下來,能回到宿舍吹噓就是勝利。結果我在大學讀了很多書,幾乎沒有哪本書中的重要思想能夠信手拈來地引用。

現在想來,要是我在大學不那麼虛榮地去追趕同學的讀書數量,而是踏踏實實研究幾本書,可能現在的學問境界和思想深度就不一樣了。林肯一輩子的床頭書就是《聖經》和《莎士比亞》,別的書他都不讀,結果心智同樣偉大而廣博。當然,我不是說大家一輩子只讀幾本書就夠,而是在廣泛讀書的同時,確實應該真正精讀幾本書,甚至背誦,達到心靈的領悟為止。

在大學的時候,我也曾經拚命學習英語,教科書過了一本又一本,結果學了很多年,英語水平還在洋涇濱的水平上。想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們老師的那一輩人,進入教會學校後就拿著一本《聖經》,翻來覆去地念叨,拋開宗教意義不說,幾年以後一本《聖經》翻得爛熟,英語水平一輩子過關。記得上大學的時候,聽到我們那些老師讀英文時優雅的發音和充滿自信的慢條斯理,從心裡充滿了敬意,設想一下當時既沒有錄音設備也沒有復讀設施,就能把英文講得如此地道,那是一種何等了不起的狀態。我們現在什麼學習設備都有了,把英文學好卻很難,是什麼原因呢?是我們沒有把注意力專注到一個點上,一個點都沒有抓住,想要抓住全面當然會很難。

現在的孩子們選擇太多,對於他們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見多識廣,機會眾多,壞事是不再專心致志,常常三心二意,見風使舵,不斷改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向,結果最後就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人生。

我的一個朋友做過一個調查,看有多少大學生喜歡自己的專業,結果有一大半是不喜歡的。過去上大學的專業是被分配的,不喜歡情有可原,現在專業是學生自己挑的,不喜歡就已經很不對頭了;但更加不對頭的還在後面,很多同學因為不喜歡就換了自以為喜歡的專業,結果調查發現,在換過專業的學生中,依然有一半的同學對於自己換過的專業不喜歡。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在眾多的機會面前是多麼不知所措。回想起來,反而覺得我們那時的大學生活更加幸福,國家給你分配一個專業,你學也得學不學也得學,結果是不得不試著去喜歡學,後來很多人還成了專業領域的傑出人才。正像丘吉爾所說的那樣,一個人不在於他喜歡做什麼,而在於學會喜歡正在做的事情。

任何一件事情獲得成就,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時候很多人喜歡一件事情是表面的喜歡,一旦要付出努力就會望而卻步。我有一個朋友喜歡聽鋼琴曲,對於會彈鋼琴的人羨慕得要死,後來終於有了時間有了錢,於是下定決心要學鋼琴,請了很好的老師,結果兩個月之後就徹底崩潰放棄。

因此,喜歡一件事情和要真正做好一件事完全是兩回事。做好一件事的前提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我在開始做新東方的時候,是被生活所迫,因此談不上喜歡。有幾個和我同時創業的人,最後都耐不住寂寞和辛苦,半途而廢了。但我沒有別的事情好做,人又不夠聰明,所以只能堅持下來,最後歪打正著,做成了新東方,也喜歡上了新東方。

我們一輩子擁有的時間不是無限的,我們能夠做的事情也不是無限的。如果我們能在不斷探索世界,擴大眼界,博覽群書,廣泛涉獵的同時,能夠讓自己專注起來,一心一意熟讀幾本書,一心一意學習一個專業,一心一意做成一個事業,一心一意愛一個人,未嘗不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奮鬥: 改變命運,走出困境

一個人的命運,有一部分是不變的,有一部分是可以改變的。

你的出身是不變的,你出生在農民家裡,出生在富貴家裡,由不得你選擇,是天定的。你的個性是內向的還是外向的,部分意義上也是由你的基因來決定的。但是另外一部分命運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改變的。

