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自我
人質要挾,隔澗索戰,項羽的要求很簡單,很低調,就是希望劉邦過來跟他對打。但劉邦卻非要等項羽不在家的時候才肯過來打,項羽在家的時候打,劉邦就死定了。項羽不在家的時候打項羽的手下兄弟就死定了。項羽追著劉邦打,劉邦躲著項羽打,此二人的捉迷藏遊戲,構成了楚漢戰場上盛大而美麗的風景。
見劉邦百般推托,就是不肯出來打,項羽無奈,只好學著劉邦的辦法,派人出來罵陣。
項羽手下的大司馬曹咎和長史司馬欣,就是中了劉邦的罵陣計,激憤出戰,結果全軍覆沒,導致戰局逆轉的。所以項羽也希望有樣學樣,用同樣的招數,再把戰局扭轉過來。只要揪出劉邦,把劉邦打跑,就能夠再度奪回敖倉糧倉,又該輪到劉邦吃癟了。
可問題是,劉邦的思路是很周密的,既然他使用過激將法,那麼他也會尋找應對激將的新辦法。
這個辦法,就叫射殺。
當項羽派壯士出場,辱罵劉邦叫陣的時候,漢營中轉出一名樓煩騎將,引弓搭箭,就聽嗖的一聲,一箭射來,正中罵陣者的咽喉,這就不大可能再罵出來了。
楚軍這邊換人再罵,漢營樓煩騎將再張開弓,嗖的一箭,又把罵陣者給射死了。就這樣如是者三,嚇得楚營士兵,連罵陣都不敢了。
這場景差點沒把項羽氣死,他怒不可遏,親自披上戰甲,手執長戟出來罵陣。那樓煩將正要瞄準項羽射,卻被項羽怒喝一聲,猶如晴天霹靂,震得那樓煩騎將小臉煞白,就知道遇到了可怕的對手。當時那樓煩將掉頭逃回漢營,緊關上門,再也不敢出來了。
聽到這情形,劉邦嚇了一大跳,以為楚營中又出現了神秘高手,急忙派人去調研。不久調研結果出來,才知道這個高手,就是項羽本人。
見這情形,劉邦樂了。項羽那邊,是真的山窮水盡,無人可用了,就連個罵陣,都得項羽本人親自出場。一個帶兵之人,帶到最後,把所有人全都帶成了自己的累贅,一點小忙也幫不上,你說這仗還怎麼打?
仗打到這份上,項羽應該反省了吧?
劉邦心想。
於是劉邦也愉快地出來,與項羽對陣,並批評項羽說:「項羽,你有罪,現在我代表人民,宣判你的罪行。
「你違背盟約,把我封到蜀漢為王,拒不封我為秦王,其罪一也。
「你假稱懷王命令,殺死上將軍宋義,奪取軍權,其罪二也。
「你援救趙國而不回師寫報告,卻脅迫諸侯入關,其罪三也。
「你焚燒秦國宮室,挖掘始皇帝墳墓,私取墓中財產,其罪四也。
「秦王子嬰,降而無罪,你卻殺了他,其罪五也。
「你在新安,坑殺投降的秦兵二十萬人,其罪六也。
「你分封親信,驅逐原來的諸侯王,其罪七也。
「你把義帝趕出彭城,奪取韓王土地,吞併梁楚兩地,私自稱王,其罪八也。
「你派人到江南,暗殺義帝,其罪九也。
「你主管全局卻不能夠做到公平,不遵盟誓,肆意妄為,世人不容,大逆不道,其罪十也。」
最瞭解你的,莫過於你的敵人。
看看劉邦給項羽列的這十樁大罪,每一樁每一件,都是項羽刻意逃避的人生錯誤。諸多錯誤的開端,猶如一團亂麻,線頭卻是從擅殺上將軍宋義開始。殺了宋義奪取軍權,項羽為了避免移交權力,就帶兵入關,而後又唯恐被人追究,他強行主持分封天下。最終他分封的所有諸侯王卻都對他貌合神離,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的行為缺少法統,讓人不敢相信他。
項羽之錯,錯就錯在他太自我,沒有為自己的人生錯誤尋找一個宏厚的群眾認知基礎。說明白了就是,他的一切行為都是非法的,缺乏法統。而劉邦的精詐,就在於他始終把已經死掉的義帝頂在頭上,以示自己的所有行為都是有法統依據的,讓人縱然想對抗也有心無力。
項羽的人生,每犯一個小錯誤,都得用一個大錯誤來掩飾。錯到最後,他已經沒法扭回來了,所以需要一個暴力的哲學體系,為他的所有人生失誤尋找依據。而當劉邦突然揭開項羽的心靈蓋子,把他所有的錯失袒呈在世人面前時,就暴露了項羽真實面目。
揭開了項羽任性使氣的真實嘴臉,劉邦又挖苦道:「項羽,你是什麼人?你就是一個犯案在逃的罪犯!我劉邦是什麼人?我是奉了義帝之命,前來抓捕逃犯的正義力量。你居然有臉向我挑戰?呸!你個罪犯竟然向前來抓捕的仁義之師挑戰,要多厚的臉皮,才能說出你這種丟人的話?以你的聲名狼藉,最多只配和我手下的罪犯戍卒交手,哪有資格向我挑戰?」
「去死吧你。」——史書上沒這句話,但加上才能夠讓劉邦的情緒表達更完整。
可以確信,這番話,對項羽的心理衝擊,是前所未有的強烈。
因為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面對真實的自我。
但——鮮少有人,能有這個勇氣面對真實的自我,項羽他更沒有這個勇氣。他之所以再三再四地強調自己的暴力風格,甚至昏頭到了向老人挑戰,就是為了掩飾他內在心靈的空洞。所以面對這他無法接受的一切,他所能做的事情只有一樁:
否認!
徹底否認!
人類歷史上的否認只有一種——徹底抹除!
項羽揮手,下令抹除劉邦,因為劉邦的存在,帶給了項羽莫大的痛苦。
霎時間,壕澗邊上,久已埋伏的楚兵射手突然躍出,激箭如雨,射向劉邦。劉邦卻萬萬沒想到,項羽也會有耍心眼的時候。這始料未及的情景,讓劉邦措手不及,他眼睜睜看著一支翎箭破空而來,咄的一聲,釘在他的胸口上。
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