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縣見到劉邦時,劉邦四十九歲,項羽才剛剛二十五歲。
項羽這個年齡,正是縱橫沙場,馬上衝鋒的黃金年齡。而劉邦老胳膊老腿,居然還能夠騎馬指揮作戰,不要說秦漢時代的營養條件,即使是現代社會,也是件令人驚訝的事。總之劉邦身板再硬朗,也是過了氣的老年人了,沒法跟血氣方剛的項羽比。
在項羽眼裡,這個來自沛縣的劉季,不過是個怪裡怪氣的老頭而已。但項梁卻非常看重劉邦,這從他對劉邦的支持上,就能夠看出來。
對於劉邦的借兵請求,項梁滿口答應,當場給了劉邦五千士兵,同時還派給他十個五大夫級別的將官。五大夫不是官職,是爵位,當時秦國設二十等爵位,類同於現在的處級調研員。項梁對劉邦的重視,可見一斑。
史書上沒有說項梁何以如此重視劉邦,但推敲起來,項梁應該拿眼一掃劉邦,登時嚇了一跳,心說這誰家老爺子,怎麼跑到這烽火連天的戰場上來添亂?明擺著,這老胳膊老腿,上了戰場也是被人打。但在當時,老傢伙代表了民間輿論取向,因為中國是農耕社會,最講究尊老,什麼事情一旦獲得老年人的認可,就意味著你據有了道義資源。所以項梁憐憫之心大起,擔心老頭劉邦被人打死,就多給兵馬,以保護劉邦。
得到了項梁的五千人馬,再加上原來的九千人,劉邦的兵力,一下子擴充到一萬四千人。一萬四千人小意思,劉邦帶兵的本事,最多可以統十萬兵。有了一萬四千人,他再次揮師強攻豐邑,守城的雍齒說什麼也頂不住了,只好棄城逃走,逃到了魏國。
雍齒本是沛縣人,卻被迫逃亡魏國,心裡肯定是非常後悔——事實的確是這樣,此後他顛沛流離一段時間,又回到了劉邦的旗下。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奪回豐邑,劉邦信心大增。此後豐邑成為劉邦最大的本錢,他為此也對項梁感激不已。但有了雍齒的教訓,這次留守豐邑的人,一定要是極可靠的才行。
派誰守豐邑呢?劉邦往身後一看,前沛縣獄卒任敖,進入了他的視線。
任敖的忠誠度,是受過嚴峻考驗的。當初劉邦棄職私逃,連累呂雉被抓入監獄,受到羞辱。正是任敖於危難時分衝出,打傷官吏,保護了呂雉。把豐邑交給任敖,絕對會讓劉邦放心。
此後,任敖真的沒有辜負劉邦所望,就在這座豐邑城中,守護了兩年,掃除了劉邦的後顧之憂。
這時候,項梁終於追查到了有關陳勝的準確消息,得知陳勝是真的死了。於是項梁傳檄各路義軍,齊聚薛地,召開首屆義軍首腦聯席會議,商討重建統一指揮中心的議題。
各路義軍首腦紛紛趕赴薛縣,劉邦也來了。同時來到的,還有專程從巢縣趕來的七十歲老翁范增。
范增,他見證了整個戰國時代的大進程,親眼目睹了秦始皇是如何將六國各個擊破,一統天下的。他一聲不吭地看了整整七十年,無數滄桑之變,看得他靜久自明,智慧已深,甫一出場,就語驚四座。
范增說:「陳勝敗固當,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而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
薑是老的辣,妖是老成精。范增終不愧坐觀七十年,一語就道破了陳勝敗亡的根本。陳勝之敗,敗就敗在他沒有立起一桿更招風的大旗,卻讓自己挺立於歷史的潮頭之上,結果秦兵出關砍旗,只能追著他陳勝砍。三砍兩砍,就給砍掉了腦殼。總之,拉風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想要以小的代價換取更多的成功,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隱忍。
范增說這番話,實際是暗示項梁先要忍。項梁接受了范增的建議,就派人去尋找楚懷王的後裔。
其實范增提到的楚懷王,是歷史上一個相當搞笑的人物,簡單說來,愛國主義大詩人屈原,就是被楚懷王氣得投了江。
楚懷王時代,楚國的實力最強大,被山東六國推為縱約長,領導六國共抗強秦。於是秦國就派了縱橫家張儀,來騙楚懷王,說楚懷王只要和列國斷交,秦國就割給楚國六百里地。屈原勸懷王不要上當,楚懷王不聽,真的和列國斷絕外交關係。而後張儀又改口說,他答應楚懷王的,是自己的六里地,而不是秦國的六百里地。而後秦國再向楚國展開攻擊,列國恨楚懷王不是東西,袖手旁觀,把楚國搞得極為淒慘。
再後來,秦國又騙楚懷王去秦國友好訪問,屈原阻攔未果,氣得投了江。而楚懷王去了秦國,就被扣押了。不久楚懷王居然逃了出來,逃到趙國,趙國不敢收留,又逃到魏國,也不被收留。而後秦兵追上來,又把他給拖回去,楚懷王就活活氣死了。
但是楚國人認為,楚懷王是有點傻氣,但是他厚道、仁慈、講誠信。秦國正是利用了楚懷王的這些優點,大耍流氓手段,害死了楚懷王,也害慘了楚國。所以楚國雖然亡國,但人心不服,認為秦國以流氓手段取勝,不是玩意兒。
總之,楚懷王在楚國人的心中,印象最深,已經成為楚國悲情的象徵。倘立了懷王的後人為王,其號召力是無遠弗屆的。
大家找來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這可憐的王孫,正在給人家放羊呢。
立了楚王,第一個封的是陳嬰,他被封為上柱國——這其實是項梁以前自認為被陳勝封的爵位。陳嬰還得到了五個縣的封邑。之所以封陳嬰,是因為他沒有絲毫利慾之心,兩萬人的部眾說給項梁,就給項梁了,這種高風亮節,是誰也比不了的。正因為陳嬰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就是人世間獲取利益的最高法則了。
項梁把自己封為武信君。這個稱號的意思是,他很能打,而且講信義。
看大家都有封賞,張良坐不住了,就撇開劉邦,站出來要推薦韓國的公子韓成,要求項梁幫助韓國復國。現在六國已經恢復了五家,只有韓國還沒有復國,這不公平。
項梁卻不肯幫忙,但又磨不開情面,就耍了個小心眼,只給了韓王和張良千把人,讓他們自己去奪回韓國的老地盤。張良和韓成去了,還真打下了一兩座城,但秦兵大隊殺至,結果韓王和張良,又淪落成為穎川地帶的小股游擊隊。
接下來,秦將章邯大顯身手,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個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