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西進序曲

大對壘

大戰在即,先來看看鉅鹿戰役的各軍戰鬥序列:

首先,此役分為正方反方,正方是由諸國聯軍組成,參加作戰的部隊有楚軍、趙軍、齊國游擊隊,遙遠的地帶還有一支神秘的燕代軍拉拉隊。反方就是秦軍了。

先來看看反方秦軍的戰鬥序列:

統帥:少府章邯,原本是秦帝國的稅務主官,主動請纓,久戰成名,是聯軍最大的剋星。特長是善於臨陣發明戰術,攻其不備,一擊致命。

副統帥:裨將王離,名將王翦的孫子,北方名將,因戰功而封侯。

將領:長史司馬欣。長史是丞相府中的秘書長,也是帝國最高國務機關的事務主官。他實際上是秦二世派來牽扯章邯的政委,卻與章邯密切合作,相互信任,從無齷齪。

將領:都尉董翳、蘇角、涉間。這幾人也都是秦二世派來添亂的,但他們表現得極為明智,甘願服從章邯調遣,反倒成為了章邯的核心依靠力量。

秦兵的總兵力,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人。

再來看看正方頭號種子選手,楚軍的戰鬥序列:

統帥:上將軍項羽,就不用介紹了,名氣極大。

將領:末將范增,歷史上有名的智囊,卻莫名其妙地跟在年輕人後面混,年輕人怎麼可能聽他一個老頭的?後來活活氣死了。

將領:司馬桓楚,他是當時的名將,老成持重之人。

將領:當陽君英布,出了名的狠將軍,但現在他還沒學會鬥狠,非常低調。

將領:蒲將軍,不算太能打,但也是當時的名將。

將領:項莊,項羽的大伯,與張良是好朋友。但他顯然不看好項羽,所以後來被劉邦統戰,出賣了侄子項羽,加盟了劉邦團隊。

理論上來說,項羽這邊還應該有猛將龍且、鍾離昧、季布等人,但由於史書無載,這些人的下落就成了謎。再有就是智商高、情商低的韓信,有消息說韓信被項羽任命為郎中,當時的郎中不是看病的大夫,而是在首長門外放哨站崗的,是警衛員。史書說韓信不務站崗正業,每當項羽經過,都要上前賣弄兵法,讓項羽疑心韓信腦子不正常。

楚軍的總兵力,約十萬人。

來看正方二號非種子選手、趙軍的戰鬥序列:

統帥:趙王趙歇,先前滅亡的趙室後裔,沒聽說他有什麼過人的本事,但中國人對血統迷信得要死,保住了他,就意味著保住了魏國的核心力量,所以此戰又可以稱為趙歇保衛戰。

將領:丞相張耳,當時少有的智識之輩,是憨厚而狡猾的理想主義者,在諸侯中有著巨大影響力。他甚至比趙王歇還要重要,有他在,哪怕是趙王死了,他還可以再立一個。如果他死了,別人因為資格不夠,就沒人可以立新的趙王了。

將領:大將軍陳餘。與張耳齊名的智囊,同樣的理想主義者,同樣在諸侯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如果趙王歇和張耳戰死了,就該輪到他唱主角。但如果趙王歇和張耳沒有死,大家肯定會打成一團。

將領:成都君張敖。他是張耳的兒子,這仗打輸了張家就會輸到徹底,打贏了,將來就由他來接收戰利品了。

將領:張黶、陳澤、司馬卬。這三人,前面兩位需要承擔這場戰役的高昂成本,而最後的司馬卬剩了下來,成為時代的幸運兒。

趙國的總兵力:說是數萬人,但究竟多少不確定。

正方拉拉隊出場,由齊國援軍組成。齊國這方面,來的是跟田榮鬧翻了的將領田都,以及齊王建的孫子田安。這是支需要大家照顧的部隊,正事指望不上。但他們在這裡,就意味著齊國對趙國的鼎力支持,意味著秦軍是非正義的。所以齊國援軍最多代表輿論界的聲討,是支標準的拉拉隊。

此外還有支燕代軍,連拉拉隊都算不上,承擔了此次戰役的觀眾任務。

大家都到齊了,差不多就可以打了吧?