命運中的「運」字,可以分為偶然之運和必然之運。你在上班的路上一低頭發現了100塊錢,這是偶然之運;如果你買了兩塊錢的彩票,中了100萬的獎金,這也是偶然之運。偶然之運通常是一輩子只能發生一次的事情,而對於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來說,有的時候一輩子都發生不了一次。必然之運就是通過自己持續不斷的努力,讓運氣變成持續不斷的運氣。人一輩子要追求的其實是這種持續不斷的運氣,而不是偶然的運氣。那些只想追求偶然運氣的人,永遠只有抱怨心態。為什麼?因為他期待好運而好運又不來。他看到這個人被評為優秀老師,抱怨為什麼是他不是我;看到那個人嫁了一個好老公,抱怨為什麼是她不是我;看到另一個人到大城市工作了,又抱怨為什麼是他不是我。但是他 / 她沒想到的是,這些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是因為他們身上的某種能力和努力,而不僅僅是運氣。

我們還可以天天抱怨社會不公平,世道太黑暗。這個社會有沒有不公平,有沒有黑暗?有,但是你在不公平的社會中,他也在不公平社會中,那為什麼他能抓住機會,你抓不住?原因通常是你的能力和努力不夠。

追求偶然的運氣是消極態度,追求必然的運氣是積極態度。面對事情的消極態度會給人帶來一輩子的無所作為。相反,積極的態度能給人帶來成就。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很好地說明了消極和積極的關係。兔子撞上樹樁,農夫撿到兔子,這是偶然的運氣。但是農夫把偶然的運氣視為必然的運氣,每天在樹樁邊守候兔子來撞,到頭來守候的不過是蹉跎的時光和幼稚的奢望。如果農夫發現兔子撞在樹樁而死,推斷這個地區兔子很多,把自己轉化成獵人,通過一系列方法捕捉兔子,這將遠勝於守株待兔。如果農夫積極一點,他將是一個優秀的獵人,只因為消極等待,蹉跎時光,農夫一無所獲。所以,如果我們有能力把自己生命中偶然的運氣轉化成必然的運氣,那麼我們的命運就會發生轉變。

我經常對學生講,與其被動等待某種機會的來臨,還不如到處闖闖,自己想辦法找機會。到處闖闖的結果是一定能夠碰上不同的人,碰上不同的環境,以及碰上不同的機會。這個到處尋找機會的過程就是奮鬥的過程。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一條途徑:奮鬥。

我特別欽佩那種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境,身上總是具備奮鬥精神,總有著頑強不屈、積極心態的人,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走出自己的困境。

隱忍: 年輕人必備的生存智慧

這世上有些能力比學習更重要,會使你更容易走向成功。我總結了成功所必須具備的三種能力。

第一是忍受孤獨的能力。

因為在你成功以前,你永遠是孤單的,沒有人能幫得上你,沒有人會崇拜你和注視你。人是孤單地奮鬥的。不管有多少人在你身邊,要真正達到成功,主要還是靠你自己。

第二是忍受失敗的能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失敗太多了,很多TOEFL學生第一次考了550分,第二次考了570分、580分,要考好幾次才能通過。你要能夠經受得住失敗,並且從失敗中學會奮進。我的好友徐小平原來是學音樂的,英語水平並不是很高,所以他考TOEFL考了三次,第一次是500多分,第二次還是500多分,但是第三次就考了600多分,最後終於到美國深造去了。所以如果你失敗一次就不能承受這次失敗給你帶來的壓力,那你也就完蛋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都知道,諸葛亮打仗的時候更多的是失敗而不是勝利,但他卻一如既往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因為他有精神支柱,他想把蜀國搞好,不辜負劉備的希望。

好多人失敗以後常常找外在的理由。所謂的外在理由都是為自己尋找逃脫責任的借口,這種行為是非常愚蠢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社會對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儘管機會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抓住機會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任何失敗的原因都必須從自己身上去尋找。

