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隻褲襠

胸口中箭,劉邦本能地一俯身,尖叫了起來:「該死的項羽,你射疼了我的腳趾。」

身邊的謀士們急忙用身體擋住他,大聲宣佈道:「沒關係,沒關係,楚軍射中了大王的腳趾,快送大王下去洗足泡腳。」

眾人把劉邦搶下來,醫師趕到,急忙替劉邦拔出深插在胸口的箭,敷藥裹傷。劉邦痛得滿頭大汗,哎喲哎喲地叫個不停。好一番折騰,醫師退下了,張良走上前來:「大王,你感覺怎麼樣?」

劉邦:「哎喲,好痛。」

張良說:「痛就對了,痛說明大王的身體非常健康,那就請大王起來吧。」

劉邦:「起來……起來幹啥?」

張良說:「起來巡視三軍,以安軍心。」

劉邦:「我……我爬不起來。」

張良:「可以讓人攙著大王。」

劉邦:「……子房,要不你乾脆宰了老子吧。」

張良:「要宰也得等大王巡視三軍過後,回來再宰。」

不由分說,張良強行把半死不活的劉邦從病榻上拖了起來,假裝身體健康地安撫軍士。士兵們看到劉邦臉皮白裡透紅,面帶慈祥的微笑,都以為楚軍那一箭,沒有起到作用。

巡視回來,一入營帳,劉邦就癱倒了,這次是真的爬不起來了。張良等人封鎖消息,悄無聲息地把劉邦送回成皋,慢慢地調養治療。由於項羽那邊的情報系統根本不存在,對這個情況一無所知,生生錯失了又一次翻牌的機會。

劉邦意外中箭,漢軍這邊的軍事行動也暫時停歇了下來。楚漢兩軍仍然在廣武山前,隔澗對峙。主線戰場上陷入了沉寂,支線戰場上的戰事,相應地突然變得激烈。

楚漢時代的支線戰場第四戰,也是最後一戰濰上戰役,正式拉開了帷幕。

這場戰事的起因,是劉邦為了完成對楚軍的全面包圍,意圖拿下齊國。但在最早的安排上出了岔子。劉邦先派韓信出兵,繼而又派了說客酈食其,說降了齊國。可是由於韓信與酈食其之間缺乏溝通,再加上中間跳出來個蒯徹,勸韓信甭管齊國降還是不降,先殲滅了歷下齊軍再說。這麼搞的結果,是害得大說客酈食其被齊王煮成了水煮肉片。而逃到高密的齊王田廣,則向楚軍救援。

於是項羽派出了他最信任的大將龍且,統楚兵二十萬,前來援救齊國。

龍且其人,戰績輝煌。他是在項梁起兵之初就追隨之,為項梁的司馬。項梁時代的援齊東阿之戰,是反秦義軍與秦軍的第一次大決戰,當時龍且就是義軍的先鋒,衝鋒陷陣,勇冠三軍,為義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到了項羽時代,九江王英布大搞騎牆術,被劉邦曝光而最終背叛了項羽。又是龍且提師而入,於淮南大敗英布,再次打出了響亮的名頭。

此番接到命令,龍且立即行動,動作迅速,很快進入戰區,與齊王田廣等軍會師於高密。韓信則率漢軍也急忙跑來,雙方對峙,大決戰一觸即發。

先來看看雙方的作戰序列。

正方選手漢軍:

統帥:相國大將軍韓信。

幕僚:辯士蒯徹。

將領一:左丞相曹參。

將領二:御史大夫灌嬰。

將領三:右騎將傅寬。

漢軍總兵力:五萬至十萬人。

反方一號選手楚軍:

統帥:大將龍且。

將領一:亞將周藍。

將領二:末將項冠。

楚軍總兵力:約二十萬人。

反方二號選手齊軍:

統帥:齊王田廣。

將軍一:田既。

將軍二:華無傷。

齊軍總兵力:約五萬人。

這是一場實力絕對不對等的戰爭。楚齊聯軍這邊,兵力最高有可能是漢軍的五倍,最低也不小於兩倍半。單只看這個兵員數量的配比,楚齊聯軍明顯佔有優勢。顯然,楚軍大將龍且也是這樣想的。

當楚軍抵達戰區之後,就有人——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總之有這麼一個人——對龍且建議道:「漢軍遠征,鋒銳難擋。而我們的楚軍和齊軍,卻是在本鄉本土作戰。士兵們誰也不缺心眼,哪個願意為你君王戰死?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們這邊的士兵能逃就逃,能跑就跑。反倒是漢軍在異鄉作戰,士兵想跑也沒地兒去。所以眼下的情形,雖然我們人多,漢軍人少,但真要打起來,吃虧的肯定是我們。因此,最適當的戰術,莫過於深溝壁壘,不與漢軍作戰,同時又可避免士兵逃亡。同時呢,讓齊王派出使者,宣諭四方,齊國的城邑若是得知齊王仍然活著,而且還要楚軍這個大後援,就會群起而反抗漢軍。這樣一來,漢軍來是來了,但他們肯定是回不去的了。」

龍且聽了,失笑道:「你提出這個建議,是不瞭解韓信這個人呀。我跟你說吧,對韓信我是再瞭解不過的了,他以前靠著漂洗棉絮的老婆婆養活,閒時忙時就喜歡鑽人家的褲襠。對付這麼一個人,還需要什麼深溝壁壘嗎?

「韓信,他需要的只是一隻大褲襠。」龍且充滿自信地說。

《識時務的陰謀家:劉邦》