臨戰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弄清楚各選手的位置,不先搞清這個問題,會死得很慘。

目前諸軍位置,如下布列:

趙王歇和趙丞相張耳,躲在鉅鹿城裡,一日數驚,心膽俱裂。

秦將王離、涉間兩軍正在攻打鉅鹿城。主將章邯,親率主力部隊屯於鉅鹿之南,修築甬道,以防不測,同時也可防止頓兵堅城,久攻不下,過於消耗自己的主要力量。

趙大將軍陳餘收常山數萬殘卒,沒有實質性的戰鬥力,躲在鉅鹿城南,避免和秦軍打照面。齊軍和燕代軍,也是躲得極遠,其中燕代軍躲得找都找不到。還有張耳的兒子張敖,他在北地撿來一些流散的士卒,回來後貼著陳餘的大營紮寨,怕被打死,不敢返回鉅鹿。

項羽的楚軍,居於黃河之南,還沒有渡河,感覺是指望不上。

臨戰工作的第二步,就是要制訂嚴密的計劃。但是秦軍這邊,兵精糧足——章邯打通了黃河甬道,絡繹不絕地把糧食輸送給攻城的王離軍和涉間軍,可是鉅鹿城中,兵少糧絕,張耳心急如焚,一再催促陳餘攻擊秦軍,都被陳餘拒絕。

最後張耳急了,派了張黶、陳澤二人來找陳餘,傳達張耳的話。張耳說:「老陳,你還記得嗎?我們兩人是有生死之約的,富貴同享,死時同穴。現在我和趙王被困於城中,你手中握有幾萬兵馬,竟然坐視旁觀,難道你忘了同生共生的承諾了嗎?老陳,如果你還是爺們兒,還拿自己說過的話當回事,那就回來吧,回到鉅鹿城中來,咱們一起死。而且,說不定還會僥倖不死,你快點來吧。」

陳餘聽了這番話,流淚說:「不是我老陳怕死呀,我和張耳,是死過多少次的人了,這條命是撿來的,怎麼可能怕死呢?我之所以不入鉅鹿,是因為去了之後,不過是以肉委餓虎,也是個白死。現在這情形,趙王和張耳是死定了,我之所以還活著,是想在他們死後復國呀!我在趙國就在,如果大家一起死了,趙國就算是徹底完了。所以,張耳你死先,我不能死,不可以死。」

張黶和陳澤聽了這話非常氣憤,就說:「老陳,你這說的是人話嗎?噢,大家明明說好的一起死,臨死你又賴賬了。老陳,說死不死,未免太無恥了吧?你要是害怕,我們兩個陪著你,與你一起衝陣而死,非死不可,你敢不敢?」

陳餘說:「這不是敢不敢的事,這是……你們兩個真敢衝陣?」

張黶和陳澤:「有什麼不敢的?實話告訴你老陳,我們早已置生死於度外了。」

陳餘道:「真的嗎?我看好你們倆,給你們五千人馬,你們去沖沖看。」

張黶和陳澤都快要氣死了,率了陳餘給的五千軍出來,商量說:「做人要有底線,不能說死不死。現在我們倆就死給老陳看看,讓天下人知道,這個老陳是多麼無恥卑鄙。」

於是張黶和陳澤真的率五千人向三十萬的秦軍衝了過去,衝呀,殺哇!秦軍很是詫異地看著他們,龐大的軍隊一開一合,這五千人就徹底消失了。

張耳求死,陳餘求活,多年的生死老兄弟,到這時產生了價值觀衝突。但他們誰也沒有能力制訂作戰計劃,只能看楚軍項羽的了。

《識時務的陰謀家: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