第三是忍受屈辱的能力。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受到侮辱。你到商店買東西,售貨員橫眉豎眼,你會覺得受了侮辱;你想出國,得蓋近20個章,每一個章都需要求爺爺拜奶奶,所以每一個章幾乎都是一個侮辱。但面對屈辱,有的人能當作動力,有的人就從此沉淪。韓信之所以能夠成就大業就是因為他有忍受屈辱的能力。鑽褲襠是奇恥大辱,但當時的他是不得不鑽的,如果不鑽,他只有兩個結果,一是他被那個人殺掉,從此沒有韓信了;二是他把那個人殺掉,他贏得了暫時的勝利,但從此也沒有了韓信。任何一個結果都會消滅韓信,歷史上就不會有韓信這個人。韓信之所以能以忍辱負重而成大業的形象在中國歷史上千古流傳,就是因為他鑽了褲襠。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去鑽褲襠,只是你鑽褲襠的同時眼睛是要看著未來的,心中有著遠大的目標,有了這種目標以後,忍受暫時的苦難和屈辱是必要的。

所以,忍受孤獨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備條件,忍受失敗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業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你背後的巨大動力,也是你成功的絕對要素。

困難: 生命的營養劑

我始終堅信,人為克服困難而生!

人生沒有困難,就像地球沒有高山,就缺乏了人們征服絕頂的豪邁;人生沒有困難,就像地球沒有大海,就缺乏了人們揚帆遠航的氣概。

其實,生命中有沒有困難由不得我們主動選擇。我們沒有自由選擇有困難的生活還是沒有困難的生活。從出生那天起,我們的成長就是和困難一起成長的歷史:我們要學會走路,就必須忍受摔倒;我們要學會說話,就必須努力重複;我們要學習優秀,就必須學會競爭;我們要戀愛,就有可能承受失戀的痛苦;我們要工作,就有可能面臨失業的危險;我們要創業,就有可能經歷失敗的洗禮。

對於人生的困難和痛苦,任何人都無可逃避。人與人的不同,並不在於一生遇到困難多少的不同,而在於面對困難所採取的態度的不同。對待困難的不同態度,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困難就像生命的營養劑。

我們很難設想一種既沒有困難,也不需要勇氣的人生。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心想事成的生活,但如果一個人想什麼就能夠得到什麼,他的生命將會變得毫無趣味。一種不需要努力奮鬥就可以坐享其成的人生,必將成為一種饜足而痛苦的存在,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富家子弟墮落和無能的原因。只有經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是彌足珍貴的東西,也只有通過努力得到的收穫才會使人產生較為長久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所謂幸福感,就是通過努力有所收穫的滿足感。由於滿足感是不可持續性的,新的滿足感一定需要通過新的努力和新的成就才能夠獲得。

沒有困難的人生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永遠不可能有遠行萬里、欣賞世界的機會,也永遠不可能有迎接風雨、茁壯成長的力量。

如果我們的生命沒有困難,我們就會缺乏堅強,就像沒有經過錘煉的鋼鐵,會變得非常脆弱而容易斷裂。每個人都有成為最強韌的鋼材的潛力,但沒有經過淬火、鍛造、去除雜質,我們永遠成不了優秀的鋼材。每一次遇到困難、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我們生命被淬火鍛造的過程,就是我們變得堅強的過程。如果生命沒有困難,我們就會缺乏渴望,而渴望是生命強大的動力。只有在沙漠中行走的人才知道水的珍貴,只有忍受過飢餓的人才知道食物的重要,只有失去羽毛的鳥最嚮往天空,只有身陷囹圄的人最嚮往自由,只有擁有渴望的人才能迸發出追求燦爛生命的勇氣。

我們任何一個人的生命和其他人的生命都不會相同,我們的出身不同,生長的環境不同,個性和脾氣不同;但偉大的生命一定會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偉大的夢想、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其實,人類一無所有,唯一擁有的就是克服困難的勇氣,正是這一克服困難的勇氣使人類從遠古走到了今天。而每一次人類的進步,每一次文明的繁榮,都見證了人類克服困難的歷史。人生的意義隱藏於困難之中,人為克服困難而生,只有我們擁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我們的生命才會富有意義,充滿驚喜。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